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安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落實主體責任強化校園食品安全管理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旨在將聯合行動中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采取的有效措施、形成的有益經驗,轉化為強化校園食品安全管理的長效機制,進一步推動學校及幼兒園、供餐單位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力求從根本上解決校園食品安全問題。
《指導意見》的兩大亮點:一是具備條件的中小學、幼兒園食堂原則上采用自營方式供餐,不再簽訂新的承包或者委托經營合同。二是非寄宿制中小學、幼兒園原則上不得在校內設置食品小賣部、超市,已經設置的要逐步退出。
《指導意見》對校外供餐單位食品安全管理提出了具體要求,細化供餐單位食品安全管理。一是《指導意見》注重強化人員培訓、提高其食品安全素養,具體為“定期參加食品安全培訓考核,每周進行一次集中學習,掌握食品安全法律法規要求”。二是《指導意見》注重食品安全風險防控,要求供餐單位“每周開展食品安全自查,發現食品安全問題和隱患,立即采取整改措施,確保整改到位,并向屬地市場監管部門報告”。
《指導意見》對目前學校和幼兒園正在全面實行的校長陪餐制提出了新的細化要求。《指導意見》從兩個方面推動學校和幼兒園將校長陪餐制落到實處。一是明確陪餐工作的具體內容,要求陪餐人員對飯菜進行客觀評價,對食堂環境衛生、從業人員工作情況等進行監督,做好記錄。二是注重及時解決問題和風險隱患,要求對陪餐中發現的和學生反映的食品安全問題及風險隱患立即整改,并對整改結果進行復核。
▲新聞來源:人民健康網
▲下載時間:2020年2月12日
▲網 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0/0107/c14739-31537686.html
近日,天津大學仰大勇教授團隊成功研發新型長余輝水凝膠。這種新型水凝膠進入活體后,能夠長時間標記在腫瘤細胞上發出近紅外光,讓癌細胞“共享實時位置”,可用于追蹤癌細胞的轉移途徑,有望成為癌癥治療利器。相關成果現已發表于納米科技領域權威期刊《納米快報》。
惡性腫瘤轉移是癌癥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腫瘤轉移是指腫瘤細胞從原發部位經淋巴道和血管等途徑,到達其他部位繼續生長形成轉移瘤的過程。轉移瘤一般尺寸微小、形態多樣,隨機分布在不同器官,導致癌癥難以治愈。因此,發展監測腫瘤轉移過程的新方法、新技術,研究腫瘤細胞的轉移行為,對于腫瘤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仰大勇教授課題組研發的“長余輝水凝膠”進入人體后,能夠在無外界光激發時,長時間自主持續發出近紅外光,實現無背景干擾的深組織成像,用于腫瘤轉移的可視化成像研究。這種新型水凝膠由腫瘤特異靶向性的“長余輝納米探針”和“海藻酸鈉水凝膠”構成,通過表面修飾腫瘤特異性配體,能夠靶向識別、持續標記不同腫瘤細胞,并讓腫瘤細胞的轉移活動形成一幅發光的“實時位置軌跡圖”。
乳腺癌小鼠模型實驗結果顯示:這種新型水凝膠生物相容性好,無毒無副作用,不影響腫瘤的轉移和侵襲,并具有很高的靈敏度,能夠克服干擾在小鼠的腫瘤部位持續釋放發光標記探針,標記腫瘤細胞,實現腫瘤轉移的無創、高選擇性、無背景干擾成像示蹤。
仰大勇教授表示,這種新型“長余輝水凝膠”可以針對各種類型的癌細胞進行定制化設計,從而為各種腫瘤轉移研究提供通用性檢測平臺,在癌癥治療等領域具有廣闊前景。
▲新聞來源:天津大學
▲通 訊 員:焦德芳
咖啡豆殼是咖啡生產環節的副產品,通常被用作肥料。美國一項研究新近發現,咖啡豆殼的提取物能夠減緩實驗小鼠體內與肥胖相關的炎癥,還能增強胰島素敏感性。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研究人員帶領的團隊從咖啡豆外殼和烘焙后脫落的“銀皮”中提取原兒茶酸和五倍子酸兩種酚類物質,并用這些物質對小鼠的脂肪細胞進行處理,觀察小鼠體內的巨噬細胞和脂肪細胞以及相關激素變化,還有炎癥通路的反應。

此前有研究發現,體重嚴重超標者的腹部脂肪組織會出現慢性炎癥,這種炎癥通常被認為是引起胰島素水平變化,導致2型糖尿病的因素之一,甚至會增加肥胖者患癌的風險。
這項新近發表于英國《食品和化學毒物學》雜志的研究顯示,當肥胖相關炎癥出現時,巨噬細胞和脂肪細胞相互作用,脂肪細胞內線粒體減少,脂肪燃燒的能力下降,氧化應激水平提升,從而干擾葡萄糖吸收,新陳代謝速率減慢。而咖啡豆殼中提取的酚類物質可以阻斷巨噬細胞對脂肪細胞的這種影響,使脂肪保持燃燒的能力、刺激脂肪分解,同時刺激胰島素通路的敏感程度,促進葡萄糖攝取和利用,恢復正常的新陳代謝。
研究人員說,這一發現有望為預防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提供新的治療方法,也為咖啡豆殼找到潛在商機。
▲新聞來源:科技日報
▲下載時間:2020年2月12日
▲網 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19/1016/c14739-31402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