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杰


當前正處于一個社會、經濟皆巨變轉型的時點,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美貿易摩擦、國際經濟的整體低迷和需求萎縮等錯綜復雜,改革開放以來40多年的高速增長之紅利期結束,進入慢增長車道后不僅競爭刀刀見血,生存與機遇并存,企業內部的各種問題也隨著高發展速度的喪失而爆發!
正是在這樣的局勢下,第七屆全球深商大會如期而至,以“局”為主線,從破局到變局再到謀局,這是深商打破地理界限以人為中心邁向“深商都市圈”的進化,是企業家與政府、與國家、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的大會!
這需要我們總攬全局,步步為營,落好每個階段的棋子。
根科技創新才是核動力
面對百年未有的大變局,中國如何在危機中育新機、開新局,在讀懂國家戰略的同時,企業又該如何抓住機遇走出新的發展之路,相信企業空們都有自己的思考和策略。新的機遇或許就蘊含在那些敢于創新、勇于求變的企業當中。
以中國制造業為例,這兩年來眾多缺乏核心技術的企業陷入困境,加上美國政府對部分高科技企業的"卡脖子"制裁,日子過得異常艱難。產業鏈從低端向高端轉型一直是我們現在和未來的重大挑戰,否則,今天不美好,明天很殘酷,后天更殘酷。而被"卡脖子"專門針對的焦點企業之一,華為的應對措施和策略讓人稱道,直面前所未有的各種打擊,堪稱經典,展現了深商企業獨特的風采,非常值得研究和借鑒。這里特別說明一下科技的四個層次:
1、根技術:半導體設備、材料、操作系統、指令集
2、干技術:晶圓代工、IDM、EDA/IP/IC設計
3、枝技術:芯片設計、人工智能、5G、云計算
4、葉技術:互聯網平臺、手機終端、網站和APP
其中,根技術、干技術的被美國、日本、韓國和歐洲把持。枝技術以5G的大集成和芯片的設計為主,華為海思在芯片設計領域具備全球競爭力,中國特別是在5G集成創新方面領先全球。葉技術以中國的互聯網平臺(騰訊、阿里、美團、頭條)在電商、娛樂、打車、外賣領域登峰造極領先全球,另外在終端制造領域(華為、小米、OPPO、聯想)也是領先全球。
在國際競爭格局和發展形勢日趨復雜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意識到,唯有積極創新,提升科技實力,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獲得更多的主動性和話語權。
深商基因是底蘊
回顧過去的一年,在疫情黑天鵝的沖擊下,中國各行各業發生了復雜且深刻的變化,新的經濟發展格局正在形成。世界需要像中國這樣的經濟引擎,中國也需要一批精英智者,發掘新時代下的機遇。深商必將是佼佼者之一。
作為中國商業領袖思想激蕩的“經濟界奧斯卡”,一年一度的全球深商大會已成為深商引領中國企業家現代化轉型的風向標。世界未來看中國,中國未來看深圳,深圳未來看深商。
深商憑什么能繼續成功?我們不妨回溯深商發展史,“蛇口基因”是深圳、深商們的精神標識,繼承了“蛇口基因”并不斷進化的深商基因,這才是新一代深商層出不窮、叱咤風云的底蘊所在,我們可以概括為12條特質:
1. 良好的公司治理,靈活有效的激勵機制;
2. 創新,敢為天下先;
3. 選擇具有擴張空間的賽道;
4. 海納百川,包容的企業文化;
5. 一切因勢因時而變;
6. 固守核心價值觀,不做機會主義者,基于此的執行力;
7. 專業創造價值;
8. 重視產品質量和產品研發
9. 務實的理想主義、家國情懷;
10. 學習力,作為一個組織的變革能力;
11. 強烈的危機感;
12. 遵守市場競爭規則和契約精神
唯有基因的代際傳承和進化,深商才能在下一個改革開放40年、下一個全球技術革命的40年、百年未有的大變局中乘風破浪。
破局須練好內功
經濟寒冬,企業都面臨著生存危機,想要解決企業困境,核心問題只有兩個字:增長!
怎么增長?部分企業家以為看透大勢,搶占新商機,勝利就唾手可得。
全球、國家、行業、自身,企業被大大小小的局包圍,要破局,不但需要創新思維,需要順勢,需要策略和行動,更需要內功。
受疫情影響,生物醫藥領域成為投資的熱門板塊,成為中國科創經濟新的增長極。然而,生物醫藥并非是遍地黃金,過去一年生物醫藥領域的相關企業業績也出現了分化,有的業績強勢爆發,有的業績受損嚴重。
把夢想寄托于外在的勢是危險的,練好內功才是解決之道。
內功可以簡化為7句要訣:以客戶為中心,以技術為主,成本為重,品質為基,服務為王,管理為輪,機制為冀。
不論你是深耕原有的業務領域,還是進入全新的業務領域,沒有扎實的內功基礎必然走不遠。
跨界大勢已來
當今,不斷涌現的新技術、新應用、新的商業趨勢,導致產業相互融合、產業邊界日益模糊,跨界競爭威脅無處不在。
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無意間在消費、社交、生產、醫療等各個方面催生了全新場景形態。許多的企業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手段彌補經營損失、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緩解裁員壓力、精準控制庫存、保障生產生活,大幅提升了管理效能、作業效率,有效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
很多人認為跨界就是打破產業邊界,其實跨界不僅限于行業邊界,還包括物理空間邊界、類別屬性邊界、價值鏈邊界、心智邊界等等;跨界的本質是整合、是融合,通過自身資源的某一特性與其它表面上不相干的資源進行隨機的搭配應用。每個行業、領域、場景,大到全球大企業,小到個人,都在通過自己的方式,演繹不同的跨界故事。
比如在產品屬性上,手機原本只是通訊工具,但當今的手機已經變成跨界集成眾多功能的智能終端。當前火熱的下沉市場,也是營銷上打破物理空間屬性的跨界。
深商會正從改變行政的邊界,改為以深商即以人為中心和連接線,打破物理空間上僅限于深圳市的邊界,融合大灣區,從“深圳都市圈”邁向“深商都市圈”,輻射全國,乃至全球,這是一種跨界,是高端人群服務的一種創新。
世界經濟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大家都在探索運用新技術進行變革或轉型,甚至升級組織形態、企業文化、領導力,以快速應對新場景,逐步形成新的生態。“一個企業看似牢不可破,其實都有大的危機,稍微把握不住這個趨勢,之前積累的東西就可能灰飛煙滅了。”馬化騰這番話,道出了他對未來挑戰的警惕。
跨界也是有前提條件的。所謂的老品牌、知名品牌,一不小心就會坍塌沒落,只有產品持續創新和迭代才能穿越周期,才能成就百年老店。沒有“好產品”的不斷輸出,企業是注定走不長遠的。
識局者生,破局者存,掌局者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