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帥

學習樣本 相比于國外對這次疫情的應對措施,中國的應對舉措堪稱學習樣本,以致不少外國友人直呼要來中國“避難
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國家和地區數量破百,海外確診病例破萬。隨著海外疫情的日益嚴峻,我國北京、上海、浙江等多地陸續出現境外輸入性病例。截至3月12日24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88例。如何面對境外輸入型病例帶來的風險?疫情對國際交往密切的城市提出了新考驗。
從美國檢測是否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需要自費3500美元,到法國口罩變成“處方藥”,再到意大利用充氣帳篷在醫院門口建方艙醫院……相比于國外對這次疫情的應對措施,中國的應對舉措堪稱學習樣本,以致不少外國友人直呼要來中國“避難”。根據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提供的數據,近期韓國公民來華人數日均1300人,這也導致了首爾到青島機票價格一路高漲卻依然一票難求。
出入境,第一道關卡便是海關。海關總署衛生檢疫司司長林偉表示,海關總署將對所有出入境人員嚴格實施“三查、三排、一轉運”檢疫措施。“三查”即百分之百查驗健康申報,全面開展體溫監測篩查,嚴密實施醫學巡查。“三排”即對“三查”中發現的有癥狀或來自于疫情較嚴重國家或地區,或接觸過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的人員,嚴格實施流行病學排查、醫學排查及實驗室檢測排查。“一轉運”即對“三排”中判定的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有癥狀人員、密切接觸者四類人員一律按照有關規定落實轉運、隔離、留觀等防控措施。努力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治。對于不如實填寫《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健康申明卡》的旅客,公安機關可因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依法立案偵查。同時,北京警方也表示已緊密依托首都嚴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協調機制,同相關部門筑牢疫情境外輸入的第一線。情況危急,卻總有人想以身試法。3月4日從意大利歸國的廖某君等四人因不如實填寫健康申明卡,隱瞞登機前使用退燒藥的事實,已被順義公安分局立案偵查。
此外,國內多個港口也提高了自身防御等級。安徽港口力爭“人員不上船、船員不上岸”,避免交叉感染風險。河北唐山海事局協同京唐港海關、唐山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和唐山港集團共同簽訂《關于京唐港口岸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的協作機制》,從進口岸的申報開始,各協作單位實時共享來自疫情高發區的國際船舶動態和船員動態。山東青島港實施“居住分離、開會分離、就餐分離、防疫物資存放分離”四個分離。
經歷了“三查、三排、一轉運”后,各地目前主要采取的下一步防“倒灌”均為隔離措施。浙江青田僑聯黨組書記張偉華就曾呼吁,祖國歡迎海外華僑歸國,但這次大家回國后的待遇是和所有此前來自國內疫區的人員一樣,想馬上回家不可能,這既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家人,“希望大家理解”。
在目前境外輸入型病例較為嚴重的北上廣三地,雖然防范的主線都是排查、隔離,但細節上有所不同。記者從廣東省衛健委了解到,來自或去過海外疫情嚴重國家、地區的人員入境廣東后,無論國籍歸屬哪里,均需居家或集中醫學觀察14天,有患病癥狀的人員將被統一轉送至指定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
上海不僅重視居家隔離,連交通樞紐返回乘客住家的中途隔離也沒被放過。浦東、虹橋機場開展了24小時的“專車”服務,計劃搭乘公共交通的需要居家隔離健康觀察的入境人員,將一律由各區安排專車、專人集中接送。護送專車采取“一趟一清掃,一趟一消毒”的舉措,以防交叉感染。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則采取了來自疫情嚴重國家、區域的航班一經落地就開始進行物理隔離這一措施。自3月10日起,首都國際機場便將T3航站樓D區設置為疫情嚴重國家入境航班停靠專區,機上乘客均需要在該專區完成衛生檢疫、體溫篩查、信息查驗、進港中轉等流程。為了完成這一功能上的需求轉換,首都機場進行了相應的場所改造、設施安裝、系統調試、線路優化和壓力測試。同時,為了減少人員交接流程,避免人流聚集,首都國際機場還加大了服務力量投入,并按照入境留京、入境中轉、中轉國際等不同類型,分類設置了人員中轉區、集散點和專用通道,還為全國各省、市和北京市各區劃定了專門工作區。
此外,北京市還將外籍人士納入社區健康管理體系,并印發多語種宣傳海報,開展了24小時英文線上服務。其中,僅朝陽一個區就已印發了8萬份中英、中韓文兩種版本的《致在京外籍人士的公開信》,提醒外籍人士通過北京市人民政府官方網站“首都之窗”等渠道,關注疫情防控方面的官方信息,并列出了北京市、區兩級百余家發熱門診和20家救治定點醫院名單,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的外籍人士可及時到發熱門診就醫。目前,北京外籍人士聚集的各街道已依托使館、商會等機構進行此類宣傳推廣,同時還動員為外籍人士服務的中介機構,在其返京前,提醒告知防疫管理具體要求。
隨著疫情全球化暴發趨勢的日益明顯,德國、印度、俄羅斯等國家先后禁止了口罩、護目鏡、消毒劑、防護服等關鍵物資出口,阿塞拜疆還制定了《關于臨時限制出口某些醫療產品和制劑的措施》。這使得從民間途徑在海外購買口罩等物資支援祖國變得不再像疫情伊始時那樣容易,有網友指出,在出印度海關時,其攜帶的100只口罩因印度外貿總局發布的禁令而被扣押,一些中國醫療、慈善機構和地方政府早前向印方采購的物資也因此無法完成出口。
雖然物資上的民間交流在減少,但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人類是命運共同體,很難有哪個國家獨善其身,因此經驗、技術上的交流分享不可或缺。世界衛生組織就曾表示,中國防控疫情的經驗需要與世界分享,中國醫療專家組前往伊朗是一個極好的例子。中國專家親臨現場,與其他國家分享經驗,這種直接的交流是世界衛生組織最希望看到的,期待這樣的交流越來越多。而3月11日,中國抗疫專家組前往意大利協助抗疫,也引來國際聲音點贊。
針對當前部分國家和地區疫情蔓延的情況,民航局也快馬加鞭,根據區域、等級制定了差異化的應對防控措施,綜合所在地區的疫情形勢、航班運行特點等多個指標,實施差異化管理。據民航局飛行標準司司長朱濤介紹,中國已主動向國際社會分享了民航在疫情防控方面積極、有效的做法和經驗,并將中國民航發布的航空公司、機場疫情防控技術指南提供給相關國家的民航主管部門和運行單位,下一步,中國民航還將加強與國際民航組織的合作。
鑒于各航空公司航班調配等原因,目前出入境口岸城市以北京、上海為主,例如阿聯酋航空除保留迪拜往返北京的航班外,取消了所有往返于中國其他城市的航班計劃。這無形中加大了其他省份攜帶病毒歸國人員的活動范圍,傳染途徑更為復雜。由此,省際合作在防止海外病例輸入中也至關重要。上海市疾控中心在獲悉浙江省確診的7例境外輸入型病例信息后,主動與浙江省疾控中心等相關部門聯系,成功追蹤到在滬密切接觸者70余名,并及時采取隔離措施,大大減小海外病例在華傳染范圍。
正如新華國際的時評所指出的,加大疫情監測與信息共享,構建高效病患救治體系,阻斷病毒國內和國際傳播,同時加強國際合作,開展經驗交流與科研合作,協調口岸管控、加強檢驗檢疫等措施,共同構筑全球聯防聯控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