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玉
突如其來的疫情,牽動著全中國人民的心。在中國已進入數字經濟時代的大背景下,除了有千千萬萬醫護人員甘于奉獻沖鋒在前,“新基建”領域的數據中心和云計算行業也在背后鼎力相助,支撐著醫療機構、數字政務、金融服務、互聯網教育等服務的數據中心安全、可靠運行。
上市公司科華恒盛(002335.SZ)是一家專注電力電子技術研發與設備制造的高新科技企業,擁有智慧電能、云基礎綜合服務、新能源三大業務體系。
在此次疫情當中,除捐贈200萬元支持疫情防控之外,科華恒盛充分發揮自身產業優勢,全力支持抗擊新型冠狀肺炎疫情。
2月16日,距離本次肺炎疫情中心武漢僅100公里的咸寧市中心醫院發出緊急支援任務,需要為一批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設備提供高可靠電源設備。科華恒盛技術團隊緊急調撥捐贈設備,安排專車將高可靠電源設備運抵現場。
科華恒盛數據中心團隊堅守崗位,齊心協力,為公司北上廣5大云數據中心、全國20多個數據中心做好運維保障工作,確保7×24小時數據中心業務不間斷穩定運行,助力全國疫情防控工作。
“這次疫情非常考驗企業自身的管理水平。”科華恒盛董事長陳成輝在接受《英才》記者采訪時表示,科華早兩年前就提出了“打糧食、造血液”的戰略,強調精細化管理和現金流的重要性。“現在看來這種策略在困難期間,對于企業的生存起到了重要作用。”
危險當中也往往蘊含著機遇。陳成輝對《英才》記者表示,數字經濟、醫療等大健康行業將在疫情之后會迎來新一輪爆發期,科華的云基礎服務業務和醫療電源類產品也將迎來新的增長點。
近年來,科華恒盛在云基礎服務業務上不斷發力。作為中國領先的高安全云基礎服務提供商,科華恒盛可以為客戶提供從數據中心規劃設計、產品方案、工程建設、IDC運營到增值服務的全生命周期服務。
“把事情交給你,我放心。”這是陳成輝對于公共信任的樸素理解。他認為當這樣的信任不斷積累,就會構成企業的公共信任資本。
科華成立至今已有32年,32年來,始終堅持以“電力電子”轉換為核心技術。陳成輝認為,這32年也是科華不斷積累公共信任的過程。不管是UPS產品,光伏新能源業務,還是數據中心業務,都積累了一定的公共信任資本,科華“立志于讓科華技術產品在業界成為品質的代名詞”。
陳成輝認為,公共信任資本利用得好就能讓企業進入一個很好的良性循環通道。也正是因為公共信任的積累,“即使在經濟相對困難的年份.科華也保持良好的增長速度”。所以,陳成輝始終對公共信任資本“保持一種敬畏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