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江琪 侯愛華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鄭州450046)
尿結石是泌尿外科常見疾病,起病急促,患者主要有腰腹部驟然劇烈疼痛表現[1]。一旦發病,尿結石患者因疼痛和疾病的突然性常會存在不同程度恐慌、緊張等情緒,有的患者甚至對疾病的治療效果十分悲觀。對尿結石患者的治療,不僅應及時制定科學的治療方案,盡早通過手術將疾病造成的痛苦解除,同時還應關注患者的疼痛情況、心理狀態,給予患者妥善的護理干預,讓患者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操作[2~3]。近年來,本研究嘗試采用疼痛護理聯合心理護理干預尿結石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科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96 例尿結石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明確診斷,無尿道畸形、嚴重腎盂積水、肝腎功能障礙等疾病,擬在我院行微創碎石治療。用信封法將96 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8 例。對照組男42 例,女6 例;年齡19~66 歲,平均(43.26±3.58)歲;腎結石 23 例,輸尿管結石 25 例。觀察組男43 例,女5 例,年齡20~67 歲,平均(43.30±3.62)歲;腎結石 25 例,輸尿管結石 23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并自愿參與,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護理方法 兩組均加強基礎護理,包括觀察病情、指導用藥、圍術期指導、飲食指導和運動護理等。
1.2.1 對照組 對照組在基礎護理基礎上行疼痛護理。(1)鎮痛教育:在輸注鎮痛藥物時,主動告知穿刺時可能出現疼痛,讓患者做好心理準備。尿結石手術后,在麻醉藥效力還未消失時,先提前告知麻醉失效后可能出現的疼痛,說明疼痛發生機制、鎮痛方法,囑咐患者出現疼痛時不要過度擔憂,若疼痛嚴重,及時反映。(2)轉移注意力:引導患者將疼痛轉移至其他方面,如讓患者讀書、看報、看電視、聽音樂,分散其對疼痛的關注度,并教會患者通過深呼吸法減輕疼痛感。(3)放松訓練:指導患者開展簡單注視呼吸訓練,逐漸放松肌肉;囑患者改變體位,尋找疼痛最輕的體位。在病情允許時,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提高機體抵抗力,促進康復。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行心理護理。(1)術前心理疏導:尿結石發病突然且疼痛劇烈,患者易出現緊張、恐懼情緒,應熱情接待,主動詢問患者感受,幫助患者安排住院及手術;和患者及家屬主動溝通,了解患者心理狀態,重點說明治療方法及醫院治療水平,說明尿結石的可治療性,避免患者產生過度恐慌情緒。(2)術后心理狀態評估:在術后住院期間,首先為患者展開心理狀態評估,了解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情況、內心情緒狀態、對疼痛的感受等;尋找患者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的原因,如擔憂疾病治療效果、醫療費用、疼痛等,在此基礎上,實施針對性地心理疏導,引導患者正確看待疾病與治療,說明醫護人員會通過應用止痛藥、疼痛干預等方法幫助患者減輕疼痛。(3)共情護理:在和患者交流的過程中,站在患者的角度,對患者共情,了解患者的心理護理需求,以積極肯定的語氣回答患者與家屬的提問,以鼓勵、同情的語言給予患者開導。同時要以嫻熟的操作技巧、良好的言行舉止來獲取患者信任感,和患者建立良好關系,以便讓心理護理發揮更理想的作用。(4)鼓勵患者傾訴:尿結石因發病部位比較特殊,很多患者羞于表達,內心情緒無法發泄,更易產生緊張感與孤獨感,這些不良情緒會對患者生理應激造成一定影響。護士應主動說明疾病性質,以正常語態科學的講解疾病發生機制,醫院對尿結石的治療經驗等,消除患者對尿結石疾病的羞怯、自卑心理,并主動告知向他人傾訴內心壓力的重要性。可鼓勵患者向家屬或護士傾訴,護士在被選作傾訴對象時,應認真傾聽,態度誠懇,適時回應。若患者實在無法克服自卑心理,護士可囑咐家屬為患者提供紙和筆,讓患者以寫日記的方式,傾訴內心的不良情緒。(5)暗示療法:主動向患者說明暗示療法的作用及實施方法,通過具體演示讓患者掌握暗示療法的正確方法,如引導患者在心中對自己說:“我覺得并不疼”“疾病沒什么可怕,很快就能康復出院了”“我心情很平靜”等,幫助其調節自己的心情,同時可增強患者痛閾值,減輕疼痛程度。(6)隱私部位護理的心理疏導:尿結石在治療與護理中難免會涉及到患者的隱私部位,部分患者因羞怯而不愿配合。護士應先對患者的顧慮表示理解,并在患者床邊,在無他人在場的情況下,主動講解尿結石相關知識,說明隱私部位護理的重要性,鼓勵患者積極配合護理。在對隱私部位護理時,注意遮擋,對患者隱私予以保護。
1.3 觀察指標 (1)術后 1 d、3 d 及 7 d 時,以視覺模擬評分法(VAS)[4]評估兩組疼痛程度,分值越高,疼痛越嚴重。(2)在入院、出院時,以Zung 氏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患者心理狀態,分值越高,不良情緒越嚴重。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 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疼痛程度評分比較 術后1 d,兩組VAS疼痛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術后3 d 及7 d,觀察組VAS 疼痛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 1。
表1 兩組VAS 疼痛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VAS 疼痛評分比較(分,±s)
組別 n 術后1 d 術后3 d 術后7 d對照組觀察組48 48 t P 5.32±1.02 5.22±1.14 0.453 0.326 3.60±0.57 1.59±0.42 19.668 0.000 2.69±0.31 1.04±0.25 28.705 0.000
2.2 兩組心理狀態評分比較 入院時兩組SAS、SD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時,觀察組SAS、SDS 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 2。
表2 兩組心理狀態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心理狀態評分比較(分,±s)
SDS入院時 出院時對照組觀察組組別 n SAS入院時 出院時48 48 t P 52.64±2.38 52.71±2.19 0.150 0.441 38.95±2.36 33.33±2.18 12.119 0.000 53.69±2.15 53.37±2.08 0.741 0.230 36.96±2.38 32.57±2.04 9.704 0.000
微創手術是現階段治療尿結石的有效且常用方法,因疾病本身會給患者造成明顯疼痛,再加上手術給機體造成創傷,患者術后疼痛明顯[5]。另一方面,因起病突然,很多患者難以適應自身角色的轉變,同時又會擔憂治療效果和治療費用,常承受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因此臨床護理應對患者疼痛、心理狀態高度關注[6]。
常規護理雖然會進行一定的鎮痛處理,但鎮痛方法單一,并未關注到認知、態度及心理狀態對患者疼痛感受的影響。疼痛實際屬于心理感受,和患者個人經歷、知識層面、意志力、注意力和個性等多種因素有關。在疼痛護理中,護士不僅應考慮患者病情,同時還應考慮患者對疾病與治療的認知情況,進而制定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在實施過程中,護士應先為患者講解疼痛發生機制,說明疼痛的不可避免性,鼓勵患者正確認知疾病,也會采取有效方法幫助患者減輕疼痛。同時可列舉成功治療的案例,消除患者對治療方法的擔憂,避免其恐懼情緒加重。另外,分散注意力對患者疼痛程度的減輕有重要幫助。
心理狀態對患者疼痛程度、生理應激等均有直接影響,因此本研究還嘗試為部分患者加強心理護理,主要采取心理狀態評估、共情護理、暗示療法、鼓勵患者傾訴等方式,幫助患者正確認知疾病與疼痛,給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另外,一些患者對涉及隱私部位的護理不太適應,護士應為其做好心理疏導,幫助患者調節心理狀態,使之積極配合護理與治療。本研究對照組實施疼痛護理,觀察組則實施疼痛護理聯合心理護理。結果顯示術后3 d 及7 d 觀察組疼痛程度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出院時觀察組焦慮、抑郁情緒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這一結果表明,疼痛護理聯合心理護理能夠大幅改善患者心理心態,增強其疼痛耐受力,這對患者康復有重要幫助。
綜上所述,采用疼痛護理聯合心理護理干預尿結石患者,可有效減輕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心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