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玲
安陽市湯陰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在農村,養雞的朋友不在少數,特別是近些年來,逐漸興起的散養雞,因其活動范圍大,肉質和雞蛋口感好,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大。文章總結了散養雞的養殖經驗以及養殖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供養殖戶參考。
養雞過程中,水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一定要選擇干凈的水源。有些雞場附近有河水,但是里邊生活排污非常嚴重。新手養殖戶采用河水喂雞,導致雞頻繁發生腸道疾病。
養雞場盡量選擇山腰地勢平坦、排水方便、陽光可以照射的區域作為雞舍。太陽光有很好的殺菌功效,可以預防很多細菌性疾病的發生。
雨季長的地方,需要注意雞舍防水,加深排水溝或者采用雞舍內網養殖方式,減少晚上雞群休息在潮濕地面的時間。
選擇養雞的場地要方便飼料與銷售成雞的運輸,而且這些位置相對野生動物活動的頻率也會少很多。
有些新手養殖戶選擇在深山養雞,環境不錯,但是發現所飼養的雞在減少,這就是野生動物頻繁出沒造成的。
選擇好位置,建好場地,還需要注意散養雞在各個階段的常見病,做好防治,才能提高成活率。
散養雞生活在外界,活動范圍廣,雖然抗病能力強,但依然存在不少感染病菌的可能,特別是生存環境受到病原菌污染后,患病風險就會更大。那么養殖戶該如何去防治這些常見病呢?
受涼感冒是散養雞最常見的問題,也是導致散養雞高死亡的主要問題。育雛期間保溫如果做得不好,雞遇到淋雨、天氣變化降溫等情況時就會導致散養雞發生感冒。
散養雞抵抗力強,感冒不會導致雞直接死亡,但是反復感冒會導致雞抵抗力下降,出現發燒等癥狀。這個時候就會出現晚上扎堆,弱雞被踩踏致死的情況,同時發病嚴重的雞會產生敗血癥等傷亡。
散養雞常見的腸道疾病主要是球蟲、絳蟲等寄生蟲以及引用臟水導致的腸炎問題。這些問題跟雨水的頻繁接觸有很大關系。
面對這樣的腸道問題,從選址、雞舍的建造上就要重視,做好場地的選擇,可以減少發病率。
如果在人工補充飼喂的情況下,雞活動范圍在200 m2左右,晚上多數雞會回籠舍休息,日常勤觀察雞舍糞便,發現球蟲及時控制,每個月定期驅蟲,可以有效減少腸道病發生。
2.3.1 沙門氏菌 這個病原菌不僅可以感染人,也可以感染雞群。因此對沙門氏菌的檢測比較多,控制沙門氏菌的污染是為了雞群健康,感染這個病菌后,可能引發白痢、副傷寒和傷寒等疾病。
雞病很多都是防大于治,傳播該細菌的主要渠道是動物性飼料,比如骨粉、魚粉等。養殖戶在選擇這類飼料時,特別要注意沙門氏菌的檢測。另外雞群平時也要常進行檢測,一旦發現雞群患病,應立即淘汰。
2.3.2 大腸桿菌 大腸桿菌會導致雞腸道感染,引發雞群腹瀉、敗血癥、毒血癥等。
為了避免雞群感染大腸桿菌,消毒工作一定要做好,特別是動物糞便,因為糞便是主要傳播渠道。
2.3.3 霉菌 真正威脅雞群健康的是霉菌毒素,它是在霉菌飼料中產生的有害代謝物質,若是養殖戶不太注意,特別是在給雞群喂飼料時,很容易攜帶霉菌毒素,目前常見的霉菌毒素就是黃曲霉素。
霉菌毒素會直接讓雞產生中毒反應,降低雞群免疫力,誘發各種雞病。
日常養雞中,養殖戶可以通過控制玉米水分、注意蛋白質飼料含水量、避免飼料淋雨、飼料加工時充分加熱、使用脫霉劑等方法來預防飼料變質。做好以上這些基本工作和雞病的預防,可以有效地提高散養雞的成活率,從而讓散養雞養殖產生更好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