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靜
你家附近的超市里,哪個口味的方便面被剩下了?
這是疫情暴發后社交媒體上的熱門話題之一。當評論區里人們熱烈討論那些被剩下的方便面到底“有什么錯”時,還有很多人甚至沒有機會面對這樣的選擇,因為無論是超市貨架、還是生鮮電商平臺上的方便面和速凍水餃都已經被搶購一空。
回顧過往不難發現,疫情、災情暴發后,方便面和速凍食品往往會是最受歡迎的居家囤貨必備的搶手貨。它們容易存放、方便食用的特性,戰勝了人們平日里對其不夠健康、新鮮的負面看法。
而生產這些食品的制造商們甚至來不及細細體味消費者對旗下產品某一口味的戲謔評語,比起這些更重要的是保證產品的正常供應。由于疫情對物流運輸的影響,一些食品企業的貨運受阻,上游生產和下游庫存也都承受了不小的壓力。
不過,情況正在逐漸好轉。
復工緩解供應緊張
據了解,統一、康師傅、灣仔碼頭等生產方便食品和速凍食品的工廠已陸續開始復工,部分供應商也在加緊為它們調配原材料,一些地區方便面、速凍水餃等產品供不應求的局面,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緩解。
據統一企業介紹,目前該公司在各地的不少工廠已開始復工生產,線上電商物流管制的情況也已有所緩解。
“目前統一在全國已經有八成的工廠復工。”統一企業表示,“由于還有人員回流等問題,個別工廠還沒有滿線生產。目前,一條方便面生產線每天能達到一萬箱至一萬兩千箱的產能。因為華中地區疫情依然比較嚴重,其他地區工廠都會依照預案相應地做一些配套調整。”
原材料方面,一些供應商也在為食品企業調配原材料。比如,康師傅的食品加工用鹽供應商中鹽金壇,在接到康師傅的杭州頂益工廠的緊急訂單后,于春節期間調配了192噸鹽發往杭州。
相較于方便面,原本春節就對產品銷售利好的湯圓、速凍水餃類食品企業,應對疫情下消費者的需求增加時,顯得更為從容。
據媒體報道,考慮到今年春節前置等因素,三全食品在節前就對庫存及銷售提前進行了安排,較歷史同期增加了庫存準備,目前市場需求較同期上升,“公司正積極組織物流運力,并按各地政府要求恢復生產,確保后期市場供應。從對公司業績影響看,需求端呈現訂單和需求增加的態勢,同時公司存貨和部分生產恢復尚在業務運行的合理范圍。”
而通用磨坊方面則表示,目前渠道電商和送貨到家的需求越來越旺盛,灣仔碼頭團隊在春節提前開工,以滿足市場供給。
方便食品需求旺盛
來自電商平臺的數據也反映出消費者近期對方便食品需求的旺盛。從除夕到正月初九,京東平臺的方便食品成交金額增長3.5倍,僅方便面一類就售出了1500萬包;淘寶上,方便食品類目自1月20日以來的銷量也增長了10倍以上。“淘寶熱銷食品榜”上,螺螄粉、自熱火鍋居于銷量前三位,速凍水餃排在第五位。自嗨鍋創始人蔡洪亮近期在接受采訪時透露,疫情期間,線上自嗨鍋訂單量增加了200%-300%。
華創證券預計,疫情之下,具備方便便捷、囤貨屬性的產品,如方便食品、以C端為主的復合調味品、速凍食品、休閑食品等在短期內會有所受益。
過去幾年里,隨著外賣平臺的興起,方便面、速凍食品等品類受到了不小的沖擊。2016年,全國方便面銷量從巔峰時期的462億包下跌至385.2億包。直到2018年外賣平臺補貼變少,各大食品巨頭也在開發更符合消費者偏好的新口味和新產品,方便面銷量才逐步回升。
據尼爾森數據,2018年,方便面銷量又重新回到400億以上。2019年上半年,中國方便面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