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延陶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當下,保障城鎮、工業園區污水的妥善處理和排放,是阻斷新型冠狀病毒通過污水環節傳播的決定性環節。
博天環境是工業和市政水系統處理領域的上市企業。在其所承接的市政、縣鎮污水處理項目中,近50%分布在湖北及其周邊受疫情影響嚴重的省份,是抗擊疫情密切相關的企業。
博天環境(603603.SH)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笠鈞在接受《英才》記者采訪時表示:“企業社會責任的理念不是在面對危機的當下立即形成的,而是長期積累、全員認同的企業文化。”
他認為,作為以盈利為基本職能的企業來說,僅靠創始人或管理者在內部去呼吁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需要中層管理者、一線員工與公司秉持高度一致的企業使命和價值理念。
疫情發生以來,博天環境在湖北地區以及其他全國各個省市縣的污水處理廠全部正常運轉。這也確保水廠的正常運行,客觀阻斷病菌的傳播。
疫情防控當下,不少企業發生了生產經營的困難,甚至面臨破產倒閉的危機。
另一方面,互聯網新經濟在此次疫情當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新技術、新產品及服務廣泛應用于疫情防控和社會穩定的各個場景領域。
趙笠鈞表示,疫情是暫時的,這期間所延遲或積累的市場需求會在疫情后集中釋放。對于傳統行業的民營企業來說,如果不盡快做出調整,一定會被市場所拋棄。
“疫情給了企業一個機會,檢視自身的管理、業務模式、團隊和發展預期,倒逼企業做出變革,捕捉新的市場機遇,而絕不能坐以待斃。每一個企業的商業屬性會驅動著企業提供更有效率的解決辦法。企業通過確立‘利他的理念,主動擔當、擴大責任范圍,實現高質量的自我成長。”趙笠鈞說道。
在這次全民戰“疫”的危機中,我們聽到社會中出現很多質疑和不滿的聲音,關于“公共信任資本”的話題也出現在公眾的討論當中。
在趙笠鈞看來,快速的查證問題、確定解決思路和處理辦法是對公眾質疑的最好回應。每一次先進性的出現都是基于新問題的產生。應對過程中出現的波折給予一定包容,積極參與到變革當中,推動問題解決和制度的完善。
這次疫情不僅是一個城市或者病毒感染者的危機,更是一個社會需要共同面對解決的問題。公共信任是社會運作長期積累的資本,它是構建起多方協作機制的黏合劑。每一次社會問題出現時,它都會在強化和消耗之間,以動態的形式發揮作用,此消彼長。
趙笠鈞認為,我們要努力放大信任資本的優勢價值,進一步加持信任對社會協作在應對危機過程中所發揮的效能;同時,最大化減少由于管理失誤、決策偏差、態度輕慢等所造成的無謂消耗。只有每一次的強化大于消耗時,公共信任資本才會得到進一步積累,才能夠推動社會協作,解決更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