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綜合報道】1月21日至24日,世界經濟論壇第50屆年會暨達沃斯論壇在瑞士達沃斯—克洛斯特斯舉行。57位國家元首及政府首腦,與來自117個國家的政府高官、商界精英、科學家、學者、社會組織負責人、傳媒人士一起,圍繞“凝聚全球力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年會主題展開交流,為世界經濟把脈開方,為全球治理建言獻策。
中國聲音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出席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年會,發表題為“共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致辭。
韓正表示,2017年,習近平主席在達沃斯發表歷史性演講,堅定支持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經濟全球化是歷史潮流,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中國主動順應經濟全球化趨勢,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開放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中國擴大對外開放和參與經濟全球化,不僅發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即使面對一些國家的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中國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的腳步也不會停滯,中國決不會步其後塵、走“逆全球化”的回頭路。中國將進一步放寬外商投資準入,繼續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進一步增加商品和服務進口,促進貿易平衡發展;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全面實施平等待遇,對在中國境內註冊的各類企業平等對待、一視同仁;進一步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的改革自主權,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進一步深化多雙邊合作,共同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世界看法
據國際貨幣經濟組織(IMF)最新預測,全球經濟增速從2019年的2.9%小幅上升至2020年的3.3%和2021年的3.4%。此次復蘇主要依賴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IMF預計這些經濟體的經濟增速將從2019年的3.7%上升至2020年的4.4%和2021年的4.6%。其中,中國經濟2020年預計增長6%,較上次預測上調了0.2個百分點,將繼續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不過,世界經濟面臨的風險依然巨大。IMF雖然認為世界經濟將出現一定復蘇,但其對2019年和2020年的世界經濟增速預測均下調了0.1個百分點,對2021年的預測則下調了0.2個百分點,表明全球經濟仍然存在很大下行壓力。
國際著名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日前在達沃斯發佈的首席執行官(CEO)年度調查顯示,企業領袖對全球經濟大環境感到擔憂,這些CEO稱,他們的公司面臨著比11年來任何時候都更大的壓力。
IMF也承認,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的回升具有高度不確定性,因為其依賴於承壓經濟體(如阿根廷、伊朗、土耳其)以及表現不佳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如巴西、印度和墨西哥)增長表現的改善。
具體來說,風險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貿易和金融環境有可能再度收緊;其次,全球治理的碎片化風險阻礙世界經濟增長。第三,中美經濟合作關係調整,全球經濟壓艙石鬆動。
聚焦中國經濟發展模式
在本屆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中國經濟增長模式受到眾多與會嘉賓的關注。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乍得·布朗表示,中國產業鏈非常完善,在國際市場有很大的不可替代性。隨著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未來中國還將進口更多商品和服務,推動世界經濟增長。他表示,近日中美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將帶來積極影響,從長遠來看,中國也將實現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
世貿組織總幹事阿澤維多:一些人說中國是因為加入世貿組織才讓經濟快速增長,他們認為世貿組織偏向中國。但實際上,中國當時為了加入世貿組織,作出一系列結構性改革,降低關稅,正是這些改革和開放政策為中國經濟帶來了活力,讓中國變成了如今的樣子。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將繼續積極承擔應盡的國際責任和義務,寓中國的穩定於世界的和平之中,寓中國的發展於世界的繁榮之中,同各國人民攜起手來,為構建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韓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