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澤鋒
十天分別建成兩座救命醫院,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的“中國速度”讓外界刮目,其背后則是眾多中國上市公司通力協作的成果。
作為一家IT服務企業,紫光股份(000938.SZ)先后向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捐贈超3000萬元的網絡通信與信息安全設備,用自己的科技力量賦能“抗疫”。
在全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時,全國各地火線救援,多家上市公司積極參與,貢獻自己的力量。
紫光股份董事長兼新華三首席執行官于英濤接受《英才》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規劃發布之后,紫光股份以及旗下新華三于1月24日就啟動了緊急援助項目,向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捐贈火神山醫院所需的網絡通信與信息安全產品設備。
三天后,紫光以及新華三進一步增援武漢,對武漢的另一個急救中心——雷神山醫院捐贈與火神山醫院采用同樣參考設計方案的產品設備。
值得注意的是,除對兩家醫院的設備捐贈之外,紫光以及新華三還將負責相關設備的部署、安裝、調試等實施工作,并提供不間斷的現場運維和不間斷的遠程運維服務支持。
火線援助,刻不容緩。紫光以及新華三對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捐贈的設備分別于1月28日和1月30日運抵武漢。并于2月3日、2月5日相繼完成了兩家醫院相關設備的部署,以及業務保障。
信息化提升了醫生的工作效率,使醫生有更多的時間為患者服務。“網絡及信息基礎設施與醫院基建和醫療設備一樣,都是醫院運行所必須的設備。”于英濤向《英才》記者強調,“紫光以及新華三捐助的全套網絡通信及信息安全設備,能夠幫助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搭建高速、穩定和安全的基礎網絡,承載醫療數據和信息共享與安全,保障各種醫療軟件應用正常運轉,還可支持遠程會診、移動護理等業務。”
從抗擊非典、汶川地震再到馳援武漢,紫光—直在行動。
在于英濤看來,“重大突發事件尤其是危機事件發生之后,企業如果能夠從自身最具優勢的領域,并以最擅長的方式,對突發事件采取積極、有效的行動,將幫助企業獲得更高的公共信任。”
“高科技上市企業在關注報表數字不斷增長的同時,應該通過自身的產品和服務,用技術進步的力量構建一個更美好的世界,持續回饋給客戶、股東、員工,以及社會大眾。”于英濤向《英才》記者介紹,紫光積極參與衛生公共事業建設,包括醫療物聯網、移動醫療解決方案的實施與部署,推動“精準醫療”、“遠程醫療”和“醫療信息網絡”的發展。
越是在關鍵時刻,越能體現一家企業的擔當。于英濤認為,成為一家令人尊敬的企業,最關鍵的三個詞是——創新、責任和共贏。
“技術創新是任何一個高科技企業的安身立命之本。紫光的夢想就是想構建一個世界級的高科技產業集團,用科技創新的力量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責任方面,高科技企業有責任在改變人類生活方式與發展模式方面做出應有的貢獻。此次的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的緊急援助項目,以及對中國相關重點高校進行的捐助項目等都是紫光履行社會責任的實踐。
對于共贏,于英濤的理解是,產業上下游之間的合作共贏,良性企業生態的構建將有利于整個行業的發展。
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紫光集團以移動芯片設計為突破口,以存儲芯片制造為縱深,關聯云計算和整個網絡產業生態,打造出了紫光特色的“從芯到云”產業鏈條,探索出一條與產業鏈企業攜手共贏的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