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樺 林國銳 譚間梅



【摘要】 目的 探討依托咪酯聯合地佐辛麻醉在老年患者無痛結腸鏡檢查中的價值。方法 90例行無痛結腸鏡檢查的老年患者, 隨機分為A組、B組、C組, 各30例。A組采用丙泊酚+地佐辛麻醉, B組采用依托咪酯+地佐辛麻醉, C組采用丙泊酚+依托咪酯+地佐辛麻醉。比較三組患者給藥前、插腸鏡時、腸鏡過脾區時的心率和平均動脈壓水平;蘇醒時間與檢查時間。結果 插腸鏡時與腸鏡過脾區時, A組和B組患者的心率水平均明顯低于C組, 且A組患者的心率水平明顯低于B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三組患者插腸鏡時、腸鏡過脾區時心率水平比較,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F=111.774、231.211, P=0.000、0.000<0.05)。C組患者的蘇醒時間與檢查時間均明顯短于A組和B組, A組患者的蘇醒時間與檢查時間明顯短于B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三組患者的蘇醒時間與檢查時間比較,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F=34.563、90.631, P=0.000、0.000<0.05)。插腸鏡時, A組患者的平均動脈壓為(81.23±0.05)mm Hg(1 mm Hg=0.133 kPa), B組患者的平均動脈壓為(83.01±0.02)mm Hg,?C組患者的平均動脈壓為(86.34±0.46)mm Hg;腸鏡過脾區時, A組患者的平均動脈壓為(79.32±0.28)mm Hg, B組患者的平均動脈壓為(82.31±0.25)mm Hg, C組患者的平均動脈壓為(87.69±0.12)mm Hg;三組患者插腸鏡時、腸鏡過脾區時的平均動脈壓水平比較,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F=39.612、106.262, P=0.000、0.000<0.05)。插腸鏡時與腸鏡過脾區時, A組和B組患者的平均動脈壓水平均明顯低于C組, A組患者的平均動脈壓水平明顯低于B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丙泊酚+依托咪酯+地佐辛麻醉在老年患者無痛結腸鏡檢查中, 患者心率平穩, 動脈壓無明顯波動, 患者蘇醒時間快, 針對老年患者無痛結腸鏡檢查中應用依托咪酯聯合地佐辛麻醉, 臨床上值得推廣。
【關鍵詞】 依托咪酯;地佐辛;無痛結腸鏡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3.066
無痛結腸鏡是目前廣泛應用于臨床幫助患有消化道疾病患者檢查的一門技術[1]。無痛結腸鏡取代了傳統檢查給患者帶來胃腸道反應的痛苦, 無痛結腸鏡有檢查準確、用時短、痛苦少、無損傷等顯著優點[2], 基于此, 受到了諸多專家的認可與推廣。針對老年患者行無痛結腸鏡檢查, 檢查前的麻醉應用需要十分的注意, 老年患者自身的特殊性, 選擇麻醉藥需與患者的實際相結合[3]。本文針對依托咪酯聯合地佐辛麻醉在老年患者無痛結腸鏡檢查中的價值進行著重探討, 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行無痛結腸鏡檢查的老年患者90例, 隨機分為A組、B組、C組, 各30例。三組老年患者均進行無痛結腸鏡檢查, 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曉并同意配合本院檢查研究, 均無藥物禁忌證, 排除有嚴重呼吸系統疾病以及嚴重精神疾病的患者[4]。
A組患者中, 男15例, 女15例;年齡65~79歲, 平均年齡(70.32±2.90)歲。B組患者中, 男16例, 女14例;年齡65~78歲, 平均年齡(70.24±2.59)歲。C組患者中, 男14例, 女16例;年齡65~80歲, 平均年齡(70.41±3.20)歲。三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術前給予常規的結腸鏡檢查禁忌證教育指導, 術中幫助患者建立靜脈通道, 嚴密監測患者心率、血壓等生命體征情況。醫護人員幫助患者取舒適的左側臥位, A組采用丙泊酚+地佐辛麻醉:0.1 mg/kg的地佐辛給予患者靜脈注射麻醉后取2 mg/kg丙泊酚;B組采用依托咪酯+地佐辛麻醉:取0.1 mg/kg的地佐辛給予患者靜脈注射麻醉后, 取0.3 mg/kg依托咪酯給予患者靜脈注射;C組采用丙泊酚+依托咪酯+地佐辛麻醉:取0.1 mg/kg的地佐辛給予患者靜脈注射麻醉后, 取0.3 mg/kg依托咪酯給予患者靜脈注射, 取2 mg/kg丙泊酚進行麻醉。檢查患者麻醉效果, 確認患者麻醉起效時對患者進行結腸鏡檢查。在檢查期間, 醫護人員嚴密監測并詳細記錄所有患者的生命體征情況, 根據患者個人的耐受情況可相應的增加患者麻醉藥品劑量。
1. 3 觀察指標 比較三組患者給藥前、插腸鏡時、腸鏡過脾區時的心率和平均動脈壓;蘇醒時間與檢查時間。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三組患者給藥前、插腸鏡時、腸鏡過脾區時心率水平比較 三組患者給藥前的心率水平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插腸鏡時與腸鏡過脾區時, A組和B組患者的心率水平均明顯低于C組, 且A組患者的心率水平明顯低于B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三組患者插腸鏡時、腸鏡過脾區時心率水平比較,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F=111.774、231.211, P=0.000、0.000<0.05)。見表1。
2. 2 三組患者蘇醒時間與檢查時間比較 C組患者的蘇醒時間與檢查時間均明顯短于A組和B組, A組患者的蘇醒時間與檢查時間明顯短于B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三組患者的蘇醒時間與檢查時間比較,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F=34.563、90.631, P=0.000、0.000<0.05)。見表2。
2. 3 三組患者給藥前、插腸鏡時、腸鏡過脾區時平均動脈壓水平比較 給藥前, 三組患者的平均動脈壓水平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F=0.048, P=0.488>0.05);三組患者插腸鏡時、腸鏡過脾區時的平均動脈壓水平比較,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F=39.612、106.262, P=0.000、0.000<0.05)。插腸鏡時與腸鏡過脾區時, A組和B組患者的平均動脈壓水平均明顯低于C組, A組患者的平均動脈壓水平明顯低于B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在老年患者行無痛腸鏡檢查時, 麻醉藥的選擇起著至關緊要的作用[5]。針對老年患者選擇麻醉藥的時候應對麻醉效果的起效時間以及其在體內的停留時間多加注意, 在使用麻醉藥的過程中盡可能選擇對患者心率與平均動脈壓無影響的藥物[6]。
本文著重探討的依托咪酯與地佐辛兩種麻醉藥物, 依托咪酯是臨床上常用的麻醉誘導劑, 在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微循環的同時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冠狀動脈阻力, 對患者的心肌收縮功能不會產生負面影響。地佐辛屬于苯丙嗎啡烷類合成藥, 具有很好的鎮痛效果, 起效快, 排泄也快。兩種藥物相結合可基本滿足老年患者的需求。研究結果顯示, 在老年患者的麻醉中采用丙泊酚+依托咪酯+地佐辛麻醉可獲得理想的麻醉效果, 有利于患者血壓的穩定, 且患者的蘇醒時間和檢查時間更短[7]。丙泊酚是烷基酸類短效靜脈麻醉藥物, 在40 s內可以發揮麻醉效果, 經由肝臟代謝, 排出周期在1 h內, 在無痛結腸鏡的檢查中有廣泛應用。但是丙泊酚會引發呼吸抑制, 導致患者的血流動力學不穩定, 患者蘇醒時會產生躁動。而依托咪酯是咪唑類衍生物性質的催眠靜脈類藥物, 與丙泊酚聯用效果較好。經臨床實踐得出, 依托咪酯比丙泊酚體積比為1∶2時, 尤其適用于老年患者的麻醉。
綜上所述, 針對老年患者無痛結腸鏡檢查中應用依托咪酯+地佐辛+丙泊酚麻醉效果十分理想, 臨床上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剛, 何文杰, 黃亞飛. 依托咪酯復合地佐辛麻醉在老年無痛胃腸鏡檢查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8, 31(23):3543-3545.
[2] 季曉燕, 季惠, 尤新民, 等. 丙泊酚中/長鏈脂肪乳注射液和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全麻誘導對血流動力學影響的比較. 世界臨床藥物, 2017, 38(2):112-116.
[3] 呂鳳莉. 依托咪酯聯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無痛胃腸鏡檢查的麻醉效果分析. 中國醫藥指南, 2018, 16(26):51-52.
[4] 鄒倩, 王愛萍. 無痛胃腸鏡檢查的老年病人應用依托咪酯聯合丙泊酚麻醉的可行性研究.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 4(83):16320-16321.
[5] 林赳楊, 黃志明, 梁秀生, 等. 依托咪酯聯合地佐辛用于高齡患者無痛胃腸鏡檢查中的應用方法與效果.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5, 36(30):4575-4576.
[6] 裘劍波, 林家燕, 齊超, 等. 依托咪酯復合咪達唑侖及芬太尼麻醉在無痛胃腸鏡聯合檢查中的應用. 臨床軍醫雜志, 2013, 41(12):1277-1279.
[7] 陳勇, 羅燕. 地佐辛、依托咪酯復合丙泊酚麻醉在老年患者無痛胃鏡術中的應用. 河南醫學研究, 2014(10):13-15.
[收稿日期:2019-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