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時經濟的發展,我國資本市場正面臨轉型的關鍵時期,所以對注冊會計師的需求也日益增強,其承擔的社會責任也日益凸顯。注冊會計師主要工作之一就是進行審計工作,通過會計師的審計,提高企業投資者和股東對企業的了解。是企業進行投融資的重要依據。但是由于我國注冊會計師起步較晚,所以較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工作還存在一定的規范問題,給審計工作帶來一定的風險性。本文基于此,首先闡述注冊會計師設計風險的成因,然后給出合理化的建議,希望對我國注冊會計師防范審計風險有所幫助。
關鍵詞:注冊會計師 審計風險 防范方法
前言
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得以恢復至今,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形成一定的規模的同時,對注冊會計師的執業水平和質量,對注冊會計師的學歷,綜合素養等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根據相關調查顯示,目前我國會計事務所從業人員95%以上的學歷為本科及以上。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時,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也面臨著一定的問題,例如職業質量低下,會計師事務所造假、欺詐現象屢見不鮮等,嚴重的影響審計工作的準確性,增加了企業的審計風險。所以加大對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防范的研究,對降低審計風險,提高審計準確性具有重要意義。
一、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的成因
(一)會計師自身問題
審計工作錯中復雜,會計師的素質和能力也是各不相同,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審計工作,而且會計師的素質是影響審計工作的關鍵。如果會計師的專業能力欠缺,很大程度上會導致審計工作出現錯誤,使審計風險上升。另外即使會計師的能力水平高,但是會計師在利益的驅使下,若是忽視了會計師的職業道德,與上市公司相互勾結,故意做出違法的虛假報告,也是會為審計工作帶來很大風險的。會計師還要有很強的風險意識,如果會計師在接受工作的時候沒有充分的了解所要審計公司的狀況,沒有對公司的審計風險做好預期評估,也是會為審計工作帶來風險的,例如:由于會計師沒有做好工作的審計風險預期報告,在美國權益基金公司的舞弊案件中,為該公司做審計工作的會計事務所由于沒有發現美國權益基金公司電算化程序中的將近二十億美元的虛假保險單,給投資者、中小股東帶來一定的投資風險。
(二)審計技術、方法應用不當
隨著審計工作的不斷增大,現代科技的高速發展,信息時代計算機技術不斷的被應用于各大行業之中,在審計工作中計算機技術的應用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計算機技術是否真的可靠,直接的影響了審計工作的質量,另外目前會計師大多采用抽樣審計的方法進行審計工作,抽樣審計的方法是否科學、合理也是直接影響審計結果的前提。這種以片面來推斷整體的審計方式,或多或少都會為審計工作帶來誤差,這就造成了審計方法自身出現了問題從而造成了審計風險的出現。所以會計師如果不能夠采取科學實用的審計方法進行科學的審計,就很容易形成審計風險。
二、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的防范措施
(一)提高會計師自身素質,提高風險意識
提高風險意識,不僅要求會計師要有高超的審計業務能力外,還要具有較強責任心和較高的職業道德水平。同時也要加強對會計師就的定期培訓,使會計師不斷地跟新審計專業知識,提高其分析風險、解決風險的能力,同時也要提高會計師的道德素質,培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水平與責任心,同時會計師自身也要多于其他的會計師進行溝通,以此來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提高分析、判斷的能力。
提高會計師的風險意識,就要從觀念上提高會計師對風險控制的意識,讓會計師知道審計風險不僅對風險報告的使用者的重要性,同時對自身也有有很大關系的,如果在審計的工作中會計師沒有對審計報告作出客觀的評價與分析,就會被追究責任的。在審計的過程中,會計師如果沒有風險意識,本身就是最大的風險。同時要根據審計工作的性質采取不同的審計方法,合理的利用審計工具進行審計工作不僅可以提高審計效率,同時也可以提高審計工作的質量,對減少審計工作的風險也是很必要的。
(二)建立一套風險識別、評估、防范機制
要做好審計風險評估、審計風險評價等工作。首先審計風險評估,就要求會計師在做完上市公司風險識別之后,所做的評估,在審計風險評估里要重點的列出審計工作將會面臨的各種風險,確定審計風險發生的概率為多少,以及審計風險會帶來的相應損失,審計風險評估就要求會計師要合理確定風險指數,盡量的避免與控制審計損失的產生,將審計風險控制在這個客戶期望值內。
審計風險評價,是指在前邊兩項完成的基礎之上,綜合的對審計風險進行評估與預測,最總得出審計風險可能發生的概率與危害程度,并以公認的標準為基礎,確定審計風險是否超出社會可接受的程度,以此來確定是否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進行控制。在進行識別、評估、評價之后,對于審計報告可接受的范圍內的審計工作,會計師要盡可能的進行轉移與分散風險,例如我們可以通過企業的資金積累來進行審計風險的規避,通過積累一定數量的資金對單個審計風險在遭遇風險事故的時候給與補償的一種經濟保障體質和損失分攤機制,所以進行資金的積累可以有效地分散風險。這也是會計師的主要工作職責之一,所以做好風險分散也是考驗一個會計師是否稱職的主要前提之一。
結論
加強會計師的風險防范意識,首先就要加大會計師的職業素養和業務能力,加大七風險識別的能力,和職業道德,才能夠實現審計工作的有序性和準確性,降低審計風險。風險識別主要是指對審計工作中潛在的風險進行識別與鑒定,從而辨別風險的種類,降低風險的形成,會計師對于常見的風險是可以憑借其經驗進行識別的,但是還有很多的風險是單憑知識經驗識別不了的,這就要借助會計事務所的力量,會計師在進行審計的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的審計對象給出不同的關注程度,要因地制宜,根據不同的對象采取不同的審計方案與方法,并且風險程度的大小確定審計對策,以此來降低審計可能出現的風險,提高審計工作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吳中春.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的原因與防范措施研究[J].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06(02):23-24.
[2]王海燕.注冊會計師審計過程中的風險成因及其防范[J].交通財會,2013(7):3-5..
作者簡介:
關伊婷 (1996—1) ,專業:審計,學校: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