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潤鵬
(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院內分泌科 南陽473009)
Graves 眼病(Graves Opthhalmopathy,GO)屬于眼眶常見疾病,約占全部眼眶疾病的20%,在甲亢患者中發病率較高,為13%~15%。GO 體征表現為眼瞼遲落和退縮、眼外肌梭形肥大、眼球突出,嚴重影響患者視力及身心健康[1~3]。該病臨床治療以手術、藥物為主,尚無根治方式,因手術治療弊端較多,首選治療方式為藥物治療。藥物治療以控制甲亢為主,通過免疫抑制、糖皮質激素對癥治療,但部分患者效果欠佳。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GO 患者82 例為研究對象,探討99Tc-亞甲基二膦酸鹽聯合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治療GO 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GO 患者82 例,依據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1 例。對照組男20 例,女21 例;年齡 22~60 歲,平均(41.03±9.45)歲;EUGOGO 分級:Ⅰ級15 例,Ⅱ級14 例,Ⅲ級12 例。實驗組男19例,女 22 例;年齡 22~61 歲,平均(41.54±9.70)歲;EUGOGO 分級:Ⅰ級 16 例,Ⅱ級 17 例,Ⅲ級 8 例。兩組一般資料(年齡、性別、EUGOGO 分級)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經CT、眼眶B 超等檢查確診為GO;符合EUGOGO 分級Ⅰ~Ⅲ級標準;對研究內容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伴有顱內或球后占位病變;伴有腎肝功能嚴重障礙;合并嚴重認知、精神障礙;對本研究使用藥物成分過敏。
1.3 治療方法 治療前,兩組患者使用抗甲亢類藥物將血清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游離甲狀腺(FT4)、血清促甲狀腺素(TSH)水平恢復正常,2~4周后采取以下措施治療,且治療期間戴墨鏡、戒煙。1.3.1 對照組 予以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國藥準字 H20040845)治療。靜滴,500 mg/d,1 個療程3 d,每療程間隔10 d,共治療3 個療程。
1.3.2 實驗組 予以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聯合99Tc-亞甲基二膦酸鹽(國藥準字H20000218)治療。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用法、劑量同對照組。取99Tc- 亞甲基二膦酸鹽中 A 劑、B 劑各 1 瓶,A 劑 5 ml 注入至 B 劑中,搖勻,靜置 5 min 后靜注,1 個療程15 d,1 次/d,共治療3 個療程。完成治療后每15天進行1 次復診。
1.4 療效評估標準 患者自我感覺眼脹、眼瞼腫脹、異物感、流淚等癥狀消失,復視顯著好轉,眼球突出度下降>2 mm 為顯效;患者自我感覺眼脹、眼瞼腫脹、異物感、流淚等癥狀明顯改善,復視距離縮短,眼球突出度下降1~2 mm 為有效;患者自我感覺眼脹、眼瞼腫脹、異物感、流淚等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眼球突出度無下降甚至增加>1 mm 為無效。將顯效率、有效率總和計為總有效率。
1.5 觀察指標 (1)治療后3 個月對比兩組療效。(2)對比兩組治療前和治療后3 個月眼球突出度、甲狀腺體積。(3)對比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發熱、局部紅腫、惡心、打嗝、體質量增加。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療效比較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90.24%高于對照組的73.17%(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眼球突出度、 甲狀腺體積比較 治療前,兩組眼球突出度、甲狀腺體積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3 個月,兩組眼球突出度、甲狀腺體積小于治療前,且實驗組小于對照組(P<0.05)。見表 2。
表2 兩組眼球突出度、甲狀腺體積比較(±s)

表2 兩組眼球突出度、甲狀腺體積比較(±s)
組別 n實驗組對照組眼球突出度(mm)治療前 治療后 t P 41 41 3.366 2.082甲狀腺體積(g)治療前 治療后 t P 0.001 0.041 t P 19.77±3.05 20.14±2.94 0.559 0.578 17.73±2.40 18.86±2.61 2.041 0.045 30.92±4.42 31.24±4.71 0.317 0.752 25.74±3.21 27.57±3.48 2.475 0.015 6.070 4.013<0.001<0.001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88%,較對照組的19.51%低(P<0.05)。見表 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例(%)]
GO 屬于甲亢常見并發癥,近年來其發病率呈上升趨勢,臨床癥狀為復視、視力下降、異物感、流淚、微光等,影響患者日常生活[4]。GO 病理改變主要為眼眶內淋巴細胞浸潤及眼眶結締組織、眼外肌水腫變性,與自身免疫反應具有緊密聯系[5]。因此,臨床多采用免疫抑制劑治療,由于發病機制較為復雜,療效欠佳,故需尋找更為有效治療方案以提高療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可有效抑制細胞免疫及體液免疫,從而調節機體免疫功能,達到提高療效的目的,且還可減緩成纖維細胞增殖速度,有利于抑制氨基葡萄酸分泌,進而減輕水腫,改善臨床癥狀,進而起到減小眼球突出度、甲狀腺體積的效果,但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不良反應較為明顯,且在減少劑量過程中病情易反復[6]。99Tc-亞甲基二膦酸鹽中99TC 可通過失去或獲得電子,達到清除免疫復合物及自由基目的,同時對機體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起保護作用,從而減緩自由基對眼眶內組織的損傷,進一步起到調節免疫效果。99TC 可有效緩解免疫復合物形成,從而減少促甲狀腺激素受體抗體、甲狀腺球蛋白抗體、甲狀腺微粒體抗體含量。亞甲基二膦酸鹽能有效抑制組胺、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質釋放,有利于抑制白細胞活性,進而起到抗炎效果。研究證明亞甲基二膦酸鹽可有效抑制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等因子參與免疫調節,起到免疫調節效果,進而改善眼外肌肥厚、眼瞼水腫等癥狀,達到提高療效目的[7]。此外,99Tc-亞甲基二膦酸鹽中A 劑注入至B 劑屬于螯合反應,5 min 螯合時間可使其充分反應,有助于有效預防復合物分解,進而達到最佳臨床療效。兩者聯合應用可有效減少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所致不良反應,提高安全性。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總有效率90.24%較對照組73.17%高,治療后眼球突出度、甲狀腺體積小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4.88%較對照組19.51%低(P<0.05),說明99Tc-亞甲基二膦酸鹽、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聯合治療效果顯著,可明顯縮小眼球突出度、甲狀腺體積,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