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鵬,倪受東
(南京工業大學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江蘇 南京 210009)
近年來,在各個領域工業機器人開始逐漸取代人力[1]。在碼垛方面,機器人碼垛能大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作業過程中的產品損壞率[2-3]。王波等[4]基于PLC技術,創建了碼垛機器人智能工作站系統,滿足了工作多樣性需求,提高了工作性價比及可靠性;高穎超[5]針對超大瓷磚的生產需求,基于KR100-2PA碼垛機器人,設計了適用于超大瓷磚的碼垛機器人工作站系統;劉玉梅[6]設計了一條視覺跟蹤抓取的碼垛機器人工作站;徐敏珍等[7]對機器人碼垛工作站的整列輸送裝置進行了設計;王功亮等[8]針對碼垛機器人生產線仿真存在的問題,利用Robotstudio搭建了碼垛機器人的虛擬工作站,完成了工業機器人運行程序離線編程,并同步到了實際的生產中。
在實際生產作業中,碼垛生產線多為單一的產品輸送線,機器人的目標作業對象較少,導致生產設備利用率低、工廠成本回收周期長。隨著用工成本的提高,生產設備的利用率和自動化程度成為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關鍵。
本文基于歐姆龍NJ系列控制器設計一套多規格箱體碼垛工作站。
根據生產要求,碼垛工作站主要包括5個工序:進料輥道線、生產信息采集、分揀入庫、工業機器人碼垛和自動排放棧板。
本文通過掃碼槍和控制器的配合使用,實現對箱體條形碼內生產信息的采集。當掃碼信息不符合要求,箱體自動進入人工復檢工位進行人工復檢,復檢后進行再次信息采集,直至滿足生產要求。考慮到箱體在進行分揀時需要精準定位,采用一臺進庫小車、一臺出庫小車和6條暫存輥道線進行配合使用。由于箱體的規格不同,在工業機器人碼垛前采用定位裝置,對箱體位置進行調整。為了實現棧板的自動擺放、定位和輸送,本研究采用棧板機和棧板輸送線配合使用。
碼垛工作站的整體布局如圖1所示。

圖1 碼垛工作站的整體布局
根據生產要求和工藝特點,結合工作站生產設備的布局,本文對工作站工作過程進行規劃,其流程圖如圖2所示。

圖2 工作站工作流程圖
圖2中,入口處的進料均為包裝完全的箱體,根據要求對每個箱體上的條形碼進行生產信息采集,符合要求的進行碼垛存儲;滿足生產要求的箱體經過信息采集存儲,后經由進庫小車根據生產信息,輸送至對應的暫存輥道線進行暫存;當單條暫存輥道線的箱體儲存數量達到8個,出庫小車開始將該條暫存輥道線內的箱體輸送到排料輥道線,同時機器人根據箱體的生產信息進行對應碼垛程序的調用;當定位裝置對箱體完成定位,機器人開始碼垛;碼垛完成時,棧板輥道線啟動,同時棧板機在碼垛工位自動排放新的棧板。
碼垛工作站主要是完成不同規格箱體的自動分類,使箱體傳送過程流暢運行。因此,控制系統包括進料輥道線、生產信息采集、進庫移動小車、暫存輥道線、出庫移動小車等9個控制單元。各個控制單元完成相應的工序后,向控制器發出完成信號,控制器向下一個工序發出啟動信號。本研究采用歐姆龍NJ101-9020型號控制器[9]。HMI采用歐姆龍NS10-TV01B觸摸屏。
歐姆龍NJ系列控制器內置了兩種統一開放的工業以太網通訊協議,可以建立機械設備與控制網絡和工廠網絡之間的無縫連接[10]。
控制系統采用工業以太網的通訊方式。歐姆龍NJ系列控制器使用Sysmac studio自動化軟件進行編程和配置,Sysmac studio支持周邊設備、控制器和EtherCAT設備的整合開發環境[11]。
通信系統結構圖如圖3所示。

圖3 通信系統結構圖
2.2.1 生產信息采集
在進行數據傳輸時,網絡層將數據報由一臺主機傳送到另一臺主機的過程中,經常會發生數據的丟失、失序及重復。因此,控制器通過Socket TCP與掃碼槍進行通訊,運輸層TCP協議使用錯誤重傳機制,實現兩臺主機應用進程間的可靠通信[12]。創建連接時,服務端應用程序監聽Socket,之后客戶端應用程序創建連接Socket,向服務端發送請求,服務端等待并接收連接請求,當服務端接收請求后創建連接Socket[13]。
控制器與上位SQLserver數據庫通過EtherNet/IP進行通訊連接后,控制器對掃碼得到的包裝條碼進行解析,通過搜索數據庫中的信息,獲取目的地、生產周、機種、批號等生產信息;箱體根據生產信息的具體類別進行分揀入庫。
2.2.2 暫存輥道線
產品在進行生產過程中,產品生產信息連續相同的箱體會出現棧板碼垛不完全(數量少于8個)的情況。根據規定的生產要求,棧板碼垛不完全的產品不能進行倉庫存儲。針對這一問題,本研究采用6條暫存輥道線,每條暫存輥道線上能完成8臺產品的存儲,當該條暫存輥道線上箱體的數量達到8臺,控制器控制出庫小車,將暫存輥道線上的箱體運輸至排料輥道線,經定位后進行機器人碼垛。
碼垛產品的外殼材質均為鑄鐵,在進行包裝的時候會附帶許多的零配件,每個箱體的質量從幾十斤到上百斤不等。結合生產要求,在碼垛作業過程中,機器人的運行路徑要求為:(1)箱體碼垛過程中不能發生碰撞;(2)箱體需進行位姿調整,滿足入庫存儲要求;(3)最大限度地保證箱體運行安全。
3.1.1 垛型分析
本研究以托盤的中心為原點建立用戶坐標系,對碼垛垛型進行設計,如圖4所示。

圖4 碼垛垛型
在三維空間中,以位姿的形式表示每個箱體的空間位置和姿態[14-15]。定義箱體的長為l,寬為w,高為h,箱體之間的間隙為d,棧板長度L,棧板寬度W,箱體的方位角度為A。
箱體1頂部的中心坐標x1為:
(1)
箱體1頂部的中心坐標y1為:
(2)
箱體1頂部的中心坐標z1為:
z1=h
(3)
在進行箱體碼垛過程中,建立以機器人TCP為原點的工具坐標系。進行棧板第一層箱體碼放時,機器人TCP在用戶坐標系中的位置矢量為:
P1=pxi+pyj+pzk=x1i+y1j+z1k
(4)
將位置矢量利用齊次坐標表示如下:
(5)
在用戶坐標系中,以箱體1為基準,定義箱體2的變換位姿為T2,箱體3的變換位姿T3,箱體4的變換位姿T4,即:

(6)

(7)

(8)
在用戶坐標系中,對箱體1進行相應的位姿變換,可得剩余箱體的位置矢量,即:
箱體2的位置矢量P2′為:
(9)
箱體3的位置矢量P3′為:
(10)
箱體4的位置矢量P4′為:
(11)
在進行棧板第二層箱體碼垛中:
箱體5頂部的中心坐標x5為:
(12)
箱體5頂部的中心坐標y5為:
(13)
箱體5頂部的中心坐標z5為:
z5=2h
(14)
箱體5的位置矢量用齊次坐標表示如下:
(15)
在用戶坐標系中,以箱體5為基準,定義箱體6的變換位姿為T6,箱體7的變換位姿T7,箱體8的變換位姿T8。箱體5進行相應的位姿變換,可得剩余箱體的位置矢量。
只要提供箱體的規格參數,即可確定箱體在用戶坐標系中的箱體位姿。以9000C型號箱體為例:l=710 mm,w=300 m,h=770 mm,d=30 mm;棧板的長度L=1 100 mm,W=1 100 mm。
箱體空間位姿如表1所示。

表1 箱體空間位姿
3.1.2 仿真模型搭建
RoboGuide是針對于FANUC工業機器人開發的一款離線編程軟件[16]。該碼垛工作站使用FANUC公司M-410ic/185碼垛機器人,末端最大負載185 kg。首先在RoboGuide中創建一個Workcell,然后順序導入在Solidwork中3D模型;根據表1中的箱體空間位姿,對箱體進行仿真分析。
碼垛工作站仿真模型如圖5所示。

圖5 碼垛工作站仿真模型
RoboGuide使用軟件中的虛擬TP可對機器人進行示教編程,實現機器人單元運動的仿真[17]。在進行碼垛的過程中,為保證箱體之間不發生碰撞,筆者使用RoboGuide軟件自帶的碰撞檢測功能,對碼垛程序進行驗證。碰撞檢測結果驗證了所設計的機器人運動路徑可以使用于工業生產。
本研究將RoboGuide中設計的程序拷貝到機器人的示教器中進行生產運行測試。
碼垛工作站實物圖如圖6所示。

圖6 碼垛工作站實物圖
碼垛測試結果表明:與人工碼垛相比,碼垛工作站生產效率、穩定性明顯提高。
實驗及結果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實驗及結果分析
本文根據工藝流程和生產需求,完成了碼垛工作站的整體設計,建立了以歐姆龍NJ101-9020控制器為核心的控制系統;在RoboGuide中建立了碼垛工作站的仿真模型,進行了仿真分析。現場實驗結果表明:
(1)降低了設備成本,節省了作業空間,提高了生產效率;
(2)通過建立信息流,實現了工序間的自動化轉換,提高了自動化水平;
(3)提高了碼垛程序編寫的效率,使用RoboGuide中的碰撞檢測功能,驗證了碼垛程序的正確性,提高了碼垛安全性,降低了產品的損壞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