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興利 黃家偉
導 語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家多部門發布相關公告,對收購、販賣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等違法行為“再出重拳”,依法進行嚴厲打擊,呼吁廣大人民群眾遠離“野味”,健康飲食。
1月26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發布《關于禁止野生動物交易的公告》,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決定,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至全國疫情解除期間,禁止野生動物交易活動?!豆妗诽岢?,一、各地飼養繁育野生動物場所實施隔離,嚴禁野生動物對外擴散和轉運販賣。二、各地農(集)貿市場、超市、餐飲單位、電商平臺等經營場所,嚴禁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交易活動。三、社會各界發現違法違規交易野生動物的,可通過12315熱線或平臺舉報。四、各地各相關部門要加強檢查,發現有違反本公告規定的,要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對經營者、經營場所分別予以停業整頓、查封,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機關。五、消費者要充分認識食用野生動物的健康風險,遠離“野味”,健康飲食。
2月2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中央網信辦、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公安部、商務部、衛生健康委、海關總署、林草局、藥監局等部委(局)召開打擊野生動物違規交易專項執法行動和打擊非法制售口罩等防護產品專項執法行動部署會議。
會議強調,疫情期間嚴禁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交易活動。嚴查違法出售、購買、利用、運輸、攜帶、寄遞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行為;不得為出售、購買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發布廣告及提供交易服務等。
日前,公安部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級公安機關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切實增強工作責任感和緊迫感,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組織領導,采取堅決有力措施,依法嚴厲打擊涉及野生動物的違法犯罪活動。通知指出,野生動物可能是一些病毒的攜帶者和傳染源,部分地方存在的“野味產業”對公共衛生安全構成重大隱患,增加了疫情防控風險。各級公安機關要堅持問題導向,立足標本兼治,統籌協調各方資源和力量,以打擊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非法狩獵、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等犯罪為重點,細化、深化各項打擊措施,全面搜集線索,全力深挖徹查,開展破案攻堅,集中摧毀源頭、網絡,迅速形成對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的嚴打震懾態勢。
精確防控 依法打擊
通知要求,各級公安機關要廣辟線索來源,組織警力深入摸底排查,主動排查發現網上線索,強化案件線索串并,全方位、多角度搜集、梳理有關情報線索。要廣泛動員發動群眾,激勵廣大群眾踴躍舉報違法犯罪線索。要突出工作重點,認真研究本地區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形勢,確定打擊重點,做到精確打擊、精確防控。要密切協同配合,堅持網上網下聯動,形成警種協調聯動、資源共享、通力配合的打擊工作格局。要強力破案攻堅,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深挖徹查,全鏈條、全環節、全要素摧毀犯罪網絡、團伙。各級公安機關要積極配合野生動物保護、交通運輸、動物防疫、衛生健康、市場監管、網絡監管等部門,對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市場經營、網絡銷售等環節開展全面排查。要深入農家樂、飯店酒店、花鳥寵物市場、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基地等場所進行大清查、大整治,切斷非法經營利用野生動物的渠道。要對轄區野生動物集中分布區、集群活動地、候鳥越冬地和遷徙通道等進行嚴密巡查,堅決遏制亂捕濫獵野生動物行為。對行政主管部門移交的案件,各地要迅速核查,構成刑事案件的要依法嚴厲查處。同時,要配合相關部門加大對疫情醫療廢物和含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廢物處置工作的監督管理,涉嫌犯罪的要依法嚴厲打擊,防止造成二次傳染。
有些人認為食用野生動物能夠起到治療疾病的作用,實則恰恰相反。相關科學研究表明,世界多地出現的新發傳染病,如H7N9禽流感、埃博拉、中東呼吸綜合征等,都和動物有關。對違法出售、購買、利用、食用野生動物等行為進行依法嚴厲打擊,既是對野生動物的保護,也是對人類健康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