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萌,曲珊珊
(吉林省蛟河市人民醫院藥劑科,吉林 蛟河)
胃潰瘍是臨床中具有較高發病率的一種胃部疾病,在每個年齡群體中均具有較高的發病率。有相關的調查數據顯示,胃潰瘍在我國的發病率大于10%,這個數據足以引起人們的重視。此病的發病機制主要是因為胃粘膜功能受損,導致胃部病理學炎癥出現,從而造成了潰瘍情況發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人們飲食不規律、藥物應用不當、精神長期處于抑郁、胃酸分泌過多等均是導致胃潰瘍發生的主要因素。目前臨床中治療胃潰瘍比較常用的方法為殺菌、抑酸藥物,或給患者應用胃粘膜保護性藥物來達到治療的目的[1]。這樣的常規療法雖然在短期內可以控制病情,但是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病人是非常容易出現耐藥情況的,導致療效受限。并且即使疾病被治愈了也具有較高的復發率。在各種胃潰瘍類型中,脾胃虛寒型胃潰瘍是最為高發的。中醫認為治療脾胃虛寒型胃潰瘍,可通過健脾、散寒、益氣等原則對患者實施治療,黃芪建中湯就是一種很好的治療方法,通過治療能夠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
將本院在2018年全年收治的脾胃虛寒型胃潰瘍患者共計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全部患者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并為了研究比較用將全部患者分組: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納入50例。在觀察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0例,女性患者有20例,患者的年齡為30-73歲,患者的中位年齡為(57.3±4.0)歲;在對照組中,男性患者有40例,女性患者有10例,患者的年齡為25-75歲,患者的中位年齡為(56.0±5.5)歲。比較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用來對比分析。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接受胃鏡檢查確診為胃潰瘍;患者入院前1個月意內沒有使用過抑酸劑;全部患者均在本次研究中完成全部的治療,均能積極配合[2]。
排除標準:排除具有嚴重心肺功能障礙的患者;排除具有胃部疾病史的患者。
對照組:實施常規西醫治療。應用奧美拉唑腸溶膠囊(生產廠商:山東萊陽生化制藥;國藥準字:H20074104),用藥方法為口服,每日用藥2次,每次用藥20mg;應用阿莫西林(生產廠商:異常人福藥業;國藥準字:H42022107),用藥方式為口服,每次用藥2次,每次應用劑量為1.0g;應用克拉霉素(生產廠商:修正藥業;國藥準字:H20050292),口服用藥,每日用藥2次,每次用藥0.5g。
觀察組:在西醫治療的同時給患者應用黃芪建中湯加減治療。西醫治療與對照組治療方法一樣。黃芪建中湯基礎藥方:50g飴糖、30g黃芪、25g(炒)白芍、20g海螵蛸、15g白芨、15g元胡、10g炙甘草、10g桂枝、5顆大棗、5片生姜。在此基礎上,以患者病癥為基礎,給予適當的加減治療:對于虛寒的患者,可增加15g白術、15g炙黨參、10g已煎熟的附子;對于氣血瘀滯者,可增加15g丹參、15g郁金;對于胃陰受損者,可增加15g麥冬、15g生地、15g石斛,同時去除基礎藥方中的桂枝。
兩組患者均連續用藥6周,然后觀察治療效果[3]。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治療6周以后的臨床效果;依《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與胃鏡檢查作出療效評價,主要包括顯效、有效、無效三種。此外對患者實施半年隨訪,了解患者的復發情況。
統計學軟件應用的是SPSS19.0版本,對采集的數據展開統計學分析,計數數據采用(%)表示,運用χ2檢驗,以P<0.05作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的判斷標準。
經比較,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高于對照組,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療效比較[n(%)]
觀察組患者的疾病復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的,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疾病復發狀況比較
脾胃虛寒型胃潰瘍是臨床中最為常見的胃潰瘍類型,因此積極尋找有效的治療方法十分關鍵。通過本研究結果可以明顯看出,接受黃芪建中湯加減治療的觀察組,療效更好,復發率更低[4,5]。
總之,對于脾胃虛寒型胃潰瘍患者的治療,患者在接受一般西醫治療的基礎上增加中醫黃芪建中湯加減治療,能夠顯著提升治療效果,并且治愈后復發率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是一種很有價值的治療方法[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