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接到一個緊急命令——10天內建成一座可以容納1000張床位的救命醫院,緩解備受新冠肺炎疫情煎熬的人們。你如何能夠完成這一重任?
首先,你需要由中建三局牽頭,進行土地平整工作;緊接著需要建筑設計公司在78分鐘內完成工程設計,施工圖紙等工作。
其次,需要國家電網的電路改造、輸電工程,需要億緯鋰能的應急供電;需要華為、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鐵塔、中國電子、中國信科的5G通信工程,需要東方雨虹的防滲漏解決方案;
需要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徐工機械的工程機械;需要中石油、中石化的油品保障;需要三峽集團的電力供應;需要中國鐵建、寶武鋼鐵、五礦、中國建材提供的鋼材、石膏板;需要中糧集團捐助、中外運運輸的糧油保障;
需要阿里巴巴聯合中百倉儲建立的“無接觸收銀”超市,為工人和醫務工作者提供生活物資供應。
而這也僅僅是前期準備,施工中,你還需要水泥、防火涂料、保溫材料甚至馬桶、龍頭、房屋內飾、醫用床墊等。還需要海爾、格力的空調,冰箱,美的提供的飲水機,熱水器。
之后,還需要紫光新華三、烽火通信的IT網絡通信設備;聯想提供的計算機,TCL的LCD顯示屏,小米提供的平板電腦,衛寧健康的互聯網醫療云平臺。
醫用專業設備更是不可或缺,需要CT設備,ICU病房和手術室專用器材,消毒設備,照明設備,體溫計,血壓儀等。所有這些物資,都需要順豐、中通、韻達、EMS等負責運輸。
此外,還有企業捐助的羽絨服、文件柜,甚至是板凳;還有各地捐助的蔬菜、瓜果等,不一而足。
其實哪有什么“中國速度”,更不要說“基建狂魔”,只不過是每一家企業,每一位員工24小時滿負荷運轉,全力付出的結果。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后,中國企業群體勇于擔當,為防疫抗疫工作奉獻自己的力量。在這期《英才》組織策劃的本次“企業公共信任資本”的系列采訪中,企業領袖們除了講述自己所在企業防疫抗疫的措施,更對企業公共信任資本發表了自己的感受和見解。
可以說,相比資本價值,企業公信資本更加重要,如同抵抗病毒的免疫力,公信資本就是企業防御外在危機的最強免疫力。
企業家還在行動,但也要思考,都在喊: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怎么做才能加油?其實,每家企業,每一個人,貢獻自己的社會責任,那我們離戰勝疫情的日子就會提前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