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玲 宋清華 顧友娟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幸福生活指數也在不斷提高,這極力推動著國內汽車產業的迅猛發展。本文在供應鏈視角下,以WZ公司為例,研究了WZ公司的采購成本管理問題和原因分析,以及提出了相應的對策。研究結果對WZ公司的長遠發展和對我國其他汽車制造企業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采購成本;供應鏈;汽車制造企業
一、WZ公司的簡介
WZ公司成立于2012年,位于濟南市,是一家民營的中小型企業,注冊資本550萬元,占地面積15600平方米,主要進行發動機、摩托車和乘用車生產和銷售業務。其中,WZ公司的乘用車主要包括轎車、輕型客車、多用途車、運動型多用途車四種車型。
二、WZ公司的采購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零部件采購單價偏高
目前公司采購的汽車零部件共1380種,分別為以下幾種情況:(1)其中有604種零部件,從供應商給WZ公司供貨以來從未降低過價格;(2)小部分供應商進行過價格調整,但降價的幅度很低;(3)還有一部分供應商,因為購買的零部件數量較少,或購買總金額較低,每次訂貨還需給供應商支付額外的操作費用;(4)更有一部分供應商因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增加為由,向公司提出漲價要求。以上幾種情況共同導致了汽車零部件的采購單價偏高。
(二)采購量偏離實際需求量
WZ企業的采購模式比較傳統,沒有與各部門之間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機制,采購部門不能很好地獲取采購需求信息,采購部門只是簡單地依照采購流程和以往的采購經驗進行庫存補充。當庫存不足時向供應商進行詢價,又進行供應商談判等一系列過程;當發生存貨短缺等問題時會對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產生不利的影響,采購行為缺乏主動性,很難滿足企業的生產需求。另外,如果采購量多余實際需求時會造成存貨積壓,存貨周轉過慢和跌價的風險;如果采購量低于實際需求量就會造成存貨短缺,會對企業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以上情況的采購會使得采購量與實際需求量相偏離。
(三)運輸成本高
2015年,為了強化供應鏈管理,WZ公司組建了物流部,開始從事自營物流體系建設,主要從事零部件和產成品運輸管理工作,目的是為了強化成本管理與控制。然而運輸成本還包括運營成本、管理費用、變動成本等,如實際消耗的各種燃物料、輪胎、折舊費、修理費、公司經費、運輸數量等,都是一大筆支出,增加了公司的運輸成本。
三、WZ公司采購成本管理中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未與供應商建立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
現階段,WZ公司還沒有培養和扶植起來自己的供應商體系,因為公司財務部門給出的采購目標成本很低,公司工程部圖紙中技術標準要求又非常高,采購部門的壓力非常的大,好的供應商管理成本和銷售成本以及對于利潤的要求都非常高,一般都在最后一輪報價的時候因為價格不是最低而被淘汰。中標供應商一般都是慕名而來,因為WZ公司在國內的名牌非常響亮,愿意放棄一些利潤和成本和WZ公司共同奮斗和發展。但是由于這樣的供應商一般都是資金不夠雄厚的中小型廠家,面對設計的不斷更改和新車型量產時間的不斷推遲,由于前期大量的模具投入,自己公司內部的資金鏈也出了問題。
(二)采購計劃制定不明確
WZ公司的計劃管理缺失,無計劃采購,沒有參照生產計劃、原始統計數據、消耗定額及其它內部資源制定采購計劃, 而是根據庫存及部門每月的固定費用進行計劃購買。同時計劃使用部門對原料生產用量預算或計劃粗略,在采購前沒有認真測算,結果多訂貨,造成大量存貨積壓,占用大量資金,花費大量的倉儲費和保管費,或者少訂貨,出現原料短缺,影響生產進度,停工待料,造成設備、人工的閑置成本上升。
(三)未與第三方物流建立合作機制
WZ公司運輸成本高的原因,主要體現在自營物流增加企業物流成本和財務開支。正如前文所述,WZ公司在2015年組建物流部門之初,購置了大量車輛,并配備了一批司機、維修和保養人員,僅僅是物流人員開支就是公司一筆不菲的財務費用,加上這些人員剛剛到位,物流管理和運輸作業不熟練,造成零部件和整車發運數據與物流數據傳輸不及時,物流管理混亂。公司的零部件供應商太多,由自己來完成物流運輸任務不僅不現實,還會造成運輸成本高居不下。
四、供應鏈視角下WZ公司的采購成本管理的優化對策
(一)未與供應商建立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
WZ公司應該重點培養和扶植自己與核心供應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可以更改采購策略,在多輪報價的最后階段將最低的報價當作采購的目標成本發給戰略合作伙伴,如果戰略合作伙伴認為這個價格自己雖然利潤有所損失,還是可以同意以這個價格供貨,那么就可以選定戰略合作伙伴為該零部件的供應商,這樣做即滿足了財務給出的采購目標價格,也符合公司供應商資源整合的大方向,更多地業務和訂單給到戰略合作伙伴也同樣是對于戰略合作伙伴的一種扶持,最終實現雙贏。
(二)制定標準的采購計劃
采購計劃是企業根據市場供求情況、企業的生產經營能力和物料消耗規律等,對計劃期內物料和其他物品的采購管理活動所做的預見性安排和部署。首先,WZ公司要在供應鏈視角下,根據市場的實際需求量來制定標準的采購計劃。其次是優化WZ公司的采購設計,采購人員應當積極制定公司的內部采購計劃,實現 WZ公司內部信息資源的互通。
(三)與第三方物流建立合作機制
與第三方物流建立合作機制,注重零部件物流和整車物流之間的相互協調,根據物流總成本最低原則,從供應物流和銷售物流相統一的視角,完善供應鏈物流成本管理機制。
五、總結
在經濟快速發展,人們對汽車的需求量不斷增加的背景下,同時汽車行業之間的競爭力也比較激烈,企業的采購成本占比很高,有必要降低采購成本,以提升市場競爭力。在供應鏈中, 采購是銜接上下游企業之間的關鍵環節,本文以WZ公司為例,在供應鏈視角下,分析了在采購和成本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零部件采購單價偏高、采購量偏離實際需求量、運輸成本高等問題,提出了與供應商建立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制定標準的采購計劃、與第三方物流建立合作機制等對策,其研究結果對WZ公司的長遠發展和對我國其他汽車制造企業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吳曉玲(1998—),女,四川巴中市人,煙臺南山學院工商管理系學生。顧友娟(1997—),女,貴州六盤水市人,煙臺南山學院工商管理系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