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蕾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人民醫院 夏邑476400)
耳鼻喉手術為臨床較常見的一種手術,手術用時相對較短,但手術會對機體咽喉部相關肌肉與神經產生強烈刺激。因此耳鼻喉手術對肌松效果與麻醉深度具有較高要求,且需保證患者術后麻醉蘇醒徹底與迅速[1~2]。在麻醉藥物中,順苯磺酸阿曲庫銨肌松效果明顯,米庫氯銨副作用較少[3]。本研究進一步探討順苯磺酸阿曲庫銨與米庫氯銨在耳鼻喉手術患者麻醉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6年4月~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耳鼻喉手術治療的102 例患者的臨床資料,依據使用麻醉藥物的不同將102 例患者分為 A 組與 B 組,各 51 例。A 組男 26 例,女 25 例;年齡 26~63 歲,平均(44.87±3.51)歲;身體質量指數(BMI)22.6~25.5 kg/m2,平均(24.02±1.16)kg/m2。B組男 28 例,女 23 例;年齡 27~63 歲,平均(45.06±3.29)歲;BMI 22.3~25.6 kg/m2,平均(23.96±1.13)kg/m2。兩組性別、年齡、BMI 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術前水電解質酸堿平衡者;臨床資料完整者;美國麻醉醫師學會分級為Ⅰ~Ⅱ級者。(2)排除標準:合并影響機體神經肌肉功能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礙者;存在藥物過敏史者;嚴重心肺功能障礙者;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壓者;表達障礙或有精神疾病者。
1.3 麻醉方法 兩組進入手術室后均常規接受麻醉誘導,于術前 30 min 使用 1~2 μg/kg 瑞芬太尼(國藥準字 H20030200),1~2 mg/kg 丙泊酚(國藥準字H20051843),0.05~0.10 mg/kg 咪達唑侖(國藥準字H20113433)靜脈注射。待患者意識消失后,開啟閉環肌松注射系統,給予肌松藥物。A 組采用順苯磺酸阿曲庫銨(國藥準字H20060927),誘導劑量0.15 mg/kg,維持速度0.1 mg/(kg·h);B 組采用米庫氯銨(注冊證號H20100454),誘導劑量0.2 mg/kg,維持速度0.15 mg/(kg·h),待至最大抑制時經口氣管插管,連接麻醉機,調整相關參數,呼吸頻率12 次/min,潮氣量8 ml/kg,吸呼比1:2,術畢前20 min 停止吸入。
1.4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術前(T0)、麻醉誘導即刻(T1)、插管時(T2)、術畢(T3)、意識恢復(T4)以及拔管(T5)時平均動脈壓(MAP)及心率(HR);采用北京海富達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Veryark-TOF 肌松檢測儀測定兩組 T0、T1、T2、T3、T4、T5時刻四個成串刺激值(TOF);記錄兩組術后肌松殘余、低血壓、支氣管痙攣、皮膚潮紅、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流動力學對比 兩組各時間段HR 及MAP 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血流動力學對比(±s)

表1 兩組血流動力學對比(±s)
組別 n T0 HR(次 /min) MAP(mm Hg)T1 T2 HR(次 /min) MAP(mm Hg)A 組B 組HR(次 /min) MAP(mm Hg)51 51 t P 82.43±7.26 83.49±9.06 0.652 0.516 103.21±9.37 102.63±10.31 0.297 0.767 79.85±8.51 80.21±9.87 0.197 0.844 100.95±7.16 101.09±11.03 0.076 0.940 74.53±6.12 75.59±11.03 0.600 0.550 115.49±6.02 112.86±9.34 1.690 0.094
表1 兩組血流動力學對比(±s)(續)

表1 兩組血流動力學對比(±s)(續)
組別 n T3 HR(次 /min) MAP(mm Hg)T4 T5 HR(次 /min) MAP(mm Hg)A 組B 組HR(次 /min) MAP(mm Hg)t P 51 51 70.49±8.04 70.53±9.12 0.024 0.981 109.68±9.11 106.18±9.66 1.882 0.063 82.63±5.22 83.61±7.52 0.765 0.446 113.49±8.12 114.25±8.69 0.456 0.649 87.56±3.91 86.67±8.15 0.703 0.484 117.63±7.68 118.12±10.31 0.272 0.786
2.2 兩組 TOF 值對比 兩組 T0、T1及 T2時間段TOF 值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B 組 T3、T4及T5時刻TOF 值高于A 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兩組 TOF 值對比(%,±s)

表2 兩組 TOF 值對比(%,±s)
組別 n T0 T1 T2 T3 T4 T5 A 組B 組51 51 t P 99.34±12.71 99.53±11.96 0.078 0.938 99.15±10.69 99.25±4.73 0.061 0.952 0.00±0.00 0.00±0.00 0.000 1.000 25.16±4.17 36.75±8.16 9.032 0.000 60.75±4.53 79.89±2.49 26.442 0.000 80.86±3.72 90.58±6.31 9.477 0.000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對比 B 組不良反應發生率3.92%低于A 組的17.6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對比[例(%)]
耳鼻喉手術范圍涉及頭面部,而頭面部解剖結構較為復雜,因此,耳鼻喉手術對麻醉藥物及手術操作具有較高的要求[4~5]。耳鼻喉手術麻醉方式與麻醉藥物的選擇,應結合患者心理與身體狀況,在控制血流動力學波動幅度的同時保證良好的麻醉效果。
肌松藥是全身麻醉中常用的基礎性藥物,順苯磺酸阿曲庫銨屬于非去極化肌松藥,其肌松效應以及代謝方式同阿曲庫銨的較為相似,但肌松作用相對較高,不會釋放組胺,對人體心血管系統產生的副作用相對較小[6~8];米庫氯銨屬于雙季銨化合物,由人工合成,為短效非去極化肌松藥,具有作用時間短、起效快、代謝快、無蓄積以及恢復迅速等優勢,對植物神經以及心血管產生的副作用相對較少[9~10]。米庫氯銨可在2 min 內誘導插管,且在停藥后短時間內,患者可快速自然恢復肌張力[11]。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各時間段HR 及MAP 比較無顯著性差異,但 B 組不良反應發生率 3.92%低于 A 組的17.65%,提示耳鼻喉手術患者在麻醉中應用米庫氯銨、順苯磺酸阿曲庫銨均可穩定血流動力學,但米庫氯銨的安全性更高。手術操作、氣管插管等均伴有不同程度麻醉與肌肉松弛,患者術后很可能出現神經肌肉阻滯遺留,增加手術麻醉風險,故圍術期實時監測患者肌松情況顯得極為重要[12]。T3、T4及T5時刻B 組TOF 值均高于A 組,說明米庫氯銨起效較快,無明顯神經肌肉阻滯蓄積效果,有利于在患者接近術畢時減輕麻醉深度。本研究采用的閉環肌松注射系統可有效實現用藥個體化,有利于避免長時間應用肌松藥物產生的藥物浪費以及控制不良反應,且可指導臨床科學拔管,控制術后殘余肌松阻滯。
綜上所述,相較于采用順苯磺酸阿曲庫銨,耳鼻喉手術患者在麻醉中采用米庫氯銨,具有誘導時間短、起效快等優勢,且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較平穩,無明顯的神經肌肉阻滯蓄積效果,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