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惠 謝玉燕 王菲
摘要:隨著經濟模式的多元化發展,傳統經濟體系已經逐漸轉變為知識經濟,這給整個市場行業的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尤其是企業在開展相關財務管理工作的過程中,也一定要加大經濟時代的改革與創新,從而更好地適應當前經濟時代的發展需求。本文簡單介紹了當前知識經濟時代財務管理所需面臨的各種挑戰,同時并給出相關措施,希望能夠對企業的改革與發展創新有所幫助。
關鍵詞:知識經濟時代;財務管理;挑戰;措施
一、前言
隨著當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不斷深化,市場競爭也變得日趨激烈,而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為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全新的可能性,也是確保當前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源源動力。但是現階段我國部分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仍然停留在傳統經濟管理方面,并沒有充分意識到知識經濟時代的重要性,因此也就導致企業的相關財務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和單一性。所以本文將深入研究分析知識經濟時代下的財務管理內容,進而為后續工作的開展提供幫助。
二、知識經濟時代財務管理面臨的挑戰
(一)機構與財務人員阻礙發展
知識經濟時代要求對各類經濟活動以及相關動作都能夠進行快速的掌握與判斷,相對來說其信息化水平也更高,能夠更加全面快速的應對不同市場變化動向,所以也就對整個企業機構和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現階段我國大部分企業仍然是以公有制經濟為主導,相對來說其財務結構體系呈金字塔狀,在財務方面的知識經濟管理缺乏靈活性與創新性,管理效率低下;同時相關管理人員知識水平相對較低,缺乏必要的先進財務管理手段與知識,因此也就導致在整個財務管理工作過程中相對被動,嚴重阻礙了其朝著知識經濟時代發展的腳步。
(二)無法滿足知識經濟時代的投資需求
在傳統經濟時代中經濟的增長模式主要是通過增加固定資產來達到提升有形資產的目的,但是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很多企業也逐漸開始重視以知識為基礎的專利權、商標權、計算機軟件、人才素質、產品創新等多種形式的無形資產。但是仍有大部分企業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過程中缺乏對無形資產的有效管理,大大低估了無形資產的內在價值,不善于利用無形資產進行資本運營,所以這就導致了傳統的工業經濟模式無法真正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投資者需求。
(三)產權理論及制度制約著企業財務的資源配置
產權在整個知識經濟時代是基礎,對于很多企業而言將會起到一定的制約作用。知識經濟打破了傳統的企業結構形式,而傳統的固定資產模式將逐漸轉變為以知識為基礎的知識經濟模式。財務管理工作也就承擔著倉庫的作用,無論是何種形式的知識經濟形勢都將轉化為財務管理。但是現階段的產權理論和制度仍然停留在工業經濟時代的“兩權論”即“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忽視了現代經濟中人力資本對公司發展的重大作用以及經濟增長因素和資源貢獻格局的重大轉變。
三、知識經濟時代的財務管理措施
(一)提高整體素質,優化管理機制
首先要努力從整體上提高財會人員的綜合素質,抓好財會人員業務知識的更新,使他們掌握與知識經濟時代財務管理有關的各種知識,尤其是要抓好計算機知識、稅務、金融、財政以及社會心理學等相關領域基礎知識的培訓,以適應經濟體制改革的需要。其次,在內部管理上,要大膽引進競爭機制,搞好機構內部人員交流,建立“流動上崗、定期輪崗”制度,激發會計人員學習業務知識的積極性。
(二)采用先進的科技手段,提高網絡化與信息化
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以數字化技術為先導,以信息高速公路為主要內容的新信息技術革命,使信息傳播、處理和反饋的速度加快。知識經濟拓寬了經濟活動的空間,改變了經濟活動的方式,使之呈現出明顯的網絡化、虛擬化特征。容量巨大、高速互動、知識共享的信息技術網絡,構成了知識經濟的基礎設施,企業競爭將更多地體現在網絡上。財務管理要積極采用以計算機網絡為代表的先進科技手段,盡快實行財務管理方法的網絡化、信息化。
(三)組織結構的發展與創新
在知識經濟時代,傳統的金字塔式的組織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知識經濟時代對我們提出的新的要求,面對著管理人員的角色和相關的職責在日趨復雜化、多樣化的現狀,我們必須建立一個新型的管理模式,既能夠提高財務管理者的素質,又能使企業的財務管理朝著健康、可持續的方向上發展。在這一理想管理模式的構建過程中,必須充分地將對物力資源的利用與對人力資源的利用納入到組織構建中,同時企業還要結合自身的發展狀況,優化整個人事管理體系,清晰職責內容,加大各部門之間的協調發展。
四.結語
總體而言,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對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與標準,所以企業一定要加快適應經濟時代的到來,不斷完善和優化整個財務管理體系,不斷適應當前知識經濟時代發展的要求,提高財務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加強對無形資產的有效管理和運營,進而使其能夠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朝著更加健全完善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浩彥,陳桂英.試論知識經濟時代的財務管理創新[J].北方經貿(06):55-56.
[2]沈應仙.試論知識經濟時代財務管理新體系的構建[J].經濟師(8):20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