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個轉型與變革共存的時代,“競爭優勢”一詞似乎變成了理論幻想,數字營銷、社會化營銷、新零售、沉浸式體驗,很多概念、理論、科技應用不斷被拋出,市場營銷人既需要思維宏大、敘事般的轉換,又需要實操的工具和可以“落地”的武器。
7月24日,由深商研究會主辦、小熊U租協辦的第五期深商蜂窩媒在國際金融科技城舉行,廣電集團、百度、報業地鐵傳媒、分眾傳媒、東方美晨、二更、深圳熱播等媒體負責人,以及深創投、中建新疆建工華南公司、金多多集團、正中集團等深商共30多位代表出席,一起分享作為一位優秀市場營銷人該如何與時俱進,以及新形勢下的市場營銷之道。
線上線下渠道整合,提供優質服務
深商會副會長、小熊U租董事長胡祚雄在致辭中表示,受疫情的影響,整個經濟形勢十分嚴峻。在這個時候,距離市場最近的,背負最大獲客任務的市場總監,更需要深商蜂窩媒這樣的平臺,一個對接媒體的機會,抱團取暖,共同應對困境。深商蜂窩媒已經辦有多期,越來越有質量,非常有創新性,為企業與媒體搭建了一個對接的平臺,充分發揮了商會的優勢。
深商研究會秘書長俞泉稱,深商蜂窩媒齊聚了深圳頂級的流量平臺和權威媒體,整合了線上線下的流量渠道,為深圳優質的企業提供服務。深商蜂窩媒解決的第一個問題是采購,給企業提供性價比最高的專業服務及營銷產品;第二個是給市場營銷人提供了一個比較好的提升自我修養、自我成長的環境和空間;第三個是以深商會為橋梁,建立企業、官媒、黨媒、主流媒體、主流流量平臺的頂級圈層和權威背書。
探討營銷新趨勢,共求轉型與變革
金多多集團董事長馬恩多:我們是一家專注于糖果行業15年的企業,是糖果出口龍頭企業,全球領先的創意糖果公司,占有世界一流商超的渠道布局率。如何做好企業戰略,把全球創意糖果的品牌定位傳播出去,讓品牌植入到潛在消費者心里,這是我們未來幾年重點的工作。
深圳廣電集團財經生活頻道新媒體部主任龔大平:媒體人其實也是市場營銷人,只不過我們和企業的市場營銷人的營銷對象不同,但是背后的營銷思路,所需要的支持、政策、國家體系其實是相通的。在這一塊,媒體人也一直在努力想自我進化和迭代,為了更好地服務政府、企業,在組織機構、呈現媒體終端形式方面都有很多新的變化。
東方美晨總經理吳虹亮:我們主要做戶外電子大屏廣告,在深圳擁有電子大屏20塊,主要覆蓋深南大道、濱河大道,還有各個關口、口岸都有,在同行中名列前茅,這些媒體位置布點形成了全城覆蓋的閉環,有品牌需求的企業可以直接找到我們,我們一定會提供最全面的服務。
百度深圳分公司副總經理劉洺:百度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現在我們有幾個核心板塊:1、傳統的,廣告搜索領域;2、人工智能,自動駕駛、自然語言處理等等,現在有200多萬的開發者接入;3、金融。
中建新疆建工華南公司黨委工作部總經理劉鵬博:我們公司有著70年的歷史,現在中國建筑是全球最大的地產建筑集團,排名世界500強第21位,主要是投資、建設、運營多維一體。這個行業更需要一些精準營銷,宣傳可以更多成為市場營銷的軟支撐,最好的營銷就是相互促進。
深圳熱播政務高級總監康朕國:我們主要做微信公眾號和視頻號,目前在深圳有近千萬的粉絲?!笆袌鰻I銷人的自我修養”,和我們公司的企業文化有點像。我們的口號是“做好新榜樣,傳播正能量,引領新風尚,展示新形象”,使命是“讓深圳2000萬人生活更美好”。
分眾傳媒董事長助理李莎莎:受疫情影響,企業的預算費用非常有限,企業營銷人員如何投放廣告,應該是根據企業產品的不同,針對的消費人群不同,我們可以區分怎樣進行營銷組合。另外,線上媒體如何投才合適,入口在哪里?無論是線上投放還是線下投放,對于企業的營銷人員來講確實是蠻有挑戰的。
八馬茶業品牌策劃專家李娜:中國的品牌之路有很長的路要走,其實品牌和營銷是完全兩回事,品牌是建立心智和關系的過程,營銷是培育和激發消費者的過程。品牌首先是要有商業戰略,接著是運營戰略,在公司的商業戰略和運營戰略之間就有品牌戰略。品牌其實是引領營銷的發展,一個公司要給賣東西賦予什么樣的內容和意義,這是品牌要做的事情。
正中集團品牌總監羅曉雅:在產業園運營、辦公市場租賃營銷的環境下,壓力非常大,主要來自于整個市場非常狂熱的競爭壓力。作為傳統的產業運營集團,我們面臨著很大的營銷數字化轉型問題。直播也好、數字廣告也好、線上流量也好,我們到底應該怎么做才能做到最精準的營銷,行之有效的效果,能夠服務好客戶,可以幫助客戶成長。
二更深圳分公司副總經理唐艷紅:我們是一家新媒體公司,也是新媒體在4G、5G普及過程里面的占到了優勢。二更一直在深耕內容,以內容為王做自己的一些事情,只有好的內容才能讓用戶讀取。內容一定要打動人,真人真事真感情的去傳遞真實的信息,才能讓更多的人關注。
深創投品牌負責人方紅群:深創投目前在國內創投行業做得還不錯,投資的企業現在有167家已經上市,科創板現在上市13家,占有大概9%的比例。我們算是to B行業,在具體的營銷方面可能做得沒有那么多,或者壓力沒有那么大,當然我們也是面臨著怎么樣提升品牌形象,怎么做好整個業務拓展方面的一系列問題。
報業地鐵傳媒銷售總監梅文:從媒體資源來說,我們占據了地鐵80%的資源,從覆蓋的客流來說,占據了90%,占據了巨大的流量入口。作為戶外媒體,相對于線上媒體缺乏轉化,我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