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偉
乍暖還寒的季節,是流感發病的小高峰。流感全稱為“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發熱性呼吸道的傳染病。流感以其高發病率、嚴重并發癥而成為嚴重威脅青少年健康的疾病。
流行性感冒類型
流感根據病毒類型可分為三種:
甲型: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哺乳動物以及鳥類,例如1997年在中國香港肆虐的禽流感。甲型流感病毒根據其表面結構及其基因特性的不同,又可分為許多亞型,例如甲型H5N1(禽流感病毒)、甲型H1N1(豬流感)、甲型H3N2等。此病毒抗原變異較快,傳染性大,傳播速度快,常常呈現大規模的流行。
乙型:乙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類,疾病的產生通常較甲型病毒溫和。乙型流感病毒抗原較弱,常常呈局部流行。
丙型:丙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類,抗原性比較穩定,僅引起嬰幼兒感染和成人散發病例,并不會引起嚴重的疾病。
在流感高發季節里,家里要常備以下幾種藥:
1.抗病毒類藥物:多種中成藥、磷酸奧司他韋、扎那米韋等。
2.為緩解不適癥狀的藥物:銀翹解毒丸(系列)、柴銀口服液、銀黃顆粒、感冒退熱沖劑、感冒清熱沖劑(系列)、雙黃連口服液(系列)、清熱解毒口服液(系列)、羚翹解毒丸(系列)、板藍根沖劑、抗病毒顆粒(系列)、金蓮清熱泡騰片(顆粒)、小兒咽扁沖劑等。
流感用藥的宜與忌
流感患者需要臥床休息,多喝水,注意口腔衛生,適當增加營養。一旦患病,按呼吸道傳染病治療原則,患者應隔離一周,直至主要癥狀消失。
1.避免抗病毒藥物濫用。對于易感人群而言,服用抗病毒藥物可預防流感,但濫用抗病毒藥也會造成耐藥。目前,市場上的中藥、西藥皆可達到防治流感病毒的目的。其中,中藥一般起到輔助治療作用,可緩解患者癥狀、提高機體防御能力;而西藥,則起效相對快,作用機理明確。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抗流感病毒藥物主要有神經氨酸酶抑制劑,例如:奧司他韋、扎那米韋、帕拉米韋(我國未上市)等,以及上市較早的抗病毒藥物,如金剛烷胺和金剛乙胺等,后者因易產生耐藥性而很少在臨床上應用。
2.抗生素對治療流感無益。許多人認為,患流感后進行抗生素藥物輸液就一定好得快。其實,流感是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抗生素對流感病毒根本無效。臨床通過對500例流感樣病例使用抗生素和不用抗生素的患者病程統計,結果發現:用抗生素組平均退熱時間是2.9天,不用抗生素組平均退熱時間是2.4天;從呼吸道癥狀的緩解時間來看,用抗生素組平均為5.4天,不用抗生素組平均為4.1天。也就是說,因流感樣病例就診的患者,抗生素輸液治療不僅要多花錢,且并沒有起到較大的治療效果。
根據流感病毒的發病特點,患者最好在發病48小時內服藥,最佳治療時間為36小時內。所以,流感的早發現、早治療更有助于減少患者發生重癥的風險。
日常居家如何預防流感
在流感流行期間,居家可用文火熏蒸食醋,隔日1次,一次2小時,進行空氣消毒;同時應注意室內通風換氣,避免出現驟冷驟熱。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竅門,也對預防流感有一定效果:
1.熱水泡腳。腳部有連接身體各個部位的經絡,是人體的“第二心”。泡腳時應選擇適度熱水,泡15~20分鐘為宜。需要提醒的是,糖尿病人不可選擇過熱的水泡腳,以免加重病情。泡腳時最好再對腳部加以按摩,這樣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利于預防流感感冒。
2.常常按摩。這里所說的按摩,并非專業按摩,而是用兩只手掌對搓,待掌心發熱后,再按摩身體的易感部位,例如鼻梁兩側、臉頰、耳朵等,通過一段時間的按摩可起到一定的防病作用。
3.護好口鼻。戴上干凈清爽的口罩,是預防流感的不錯選擇。這是因為流感病菌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并通過口鼻進入。因此,戴口罩可有效保護身體不被病毒侵襲。對于已染上流感的人群,戴口罩還能防止病毒的外傳。
4.鹽水漱口。每天清晨起來,或晚上回到家中,可用淡鹽水來漱口,用以清除口腔里的大量病菌,這也是預防流感感冒的一種方法。在漱口時,注意仰著頭在口中含著漱口水,使鹽水充分沖洗咽部,這樣的效果最好。
一般來說,患者患上流感,應充分確保睡眠和營養。流感患者發熱持續3~5天是正常的,當天退燒反而不好。對于少兒等流感高發人群來說,應及時接種疫苗,避免感染流感病毒。不過,對雞蛋過敏者、急性傳染病患者、精神病患者不宜接種疫苗,應通過鍛煉身體、補充營養等其他途徑來提高免疫力,減少患流感的可能。
編輯 朱庭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