金潤姬
摘 要:伴隨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服裝表演專業作為現階段我國大學的重要學科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核心素養,通過近年來的大多研究發現,形體與舞蹈課程的內容設置對服裝表演專業教學質量提升的影響頗大。本次研究以服裝表演專業為核心,將大學服裝表演專業作為實際案例,分析服裝表演專業形體與舞蹈課程內容設置,為下一步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和參考。
關鍵詞:服裝表演;形體;舞蹈課程;內容設置
0 前言
課程內容設置是當下我國服裝表演專業形體與舞蹈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重要的意義和較大的影響。然而現階段有關服裝表演專業形體與舞蹈課程內容設置的研究相對較少,基于此現狀,要以行之有效的方法對其進行分析研究,如構建理論結合實際的課程內容設計體系、明確課程內容配置方向與戰略布局、提升教師綜合素質、鞏固課程內容設置等,本研究對服裝表演專業形體與舞蹈課程內容設置進行分析,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
1 服裝表演專業形體及舞蹈課程概述
隨著當下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逐漸完善,教育教學模式逐漸由傳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層面轉變。其中,服裝表演專業形體及舞蹈課程十分重要。首先,服裝表演一直是我國冷門職業之一,改革開放后,隨著國門的打開,在市場經濟理念及浪潮的影響下,服裝表演逐漸向專業化轉變,對形體的要求明顯提升。因此,對當下我國大學教育中的服裝表演專業形體與舞蹈課程的升級優化十分重要。其次,服裝表演專業中的形體與舞蹈課程是通過對表演者的形體塑造、動態設計,經過舞蹈中的藝術加工、專業培訓,提升表演者服裝表演的核心素養、綜合素質。最后,服裝表演專業形體與舞蹈課程不是單一片面的簡單流程,而是更為科學、合理的系統布局,需要對諸多因素及問題進行分析、處理,從專業實踐、理論知識等層面對其進行分析。[1]
2 當下我國服裝表演專業形體與舞蹈課程內容設置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缺乏理論結合實際
服裝表演專業作為大學重要專業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通過對部分大學相關專業進行分析研究發現,服裝表演專業形體與舞蹈課程的內容設置存在嚴重的偏理論化,這種偏理論化導致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無法掌握更為精準的實踐技巧,在形體練習與表演的融合中,臨場表現技巧性應用十分缺乏,造成學習效率及質量長期得不到提升。形體與舞蹈課程內容設置需要從實踐性角度出發,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表演能力,在舞蹈練習與學習過程中要將理論教學與實踐融合,這樣才能起到最為重要的推動效果,但實際課程內容設置恰恰缺乏這一點。
2.2 方向需要明確與完善
服裝表演專業在當下屬于我國熱門專業之一,在其形體與舞蹈課程內容設置中需明確其方向,但部分大學在實際課程內容設置中并沒有明確其方向。[2]這就導致該專業教學過程中存在嚴重的盲目性和“走過場”的現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沒有從其實效性、功能性角度出發,缺乏對未來學生職業規劃及市場需求的判斷分析,造成教學質量及效率長期得不到提升。
2.3 教師綜合素質偏低
教師在課程內容設置方面的作用非同小可,很多問題節點往往都出現在教師方面。通過對部分大學進行分析發現,在其服裝表演專業形態與舞蹈課程內容設置中教師發揮的作用不大。具體表現如下:第一,部分教師認為形體、舞蹈課程內容設置對服裝表演專業影響不大,在實際教學中存在嚴重的應付性和“走過場”的現象,對課程內容的選擇過于片面,直接導致課程內容應用不合理。第二,部分教師專業素養偏低,對課程內容不了解、不掌握,對形體與舞蹈及相關專業知識的掌握不足,缺乏對自身能力的鞏固,在課程內容設計中多肆意進行、盲目開展,嚴重影響了其整體作用的發揮,為日后實際教學開展埋下隱患。[3]
3 優化服裝表演專業形體與舞蹈課程內容設置的具體措施
3.1 構建理論結合實際的課程內容設計體系
針對服裝表演專業的重要性,應從形體及舞蹈課程內容設置方面入手,構建理論結合實踐的內容設計體系。
首先,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通過對服裝表演專業教學實際情況的分析,將職業規劃、崗位素養作為課程內容設置核心,具體如下:一是加強形態塑造、形體養成與形體基礎,強化形體在服裝表演專業中的作用發揮。[4]二是加強職業化發展路線教學,服裝表演專業需要從以往的傳統性向職業化轉變,這也是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目的。其次,從教學內容及教學大綱出發,解決可能影響學生形態及舞蹈學習的問題,促進課程內容中的創新化體現,具體如下:一是從舞蹈基礎知識及操練入手,體現服裝表演專業中的舞蹈效果。同時,結合欣賞者的審美眼光,體現舞蹈的美觀性,進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最終目的。二是在舞蹈實踐課程內容設計及選擇過程中,應考慮場地方面,結合服裝表演舞臺及場地實際情況,強化舞蹈教學中的時效同步。最后,應從生本教育理念出發,將學生確定為課程內容設置的主體,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及未來就業需求,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課程內容,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3.2 明確課程內容設置方向與戰略布局
課程內容設置不是單一片面的簡單流程,首先需要明確其方向。應在形體與舞蹈課程內容設置過程中詮釋其教學目的,根據教學目的,明確課程內容設置方向,具體如下:
一是課程內容需要以強化學生形體藝術及形體展現為主,內容需要從形態角度出發,結合舞蹈元素,發揮二者在服裝表演專業中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不能過度渲染其進度成果,必須掌握學生的身體素質、領悟能力,并進行針對性配置,在舞蹈課程內容設置中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二是明確戰略布局。大學在發展過程中需充分考慮日后戰略布局,將課程內容設置與大學發展相結合進行規劃,優化課程資源配置,促進課程內容的功能發揮,這樣才能達到最終目的。[5]
3.3 提升教師綜合素質,鞏固課程內容設置
在課程內容設置過程中應培養教師的綜合素質。首先,提升教師職業道德與崗位素養,從教師責任心的樹立入手,加大教師對學生形體與舞蹈核心素養的培養力度,讓教師充分認識到舞蹈與形體課程內容設置的重要性,規避形式化、“走過場”的教學思想,這樣才能達到最終的功能效果。其次,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培養教師對形體與舞蹈教學的認知態度、專業能力,并加強教師在課程內容設置中的參與性,這樣才能為最終構建更科學、合理的課程內容體系打下基礎。[6]最后,服裝表演專業教學改革一定要從興趣的角度出發,側重體現生本教育理念,這樣才能達到促進學生參與的最終目的。[4]具體如下:
一是建立興趣引導體系,將原本枯燥乏味的服裝表演專業教學包裝升級,例如可以采用提問、小組學習、實驗競賽等方式,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在該過程中,教師不能開展僵硬化教學,需要從學生特點出發,根據學生學習感受及欲望進行有效設計,將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作為教學重點核心。二是樹立生本教育意識。在進行服裝表演專業形體與舞蹈課程內容設置前,教師需要樹立生本教育意識,將學生作為課程內容設置的主體,教師從以往的主導者轉變為引導者。在服裝專業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引導學生,使學生對形體與舞蹈課程產生興趣,而不是以完成任務的方式來學習,這樣才能達到調動學生積極性與鞏固興趣氛圍的目的。[7]
4 結語
本文通過對服裝表演專業形體與舞蹈課程內容設置進行分析研究,從多方面、多角度闡明了當下我國大學服裝表演專業中形體與舞蹈課程內容設置存在的問題。然后結合實際問題及發展需求,提出了優化措施,主要包括構建理論結合實際的課程內容設計體系、明確課程內容設置方向與戰略布局、提升教師綜合素質與鞏固課程內容設置等,為下一步工作的開展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靜雅.形體課程中針對高校服裝表演專業女模特點的教學效果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09):83-84.
[2] 楊曉雨.高職舞蹈課中如何開展舞蹈形體的訓練[J].戲劇之家,2019,12(20):12-13.
[3] 趙卉.古典舞身韻元素對影視表演形體訓練的重要性[J].劇作家,2019(1):137.
[4] 管澤龍.基于審美教學在小學形體舞蹈教學中的必要性分析[J].藝術評鑒,2019,5(11):14-15.
[5] 方鈺婷.學前舞蹈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教學中強化應用性能力的思考探討[J].藝術評鑒,2019,55(11):120-121.
[6] 劉一諾.參與式教學方法在服裝表演理論課程中的實踐[J].藝術教育,2019,5(6):14-15.
[7] 李暉.淺析服裝表演過程中造型藝術的實踐運用[J].明日風尚,2019(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