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順德和深圳一樣,政府在服務民營企業方面,都是按照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來對標的。順德產業城是順德面對深圳的長遠規劃,主動承接深圳優勢產業的溢出效應,把順德打造成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節點,推動深順產業的協同創新。
8月6日?7日,由佛山市順德區科學技術局與深商聯合大學聯合主辦的“深順產業協同發展”順德大講堂活動在順德順利舉行,深圳市委原副書記莊禮祥、順德區委常委周旭、副區長蔡偉等領導出席活動。招商銀行原行長馬蔚華,三諾集團董事長劉志雄,世聯行集團董事長陳勁松,光峰科技CEO薄連明,星河產業集團總裁陳忠,TCL科技集團副總裁楊進,深順產業協同創新研究院負責人高海燕等領銜的20余位授課導師以及100位深商企業家與順德的100余名企業家面對面交流,共同探索深順兩地創新協同發展之路,對接產業資源與合作通道,實現深順經濟高質量發展。
此次活動意在落實順德區政府與深圳市商業聯合會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舉行深順產業協同創新研究院揭牌儀式,并考察了順德投資環境及美的、碧桂園等順德重點企業。作為深商會粵西服務中心,深順產業協同創新研究院將進一步推進深順產業融合、優勢互補和資源配置,實現兩地協同發展。
公益星火講堂,漸成燎原之勢
作為一種公益模式,深商聯合大學公益星火大講堂以面對面實戰授課模式、頂尖的商業資源、公益的辦學模式,受到各地政界與商界的追捧。本次公益星火順德大講堂活動,實行分班教學模式,除了有多位深圳頂級企業家導師結合實踐分享智慧之外,輔導老師還根據企業學習情況進行點評,來自深圳100名優秀的各行業企業家,與順德的100多名企業家面對面交流,共同碰撞智慧、交流思想、探索深順兩地創新協同發展之路。活動借助深商的優勢力量,助力順德中小企業成長,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之間協同發展,企業間資源整合,深順產業升級和優勢互補起到積極的作用,助力順德高質量發展。
課程開始前,深圳市委原副書記莊禮祥,招商銀行原行長、深商聯合大學名譽校長馬蔚華向授課導師頒發了聘書,馬蔚華代表深商聯合大學向順德區政府授予感謝狀。
深圳市委原副書記莊禮祥在致辭中說道,深商聯合大學公益星火大講堂在2018年7月和8月,分別在銅仁和珠海舉行,取得了圓滿的成功,因為有馬蔚華主席、王石主席以及一大批深商大咖作為授課導師,用他們的豐富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經驗,和企業家們進行交流、互動,在兩地的企業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到現在這個影響還在繼續發酵,讓我們對深商聯合大學這種公益形式更加充滿信心。”
莊禮祥表示,深圳和順德的企業家都有著敢為人先,勇于拼搏的精神,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處在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地位的深圳和順德,責無旁貸要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順德區副區長蔡偉在致辭中表示,深圳和順德有著相同的基因,相同的傳承和相同的抱負,這些特質作為橋梁架起了深順合作之路,相信通過這樣的公益學堂,能夠進一步促進順德企業家和深圳企業家更好的合作。在過去40年里,順德和深圳一樣不甘寂寞,從來都是走在改革的最前沿。
小政府,大企業。蔡偉介紹,順德和深圳一樣,政府在服務民營企業方面,都是按照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來對標的。順德產業城是順德面對深圳的長遠規劃,主動承接深圳優勢產業的溢出效應,把順德打造成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節點,推動深順產業的協同創新。
群星璀璨,干貨滿滿
招商銀行前行長、深商聯合大學名譽校長馬蔚華以《企業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為題作授課分享。每一個企業家都應該有一份責任感,既要追求經濟效益,更要追求社會價值。一個偉大的企業家不僅要提供好的產品和服務,還要盡自己的努力讓世界更美好!疫情影響之下,作為企業家來說新的發展理念非常重要,要學會用影響力投資、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金融手段來解決社會問題。
危與機并存,內循環和國際市場雙引擎已經啟動。三諾集團董事長兼CEO劉志雄授課分享時說到,后疫情時代,三諾從產研新平臺、產鏈新領域、產融新模式、產城新媒體四個方面予以應對,在危機中育新機,以創新持續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進入了人工智能、萬物互聯的時代,新基建的推進速度加快了,它包含著所有智能社會的最新產業集群,是個千億級別的產業,對于制造業來講是個產業轉型、產業升級的大好機會。
三十年為一世而道更,未來的城市建設和發展,需要不斷更新服務,跟上城市的轉變。授課分享時,世聯行董事長、創始人陳勁松介紹在進入物業管理3.0時代后,當城市空置率上升時,世聯行的一些做法和思考。“最難的就是我們有沒有創造價值,有沒有真的將內容賦予更好的形式,并把更好的形式賦予產業方面的內容。因為在產業方面賦予內容,才會使得整體上的城市價值得以提升。”
小不一定美,大也不一定美,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才是最美的!光峰科技CEO薄連明分享了他歸納的四種企業成長模式:“蛻變式”、“獨木式”、“苔蘚式”、“森林式”,以及光峰科技特有的從小到大的“榕樹型”成長模式——根系發達、主干粗壯,獨木成林,不斷壯大。每種成長模式都有它獨特的特性,也需要單獨的資源稟賦,在硬核科技創新時代,企業選擇合適的成長模式尤為重要!
“智慧園區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智慧園區帶來整個管理成本的下降,帶來管理效率的提升。”?星河產業集團總裁陳忠分享了星河集團成功的產業園運營模式:要滿足政府、企業家、企業員工三者的需求,在產城融合的業態上,強調的是生產、生活、生態的高度融合,這是星河產業集團獨特的優勢。產城融合,是時代的機遇,也是市場的機遇。
TCL副總裁、紫藤知識產權董事長楊進授課分享時說到,知識產權作為一種獨占資產,它的保護和運營關乎著企業的生死。創新型企業要把知識產權工作做好,需要做的是創造、管理、運用和保護。中國有著聯合國定義的全球最為完整的工業鏈和廣闊的市場,隨著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的日益完善的,企業要重視知識產權工作,把握其中的機會。
“深順協同,是一個雙向協同,是一個混合協同。”深順產業協同創新研究院負責人高海燕分享時說道,希望透過研究院的成立,形成以通過服務企業在一個產業鏈、產業生態項下的協同,既能夠幫助企業有所增長,又能夠幫助區域經濟有所增長。接下來的主要工作,主要是通過產業協同推動兩地的經濟融合。
深順產業融合,協同創新發展
順德區位于粵港澳大灣區內環核心圈,連續八年位居全國市轄區綜合實力百強區首位(2012?2019年)。順德已建立起完備的產業體系和雄厚的產業基礎, 擁有家用電器與機械裝備兩個近三千億級的產業集群。2019年,順德區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23.2億元,規上工業總產值7639.8億元。順德名企匯聚,共30多家世界500強集團在順德設立超過100個投資項目。民營經濟發達,目前全區有工業企業26000多家,主板上市企業29家。
近年來,深圳加快實施珠江兩岸北擴西聯空間發展戰略,探索區域都市圈融合協同發展思路。深圳與順德,具有相同改革基因,有著相似的營商環境。深圳是邁向全球科技創新中心,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順德是率先建設廣東省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實驗區。兩地都擁有一批敢為人先、具有創新思維和國際眼光的企業家,讓敢于創新勇于改革的基因始終流淌在城市的血脈中。
同時,深圳和順德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兩座重要的城市。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大背景下,兩座城市產業協同發展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任務之一。近年來,兩地間交流互動頻繁,順德多次組織在深圳開展招商推介會,深圳企業也多次到訪順德考察投資。去年12月,深商總會理事會主席、萬科創始人王石一行考察順德,盛贊順德營商環境、產業基礎。市委副書記、順德區委書記郭文海熱情接待,雙方就推動深商大灣區產業聯盟、順深產業協同研究院等項目落戶展開洽談交流。在深順雙方的共同推動下,大疆創新、華僑城集團、天勁新能源等10余個優秀深圳企業在順德已有投資項目落地,總投資額超百億。
今年3月,順德區容桂街道和深圳市深商總會簽訂深順產業協同創新研究院項目合作協議,深順產業協同創新研究院正式落戶順德。該研究院將按照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要求,配合順德建設廣東省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實驗區的總體布局,打通粵港澳大灣區東、西兩岸的產業對接通道,引導深圳科技項目落戶順德創新再造,推動深順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
未來,深順兩地將持續深化合作,實現深圳優質項目在順德落地,共同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促進跨區域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