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岸瓊 蒙守紅 朱祖華

摘要:目的:分析系統Ⅲ級超聲檢查用于診斷胎兒前置臍帶血管作用。方法:選擇在我院進行胎兒前置臍帶血管檢查的86例孕婦為研究樣本(時間:2015.1-2018.1),采取隨機排列表法將其分成組均43例的研究組及基礎組,研究組與基礎組分別實施系統Ⅲ級、Ⅰ級超聲檢查。對比每組孕婦檢查結果。結果:研究組與基礎組前置臍帶血管檢出率分別是97.67%、90.70%(P<0.05)。結論:使用系統Ⅲ級超聲檢查可有效提高胎兒前置臍帶血管檢查結果的準確性,值得推廣。
關鍵詞:前置臍帶血管;系統Ⅲ級超聲檢查;診斷價值;意義;妊娠
中圖分類號:R445.1;R714.43文獻標識碼:BDOI:10?郾3969/j.issn.1001-0270.2020.02.17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agnostic effect of systematic prenatal ultrasound(class III). Methods: The blood specimens from 86 pregnant women(2015.1-2018.1) were collected and randomly assigned to study group(n=43) and basic group(n=43). Patients took the systematic prenatal ultrasound(class III) and systematic prenatal ultrasound(class I), respectively. The examination resul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in the study group and basic group was 97.67% and 90.70%(P<0.05). Conclusion: The systematic prenatal ultrasound(class III) can increase the detection rate of fetal previa blood vessel,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 Fetal Previa Blood Vessel; Systematic Prenatal Ultrasound(Class III); Diagnostic Value; Significance; Pregnancy
一般情形下臍帶主要是與胎盤中心位置或稍稍偏離中心點位置相連接[1],但存在小部分臍帶與胎膜相連接,因此臍帶血管分成多支并在絨毛膜與羊膜之間穿行,隨后依附于胎盤四周。前置臍帶血管在臨床上較為罕見[2],臨床癥狀主要為孕中、晚期陰道無痛性流血,由于臨床上極易將其診斷為胎盤早剝和前置胎盤而影響疾病最佳治療時間,導致胎兒出現宮內缺氧而死亡。因此,早期采取準確的檢查方式對減少胎兒死亡率尤為重要。本文對研究組孕婦實施系統Ⅲ級超聲檢查,效果突出,現闡明如下。
1 基線資料及研究方法
1.1 基線資料
選擇在我院進行胎兒臍帶血管前置檢查的86例孕婦為研究樣本,其檢查時間均在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之間,采取隨機排列表法將其分成組均43例的研究組及基礎組。研究組與基礎組年齡平均值分別是31.07±5.13歲、30.67±5.02歲;孕周平均值分別是28.42±0.51周、28.39±0.56周。兩組基線資料經檢驗顯示P>0.05,可進行分組討論研究。
1.2 研究方法
基礎組實施Ⅰ級超聲檢查,研究組實施系統Ⅲ級超聲檢查,具體內容包括:檢查開始前檢查者協助孕婦平躺于檢查床上,使用機器全面掃描胎兒,掃描過程中對胎盤具體位置、數量、形狀、回聲情況進行觀察,重點關注胎兒臍帶同胎盤相接處位置、形狀以及臍帶旁支血管位置和流向。如若觀察到相似于前置臍帶血管,即可對孕婦實施彩超復查。對于確診為前置血管的孕婦需進行定期超聲復查,符合分娩指針的胎兒可予以剖宮產結束分娩。
1.3 觀察項目
統計并記錄每組孕婦前置臍帶血管檢測出現率。
1.4 數據處理
計數數據用百分比表示,組間差異利用SPSS 18.0軟件進行Χ2檢驗,當P<0.05時,表示組間差異突出。
2 結果
2.1 比較每組孕婦前置臍帶血管檢出率
基礎組與研究組孕婦前置臍帶血管檢出率分別是90.70%、97.67%(P<0.05)。見下表1:
3 討論
正常的胎盤應呈圓盤形并鑲嵌在子宮壁內[3],部分孕婦會在妊娠第28周之后出現臍帶血管超越胎先露而首先到達宮頸口位置,此類情況極易使產婦在分娩時出現大量出血情況,血液主要為臍帶血管內血容量,若出血量較大,則會出現胎兒死亡。
本文中,研究組與常規組在疾病檢出率方面分別是97.67%、90.70%(P<0.05)。研究結果表明,早期進行系統Ⅲ級超聲檢查對于前置臍帶血管診斷具有積極意義,但需與臨床上其他相似類型疾病進行比對區分,主要包括:①前置血管主要臨床表現為臍帶出現至宮頸口位置,此極易與臍帶先露相混淆。臍帶先露中臍帶主要存在于胎先露和宮頸口之間,并且其會跟隨胎動而發生位置變化,可在檢查前指導孕婦進行適量活動,若孕婦體位改變仍可見臍帶脫垂即可排除前置血管。②其中臍帶脫垂不僅出現在宮頸口,還可出現在陰道和宮頸管內,前置的血管不會出現在宮頸管位置,根據此特點可將其區分[4]。系統Ⅲ級超聲檢查可全面觀察孕婦子宮以及胎兒發育情況,及時了解胎盤位置和胎先露情況,對選擇合適的分娩方式具有促進作用,對于前置血管可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進一步降低該疾病對胎兒存活率的影響,并且沒有輻射傷害,不會對孕婦及胎兒造成損傷[5]。妊娠中期胎膜內羊水量適中,進行系統Ⅲ級超聲檢查可清楚觀察到臍帶位置以及胎盤情況,對于前置血管的檢出率相對會較高;妊娠晚期由于羊水激增、胎兒發育會影響對臍帶的觀察,檢出率相應的會有所減少[6]。
綜上所述:系統Ⅲ級超聲檢查在孕婦產檢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可早期發現并診斷疾病,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 1 ]陳漢青,鄒粟花,蔡堅等.胎盤位置影響胎盤早剝的妊娠結局分析[J].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16,37(1):91-94.
[ 2 ]鄭崢,黃倩,蔣艷敏等.妊娠前置血管臨床高危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24):5258-5260.
[ 3 ]陳鳳英,張大偉,劉正平等.兇險型前置胎盤伴胎盤植入的產前MRI平掃影像學表現及診斷價值[J].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2016,27(5):359-362.
[ 4 ]傅瑤,范大志,劉正平等.臍帶脫垂的危險因素及圍產兒預后分析[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6,10(21):3195-3197.
[ 5 ]邢玉鑒,陳燕,代霽紅等.陰道超聲檢查及血清β-HCG、孕酮檢測在早期輸卵管妊娠診斷中的應用及評價[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6,20(2):283-285.
[ 6 ]顧莉莉,姜凡,解翔等.產前超聲在診斷血管前置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安徽醫學,2016,37(1):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