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哲

【摘要】 目的 探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結石的臨床效果。方法 1000例膽囊結石患者, 隨機分為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組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組, 每組500例。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組采取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組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外周血清炎性因子指標以及生存質量評分;排氣時間、進食半流食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治療前, 兩組患者的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生存質量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組患者的TNF-α、hs-CRP、IL-6水平以及生存質量評分均優于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組患者排氣時間(24.25±2.12)h、進食半流食時間(13.01±2.56)h、住院時間(5.51±1.25)d均短于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組的(34.56±4.24)h、(25.11±3.21)h、(7.21±2.59)d,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0.2%低于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組的6.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膽囊結石患者實施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效果確切, 可有效減輕創傷和更好控制炎癥, 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 減少相關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膽囊結石;臨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3.020
膽囊結石是臨床上常見的膽道疾病, 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臨床上存在創傷, 膽汁流失, 術后恢復緩慢等局限性, 現階段逐漸被微創手術取代。膽囊結石是膽道系統中最常見的病變, 一般來說, 女性發病率高于男性[1, 2], 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在疾病的早期階段, 患者會伴有胃腸道癥狀, 如嘔吐和惡心, 隨著疾病進展, 可帶來極大的危害。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具有較高的結石清除率, 但這種方法有較多的出血, 患者創傷較大, 住院時間較長, 發生術后并發癥等。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治療這種疾病的有效的方法, 腹腔鏡具有創傷小、對患者身體損傷小、術后恢復快的優點, 已成為臨床治療膽道疾病的常用手術[3, 4]。本研究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的1000例膽囊結石患者, 隨機分為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組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組, 每組500例。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組采取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組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外周血清炎性因子指標以及生存質量評分;排氣時間、進食半流食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情況。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00例膽囊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組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組, 每組500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組患者中, 男230例, 女270例;年齡32~78歲, 平均年齡(48.22±9.93)歲;膽囊結石直徑 0.6~1.8 cm, 平均直徑(1.45±0.65)cm;病程最短4.3個月, 最長7.2年, 平均病程(3.91±1.19)年。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組患者中, 男231例, 女269例;年齡33~78歲, 平均年齡(48.57±9.81)歲;膽囊結石直徑0.6~1.7 cm, 平均直徑(1.42±0.61)cm;病程最短4.2個月, 最長7.4年, 平均病程(3.96±1.21)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組采取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 患者取平臥位, 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 做上腹部經腹直肌切口, 長約9 cm, 若腹腔嚴重污染需要給予肝下引流管放置。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組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患者取平臥位, 氣管插管全麻, 建立二氧化碳氣腹, 四孔操作, 器械置入之后促使膽囊壺腹部和膽囊管交界暴露, 進行膽囊三角解剖, 辨別膽囊管和動脈, 膽囊管用雙鈦夾夾閉, 并進行膽囊動脈夾閉, 膽囊順行或者順逆結合切除, 無誤后進行穿刺孔縫合。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外周血清炎性因子指標(TNF-α、hs-CRP、IL-6)以及生存質量評分(總分100分, 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存質量越好);排氣時間、進食半流食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情況。并發癥包括滲血、膽漏、發熱。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外周血清炎性因子指標以及生存質量評分對比 治療前, 兩組患者的TNF-α、hs-CRP、IL-6水平以及生存質量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組患者的TNF-α、hs-CRP、IL-6水平以及生存質量評分均優于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排氣時間、進食半流食時間、住院時間對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組患者排氣時間(24.25±2.12)h、進食半流食時間(13.01±2.56)h、住院時間(5.51±1.25)d均短于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組的(34.56±4.24)h、(25.11±3.21)h、(7.21±2.59)d,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組中, 1例出現滲血;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組中, 13例出現滲血, 7例出現膽漏, 10例出現發熱。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0.2%低于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組的6.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膽囊結石是常見的臨床疾病, 近年來, 我國膽結石患者例數不斷增加, 目前的治療方法主要是手術切除[5-7]。傳統的開腹手術術中出血量大, 手術創傷大, 恢復時間長, 風險高。雖然傳統的開腹膽囊切除術具有很高的治療效果, 但其存在恢復緩慢和并發癥率高的問題。因此, 有必要探索一種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療方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一種微創手術。近年來, 隨著微創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 越來越多的腹腔鏡手術治療膽囊結石, 其臨床手術創傷小, 術中出血少, 結石清除率高, 術后恢復快, 可有效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 并減少并發癥的發生[3-5]。當使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時, 醫生應注意觀察, 不要使膽囊萎縮而與周圍組織緊密粘連[8, 9]。如果組織粘連更嚴重并且對手術區域具有更大的影響, 則應該使用開放式治療。如果解剖關系清楚, 則腹腔鏡治療的效果顯著。另外,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醫生的技術要求很高, 也就是說, 醫生必須精通膽囊及其相鄰關系的三角解剖關系, 并且在分離膽囊三角區時, 要注意使用鈍性分離來減少膽囊三角形膽漏的發生[10-12]。
本研究中, 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組采取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組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結果顯示, 治療前, 兩組患者的TNF-α、hs-CRP、IL-6水平以及生存質量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組患者的TNF-α、hs-CRP、IL-6水平以及生存質量評分均優于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組患者排氣時間(24.25±2.12)h、進食半流食時間(13.01±2.56)h、住院時間(5.51±1.25)d均短于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組的(34.56±4.24)h、(25.11±3.21)h、(7.21±2.59)d,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0.2%低于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組的6.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膽囊結石患者實施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效果確切, 可有效減輕創傷和更好控制炎癥, 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 減少相關并發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葉永青.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結石的臨床療效. 吉林醫學, 2019, 40(2):354-355.
[2] 劉開明. 觀察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開腹手術治療膽囊結石的臨床效果.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8, 18(A3):88-89.
[3] 盧毅斌. 研究開腹膽囊切除術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結石的臨床效果. 中國農村衛生, 2018(20):22.
[4] 杜尚峰, 許正國.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結石的效果對比. 當代醫藥論叢, 2018, 16(19):32-34.
[5] 郭金偉. 比較開腹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結石的效果. 河南外科學雜志, 2018, 24(4):105-106.
[6] 孫倩儒, 胡麗紅. 經直腸純自然腔道內鏡手術保膽手術與外科開腹膽囊切除術及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結石或息肉的效果對比觀察. 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 2018, 27(7):760-764.
[7] 黎勝. 用傳統的開腹膽囊切除術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疾病的效果對比. 當代醫藥論叢, 2018, 16(13):98-100.
[8] 劉義凱. 腹腔鏡與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在膽囊結石治療中應用對比研究. 華夏醫學, 2018, 31(4):84-86.
[9] 李偉忠. 開腹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結石的臨床療效對比. 數理醫藥學雜志, 2018, 31(4):505-506.
[10] 謝翔, 張云云. 開腹膽囊切除術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結石的療效探討. 基層醫學論壇, 2018, 22(11):1460-1461.
[11] 孫國良. 比較開腹膽囊切除術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結石的臨床應用價值.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8, 12(5):81-82.
[12] 鄧純禹. 分析開腹膽囊切除術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結石的臨床效果.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18, 24(4):19-20.
[收稿日期:2019-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