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潔 馮林 邵建科
摘要:本文對信息技術條件下企業會計控制進行了探討,文章從闡述企業會計控制概念入手,進一步分析了信息技術條件下企業會計控制存在的具體問題,最后提出了提升企業會計控制效率的重要措施。
關鍵詞:信息技術條件;企業會計控制;概念;問題;措施
前言
在現代經濟形勢下,企業為了實現長遠健康發展,必須在發展經濟業務的同時做好內部控制與管理工作。而在信息技術條件下,如何使會計控制工作得到高效落實就成為企業必須面臨的問題。
一、企業會計控制概述
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通過采取一系列的綜合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力求實現會計信息的完整性與真實性,最終達到企業發展戰略目標的要求。而企業會計的內部控制則是更細分的一個工作領域,它更重視會計信息的二次核查與審計控制,保證達到單位全部資產的安全性與全面性,追求會計數據的精準可靠。在信息化時代,先進技術的推廣利用為企業會計控制工作的開展提供了重助力,它改變了傳統控制模式主要依靠人力操作的局面,可以對企業面臨的一系列相對零散、重復的會計核算問題做統一的規劃與管理,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企業財務工作的效率和質量,為企業根據準確的財務數據做出科學戰略決策提供了良好前提條件。
二、信息技術條件下企業會計控制存在的具體問題
(一)增加了會計信息發生風險的概率
盡管信息技術的全面推廣為改善工作效率、提升會計數據準確性提供了重要保證,但也同時帶來了會計信息存在安全風險等的隱患。因為信息技術畢竟是一種機械化工具,不能完成許多人性化的工作任務,例如在突遇突發狀況時,計算機和信息技術并不能迅速反應并采取對應的解決措施。而如果企業內部參與會計控制的工作人員對信息技術形成了過度依賴,還會影響其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導致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長期舉步不前。
(二)會計人員專業技能與信息技術的運用要求存在差異
企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關注經濟效益的獲取是無可厚非的,但如果過于追求收益甚至是短期收益而忽視綜合管理等工作的開展,無疑會造成巨大隱患。正是這種局面導致企業忽視了信息技術的引進、會計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許多從事該項工作的人并不具備專業的技術能力,使得財務工作長期一團亂麻,為企業的收支管理造成負面影響。
(三)會計人員的工作方式與信息化要求不符
現代企業的發展面臨著新的經濟發展機遇,也面臨著許多嚴峻的考驗,就新時代會計控制工作的開展來說,它要求企業建設科學的信息系統,創新其工作方式,實現企業和控制工作的現代化轉型。但事實上,許多會計人員一直沿用傳統工作模式,對信息技術的掌握不夠熟練,這就導致技術的優勢得不到充分發揮,工作效率難以快速提升。
三、信息技術條件下提升企業會計控制效率的重要措施
(一)健全管控制度,規范操作流程
由于企業的會計控制工作本身對企業戰略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且該項工作的開展本身具有一定的專業性與復雜性,這就要求企業建立健全內部管控制度,為會計工作的進行提供科學引導。首先,企業要重視安全制度的建設,注意強化網絡信息安全管理,在網口端設置相關監管設備,確保單位財務數據不泄漏、丟失或者被篡改。而企業內部會計人員在借助信息技術進行財務分析與處理時,更要注意設置好操控密碼,并且分門別類地對各部門生成的數據資料加以存儲及備份,提升信息的安全性。
(二)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提升管理效率
企業的會計控制質量會直接影響某個企業單位甚至某幾個單位的經濟效益,因此做好控制工作,建立健全有關法律法規,可以為強化控制效果、理清各利益主體關系作出貢獻。在實際工作中,一旦出現沖突和糾紛,員工和企業能夠依據有關法律要求清晰界定各自的職責范圍,使得財務工作的開展更加透明、規范化。通過制定統一的制度體系,將有助于形成一致的工作標準,降低員工不規范操作的幾率。
(三)提升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
企業長遠發展的基礎條件是企業員工具備專業的知識技能和較高的專業素養。因此企業在合理運用信息技術的同時,要注重培養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使員工的能力滿足信息化的要求。企業要根據會計人員實際的管理能力開展針對性的財務管理活動,不斷豐富員工的工作經驗,促進企業的全面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對信息技術條件下企業會計控制的探討,意義重大。相關工作人員在明確企業會計控制存在的具體問題,如增加了會計信息發生風險的概率、會計人員專業技能與信息技術的運用要求存在差異、工作方式與信息化要求不符等基礎上,提出提升企業會計控制效率的重要措施,健全管控制度,規范操作流程,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提升管理效率,提升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孫思文.論信息技術條件下的企業內部控制[J].科技經濟導刊,2018,26(11):215-216+218.
[2] 高麗郡.基于信息技術條件下的企業內部控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03):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