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志求 (安慶市重點工程建設處,安徽 安慶 246003)
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和環(huán)境要求的提高,采用富含文化歷史元素特色的設計已成為市場的一個方向。網(wǎng)狀異型地圖式鋼屋頂采用錯綜復雜網(wǎng)狀鋼結構與異型玻璃相結合的方式,呈現(xiàn)出地圖式“天井”的藝術效果,在滿足環(huán)保、消防、節(jié)能,抗震等各常規(guī)的基礎上力求別具一格,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無論從科技含量還是藝術效果的特點來看,網(wǎng)狀異型地圖式鋼屋頂成套施工技術都值得研究,為“地圖式”屋頂一體化施工技術奠定技術基礎,提供寶貴施工經驗。
網(wǎng)狀異形地圖式鋼屋頂成套施工技術,將錯綜復雜的鋼結構在地面整體拼裝,利用提升架及電動葫蘆將鋼結構整體提升,電動葫蘆采用自鎖裝置,使得在吊裝過程停電的狀態(tài)下不能下滑,保證吊裝的安全可靠性;同時,網(wǎng)狀異形地圖式鋼屋頂為不平衡體系,相比于其他幾種安裝方式,降低了不平衡體系的傾覆可能性,更加安全可靠。
網(wǎng)狀異形地圖式鋼屋頂成套施工技術,在提升到頂端后,可以根據(jù)預埋件的位置,實時調整鋼結構的水平和垂直位置,相比于頂升不能水平移動的弊端,提升具有更加靈活的操作性,可機動性強。
網(wǎng)狀異形地圖式鋼屋頂成套施工技術在安慶博物館項目運用,整體200t鋼結構安裝僅耗時15天,工期較短;相比于搭設滿堂架后拼裝,費用低,經濟效益節(jié)約明顯。
主要適用不平衡體系鋼結構吊裝,吊裝高度超20m以上,跨度超過40m,多見于博物館、體育館等含復雜鋼結構的公共建筑。
將需吊裝鋼結構在地面進行整體拼裝(僅將支座處及有吊裝障礙處鋼結構斷開,高空二次安裝),根據(jù)整體荷載,在吊裝區(qū)域布置一定組數(shù)的提升架,利用電動葫蘆將拼裝完的鋼結構提升至需求高度,再次利用電動葫蘆實現(xiàn)鋼結構的水平位移后就位。
如下圖所示。
5.2.1 施工準備
材料提前進場,做好材料在地面的拼裝工作,及時做好焊接檢測工作,提前準備好吊裝所需機具及測量設備;閱讀設計規(guī)范、施工圖紙、計算相關計算書,做好人員技術交底,為整體吊裝節(jié)約時間;了解近期天氣情況,選擇晴好天氣進行吊裝。
5.2.2 地面拼裝構件

構架在地面拼裝,為方便找平及焊接,在構架下方設置簡易支點。以安慶博物館項目為例,支點高度400mm左右,底部使用兩根200×200工字鋼上下焊接牢固,根據(jù)鋼梁寬度為400mm,所以工字鋼底部應加長至600mm確保鋼梁穩(wěn)定性(其他工程應根據(jù)荷載計算工字鋼根數(shù),寬度)工字鋼高度應與梁牛腿保持一致,如有少許誤差,可使用方木進行調整,安裝過程中應進行二次抄平。支點按主梁位置布置,精確找正,確保梁標高與設計一致。
5.2.3 網(wǎng)架提升架布設
提升架布設組數(shù)應根據(jù)總荷載計算,例如安慶博物館項目每組提升架限載40t,吊裝總荷載200t,考慮安全系數(shù)0.5,則需要提升架總數(shù)為200/40/0.5=10組。當提升架布設于樓板時,應考慮樓板的承載力,經驗算必要時,需對樓板采取加固措施。
5.2.4 構架提升同步措施
由于鋼結構網(wǎng)采用整體提升,因此測量要與提升密切配合確保整體同步提升,在提升過程中,由于提升架位置固定,以提升架的位置鋼結構水平投影的控制點,提升架處吊線墜與地面水平控制點相重合,說明提升的水平位置保持正確,在提升架上固定標尺作為提升高程控制的依據(jù),如提升過程中某一拔桿處產生了偏差,應及時予以糾正。在結構提升到預定位置后,用免棱鏡全站儀對其進行三維坐標校正測量。校正測量是對除提升架位置以外的鋼結構節(jié)點的空間位置進行復核,節(jié)點的型芯的定位,采用免棱鏡全站儀測量技術,在節(jié)點面上任意選取4個以上的點,測量其三維坐標,再擬算出型芯坐標,再與計算機根據(jù)鋼結構數(shù)學模型計算得出的此次提升位置節(jié)點空間位置相比較,即可得出安裝定位是否正確。
根據(jù)求解的數(shù)學模型公式,編程計算出型芯坐標,然后和設計值進行比較,便可了解空節(jié)點的實際安裝偏差。
5.2.5 頂部平移措施
5.2.5.1 平移方式
整體鋼結構提升至頂端200mm后,通過平移調整鋼結構位置來進行就位,平移步奏如下。
①鋼結構提升到指定標高點,提前已將網(wǎng)架支座放置于柱頂?shù)⑽春附印?/p>
②鋼結構提升到指定標高點后將倒鏈與鋼梁連接以提供水平拉力。
③拉緊倒鏈使鋼結構向支座方向移動,保持鋼結構平移過程中水平。
④鋼結構平移至支座正上方。
⑤通過電動葫蘆同時緩慢放松鋼絲繩,鋼結構水平移動完成,焊接支座。
⑥補充安裝空中散裝部分構件。
⑦支座焊接完畢,拆除提升架,安裝結束。
5.2.5.2 平移安全保障措施
整體水平移動鋼結構會產生較大的水平力,為避免提升架產生傾覆的可能,分兩個階段在提升架上布設纜風繩。鋼結構地面拼裝,暫不設置纜風繩;鋼結構提升高度超過拔桿高度的一半時,停止提升,在提升架中部位置加設纜風繩,纜風繩一端綁扎固定柱腳位置,另一端設置在跨中位置,采用地錨固定。鋼結構提升到設計高度后,在提升架頂部再拉設一道纜風繩,連接方法同下部鋼絲繩。然后進行鋼結構安裝的其它工作。
材料下料,必須嚴格依照施工圖上所示之尺寸,盡量采用該整體長度尺寸之鋼料施工,并且預留切焊余量,切割面應無裂紋、夾渣、分層和大于1mm的缺棱;
鋼構架拼裝遵循“先主后次、先大后小”的原則;
鋼構件組裝應嚴格控制節(jié)點部件組裝誤差,應嚴格依照施工圖尺寸控制其組裝高度、垂直度、中心位置等各項偏差;
為避免制作過程中變形應加設必要的夾具、胎具、撐桿等,以保證制作質量;
安裝就位前,應做好各個節(jié)點的測量工作,保證安裝偏差在允許誤差內。
加強對施工作業(yè)人員的技術、安全培訓和技術、安全交底,增強其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確保施工人員的安全;
作業(yè)人員必須服從安全員的指揮,未經允許,不得從事非本工種作業(yè),進人施工現(xiàn)場必須按規(guī)定配戴安全防護用品;
吊裝區(qū)域周邊拉警戒線,嚴禁其他人員在吊裝區(qū)域走動;
高空作業(yè)應配備經項目安全人員驗收通過的臨時吊籃,必須佩帶安全帶;
大風天氣應停止鋼結構的吊裝作業(yè)。
本工法在確保質量的同時,節(jié)約了工期,經濟效益顯著。現(xiàn)以安慶博物館工程施工為例進行效益分析。
8.1.1 節(jié)約人工
180元/工日×20天×10人/天=3.6萬元
8.1.2 節(jié)約材料及設備租賃費
①腳手架等周轉材料租賃費:2000m2×23m×19元/m3=87.4萬元。
②汽車吊費用:(100t、75t、50t汽車吊)(1.5 萬 /臺班+1萬/臺班+0.5萬/臺班)×12天=36萬元。
合計節(jié)約成本127萬元。
網(wǎng)狀異形地圖式鋼屋頂成套施工技術,在高層建筑不平衡體系鋼結構施工的應用,對提高建筑行業(yè)的科技含量和施工技術水平,為社會安全高效的發(fā)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力地推動建筑企業(yè)和全社會科學技術的進步。
節(jié)約了大量周轉材料和大型起重機械的使用,在施工過程中注重“綠色施工”理念,取得了較好的環(huán)保效益。
該項施工技術工藝具有創(chuàng)造性、先進性、適用性,技術成熟,安全性符合要求,可在醫(yī)院、體育館、博物館等類似有要求的場所推廣使用,對今后類似工程的設計、施工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網(wǎng)狀異形地圖式鋼屋頂成套施工技術具有工期短、減少材料機械使用量等優(yōu)點,采用該技術不僅可提高施工質量,還可保證安全性能,相比其他鋼結構安裝方式,大大減少了材料及人工投入量,經濟效益顯著。相對其他幾種吊裝方式:吊車直接吊裝、頂升、支滿堂架后拼裝等,提升方式的安全性更高,工期較短,成本較低;依托安慶博物館項目,運用網(wǎng)狀異型地圖式鋼屋頂提升技術,該項技術成果具有創(chuàng)造性、先進性、適用性,經濟、社會效益和節(jié)能環(huán)保效益顯著,經鑒定達到國內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