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剛看市
從“CCTD 環渤海動力煤現貨參考價”發布的日度價格運行情況看(見附圖1),近期環渤海地區現貨動力煤價格穩中趨降。

分析認為,一方面,動力煤消費低迷對需求的抑制效果及其對現貨煤價的負面影響進一步增強;另一方面,隨著主要產地煤礦復產工作的持續推進,煤炭產量及其供應形勢進一步好轉。最終,北方港口動力煤市場的供求關系在下游需求萎縮、上游供應增加的此消彼長過程中逐漸向買方市場偏移,促使近期現貨煤價出現回調。具體情況如下:
第一,主要發電企業的電煤日耗與庫存情況。主要發電企業電煤日耗的同比萎縮程度進一步擴大和電煤庫存偏高局面,對現貨動力煤需求的抑制作用進一步增強,對市場情緒造成的負面影響進一步放大,給北方港口現貨煤價帶來的下行壓力加大。
一方面,主要發電企業電煤日耗的萎縮程度進一步擴大。統計表明(見附圖2),近期沿海地區六大發電企業的電煤日耗繼續保持較低水平,而且同比萎縮程度進一步擴大,新冠疫情對用電需求和電煤消費的沖擊繼續顯效。
另一方面,主要發電企業的電煤庫存高位運行。統計表明(見附圖3),近期沿海地區六大發電企業的電煤庫存水平繼續運行在高點,在日耗低位運行、電煤庫存可用天數繼續保持在40d 以上的背景下,發電企業的動力煤采購積極性不僅難以有效提高,而且出現少數發電企業要求推遲長協動力煤采購或延遲進口動力煤交貨現象。


第二,主要產地煤礦復產數量和銷售量進一步增加。近期,鄂爾多斯和榆林地區的煤礦復產工作繼續推進,煤炭銷售量逐漸回升,港口動力煤市場對產地資源緊張的擔憂逐漸淡化。
鄂爾多斯地區:截至2月28日,鄂爾多斯市累計復產煤礦153 座、在產煤礦總產能增至5.39 億t,分別比2 月1 日增加125 座和2.9 億t,在產煤礦產能已經恢復到2019年同期水平;在產能不斷提高的基礎上,近一周來的日均銷售量增至163.1 萬t(其中2 月28 日的銷售量為167 萬t),比前一周日均增加25.4萬t,比2月份第一周日均水平提高了近112%。
榆林地區:到2月25日,榆林地區在產煤礦達到49 處、開工率升至30%左右;同時,為了提高煤炭產量,榆林市開始對在產煤礦足額供應煤炭計量票,鼓勵煤礦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釋放產能,還對有復產意向但職工未到崗的煤礦,先行啟動復產驗收程序;在產量增加及其預期的背景下,榆林地區個別煤礦的出礦價格已經出現下調。
第三,動力煤期貨價格走勢打擊現貨市場信心。期貨市場上,動力煤主力合約(ZC005)的收盤價格(見附圖4)在近期再度下挫,2 月28 日的收盤價格降至542.2 元/t,基差超過25 元/t,對動力煤市場心態及其價格走勢造成消極影響。

第四,北方四港動力煤庫存保持低位運行。統計顯示(見附圖5),近期北方四港的動力煤庫存繼續保持低位運行局面,對港口現貨煤價的支撐作用繼續存在。

隨著產地復產煤礦數量的增多以及運輸形勢的好轉,港口庫存繼續累積,逐步施壓煤價;尤其秦皇島港存煤快速上漲至560萬t之后,貿易商心態發生變化。利好因素逐漸減弱,港口煤價出現小幅回調。
1.港口煤價下跌壓力加大
抗擊疫情期間,上級部門要求不能隨意漲價。2月初,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布《關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煤炭供應保障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嚴禁在合同約定以外隨意漲價,嚴禁以各種理由不履行中長期合同,嚴禁限制煤炭外銷。隨著節后上游煤炭企業復工復產,煤炭供應恢復,沿海地區用煤緊張程度有所緩解,煤價止漲企穩。進入2月下旬,下游需求回落,階段性補庫結束,用戶對現貨采購量減少。春節過后,環渤海港口煤價累計上漲了15 元/t,主要原因是上游生產和發運不暢以及港口持續低庫存,并不是下游需求增加帶動的。由于沿海六大電廠日耗遲遲沒出現大幅增加,一直保持在42萬t左右徘徊,后續拉運船舶數量減少;部分小戶補庫結束后,不需要繼續采購現貨。
春節期間,有“煤炭市場晴雨表”之稱的秦皇島港存煤持續走低,一度跌至390萬t,造成用戶恐慌心理出現。經過鐵路部門全力打量以及多次封航,秦皇島港存煤升至500萬t以上,最高時升至582萬t,部分煤種短缺現象得到緩解。而預報船舶數量減少,電廠需求沒有增加,煤價失去支撐。電廠庫存不斷增加。經過積極補充和拉運,沿海六大電廠存煤量由春節期間的1538 萬t升至1767 萬t,大幅增加229萬t,沿海電廠存煤可用天數高達40d。此外,下游庫存過高,用戶拉運長協煤已經夠用,現貨無人問津,煤價不再上漲。秦皇島港、黃驊港存煤保持在中位水平,但唐山港口群存煤繼續處于低位。由于南方電廠庫存高位,拉運積極性下降,盡管曹妃甸港和京唐港等港口存煤偏低,但下錨船舶數量少,呈供需雙低走勢,對拉動煤價上漲拉動作用有限。
最重要的是,上游復工明顯快于下游。此次疫情,南方地區受影響大一些,復工緩慢,北方地區受影響較小,上游復工情況明顯好于下游。隨著上游供應的增加,大量民營企業和中小煤企的復工復產,鐵路裝車恢復到合理位置,港口和電廠庫存不斷累積,煤炭不再稀缺。3月份是傳統用煤淡季,即將進入用煤淡季,部分貿易商不再囤煤,而是加快低價發貨;此外,南方水泥、化工等行業尚未完全復產,對北方港口市場煤炭采購量有限。盡管坑口煤價繼續上漲,但漲幅已經趨緩,大同、朔州、鄂爾多斯等地產地價格漲幅收窄;目前,汽車排隊搶運主要來自周邊內陸省份,下水的市場煤并不搶手。由于港口市場煤價格已經大幅高出長協煤價格,競爭力減弱,加之沿海電廠日耗恢復緩慢,采購力度減弱,實際需求匱乏,沿海煤炭市場呈供需雙弱態勢。貿易商報價松動,從高于指數報價到指數走平,甚至小幅下調。
2.沿海煤炭運輸保持剛性
從下游來看,沿海六大電廠庫存累積上升,而日耗較前期僅上漲4~5 萬t,存煤可用天數高達40d。目前,需求端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日耗仍然偏低。雖然近一周來,南方技術密集型企業復產較快,尤其浙江地區復產企業增多,但這些企業耗電量偏低,而南方重工業等大型耗電企業仍未完全復工,工業用電需求依然疲軟。二是電廠庫存過高。目前,全國統調電廠煤炭庫存1.19 億t,處于歷史同期的較高水平;而沿海六大電廠存煤高達1767 萬t,已經超過2019年同期存煤量,存煤可用天數高達40d,用戶對北方港口長協煤保持剛性拉運。三是對現貨采購有限。目前,有少量進口煤開始進入國內沿海市場,加之電廠日耗低位,需求低迷;即將進入春季電廠機組檢修期,下游用戶有高庫存做依托,并不急于大量拉煤補庫,對現貨更是零星采購。
產地方面,截至2 月22 日,全國在產煤礦產能31.7 億t/a,產能復產率達到76.5%,當日產量833萬t。目前“三西”地區煤炭生產處于繼續恢復態勢,其中,大中型國有煤礦產銷情況良好,尤其同煤、中煤、國家能源等大型煤企發運量繼續保持高位;而一些民營礦和中小礦處于停產狀態,很多員工返崗后需要隔離14d才能作業,因此,生產和發運情況不樂觀;預計3月上旬,各大主力煤礦能夠全面恢復至正常。近日的大秦線和張唐線發運情況也不樂觀,分別保持在82 萬t 和90 萬t 的低位水平,增幅有限。由于大部分煤礦尚未滿負荷運轉,加之周邊用煤企業拉運積極,拉煤汽車較多,陜、蒙區域部分煤礦產煤供不應求現象依然存在,促使坑口煤價保持堅挺,煤炭發運周邊省份數量較多;而港口方向,由于價格倒掛,發運并不積極,沿海煤炭運輸供需雙低。
環渤海港口方面,受多次封航和鐵路集中發運等因素影響,秦皇島港存煤升至582 萬t,較2 月10日相比增加了190 萬t。周邊唐山港口群方面,鐵路進車和煤炭調進情況依然低迷,曹妃甸四港和京唐三港合計存煤745 萬t,與2 月10 日相比減少了198萬t;其中,曹妃甸煤二期、華能曹妃甸、36#~40#泊位存煤均不到100 萬t,且到港拉煤船舶數量稀少。盡管唐山各港口存煤偏低,但到港船舶數量偏少,處于供需雙低。實際上,整個環渤海港口煤炭運輸保持低位剛性平衡,煤炭調進、調出保持平衡,整體存煤低位,市場煤有價無市。
在高庫存和部分進口煤補充的情況下,下游用戶對煤炭的需求增加有限,用戶對環渤海港口存煤保持剛性拉運。3 月份,環渤海港口煤炭下水量難有大幅增長,港口煤價上漲無力,預計3 月份,煤炭上下游仍處于緩慢復蘇階段,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逐步提高,煤礦生產、鐵路發運以及電廠日耗緩慢增加。預計4 月份,煤炭供運需將全面恢復正常。
3.沿海煤市供需雙低將持續
目前,沿海地區需求疲軟,加之向港口方向發運煤炭價格倒掛嚴重,煤炭站臺發運不積極。而內陸地區煤炭需求良好,短期內產地煤炭價格仍有支撐;隨著煤礦供應恢復的加快以及北方電廠補庫的結束,市場將逐漸轉向平淡,產地煤價將趨穩,甚至回落。
2月下旬以來,坑口復產煤礦數量逐步增多,煤礦產量緩慢增加,整體銷售良好,庫存較低。國有大礦保長協,價格相對穩定;部分中小型礦復產后產量仍偏低,價格穩中小漲,大同、朔州、鄂爾多斯等地部分煤礦產地價格繼續上漲。受內陸需求良好、發運港口價格倒掛以及沿海地區需求不足等三大因素影響,鐵路發運量有限,大秦線日運量一度升至92萬t之后,再次回落至78萬t,唐呼線日運量在10 萬t 以內徘徊,到港煤炭資源較少。此外,中小終端及非電力行業復產備煤已經告一段落,派船北上拉運的積極性下降;受拉運不振、需求恢復緩慢等因素影響,市場供大于求壓力加大,供貨商開始低價出貨;從2 月24 日開始,煤價進入下跌通道。預計3月上旬,煤價繼續走跌,沿海煤炭市場保持供需雙弱走勢。
下游復產復工緩慢,南方工業企業活動恢復不及預期,用電負荷未明顯改善。盡管江浙滬地區復產加快,但主要以技術類、金融業復工為主,但這幾類行業用電量偏低,而制造業、建筑行業等耗電大戶復工相對緩慢,再加上中央空調被禁開,民用電負荷也不高,這也就決定了電廠日耗沒有出現明顯提升。截至目前,我國華東、華南直供電廠存煤均處于20d以上的高位,南方電廠場存爆滿,部分接卸港口出現壓船現象。按照目前的電廠日耗計算,除上電等個別電廠以外,大部分電廠存煤可以覆蓋到整個3 月份。秦皇島港、黃驊港的裝船泊位有部分處于空泊狀態,周邊的曹妃甸四港、京唐三港情況也不樂觀,各港口下錨船均保持在1~5 艘,煤炭調進、調出保持雙低。
3月份,進口煤即將涌入國內市場,在高庫存和部分進口煤補充的情況下,下游用戶對北方港口煤炭的需求拉運有限。預計3 月份上中旬,沿海煤炭市場形勢不看好,電廠日耗難有大幅增加;在庫存高位的情況下,用戶對北方港口存煤保持剛性拉運,環渤海港口煤炭下水量難有大幅增長,港口煤價面臨下跌壓力。
(慧 民)
2 月份國內煤市運行主要特點:年后產地煤礦復產不及預期,動力煤市場穩中有漲;煉焦煤因供應偏緊,年后市場穩中偏強運行;國內無煙塊、末煤走勢有所分化,漲跌互現。
動力煤方面:2月份國內動力煤市場整體呈上漲的態勢運行。產地方面,受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主產地晉、陜、蒙地區煤礦復工進程較往年相比有所放緩,且煤礦復產之后因外地工人無法返崗煤炭產量維持中低位水平,煤炭供不應求,價格漲幅較大。鄂爾多斯部分煤礦累計漲幅50~70 元/t 不等,漲后現鄂爾多斯5500kcal/kg動力煤主流坑口價365元/t;陜西榆林地區部分煤礦價格較春節前累計上漲70~100 元/t 不等,漲后現榆林6000kcal/kg 動力煤主流坑口價475元/t。山西大部分地方礦還未復工,國有礦以供應長協為主,相對平穩。港口方面,因下游企業復工不及預期,工業用電疲軟,沿海六大電廠日耗同比回落,庫存持續多日位于40d以上的高位水平,價格漲幅較小,截至2月26日,秦皇島港5500kcal/kg動力平倉價575元/t,環比上漲2.22%。
煉焦煤方面:2 月份全國焦煤市場整體保持穩中偏強的運行態勢。春節過后,煤礦復工普遍延遲推后再加上井下工人不足,煤礦產量偏低,焦煤供應整體偏緊,而下游積極補充庫存,供需緊平衡,部分地區焦煤價格出現上漲,其中山西臨汾地區低硫主焦煤春節過后至今價格累計上漲130 元/t,漲后低硫主焦煤出礦含稅價1650元/t;另外陜西延安地區氣精煤因為供應緊張,價格上漲50元/t,漲后氣精煤出礦含稅承兌價900元/t。山東方面,受2月22日山東新巨龍煤礦事故影響,山東能源集團下屬所有沖擊地壓煤礦全部停產,短期焦煤供應進一步收緊,現濟寧地區氣精煤出礦含稅850 元/t,后期有提漲計劃。后期來看,煤礦有效供給能力會進一步提升,產量也會逐步釋放,供應緊張局面也會逐步得到緩解,價格漲后有望趨穩運行。
無煙煤方面:2月份國內無煙煤市場漲跌互現,無煙塊、末煤走勢有所分化。春節過后,由于無煙煤主產地煤礦復工普遍延遲推后再加上井下工人不足,而下游部分電廠、鋼廠補庫較為積極,從2 月上旬開始,山西晉城地區部分煤礦開始陸續上漲無煙末煤價格,漲幅在10~80元/t,其中山西晉城沁水地區部分煤礦無煙末煤漲后出礦含稅價執行540~710 元/t;與末煤上漲趨勢不同,2 月份除山西陽泉地區某煤企上調無煙塊煤價格30元/t以外,其他地區煤礦塊煤調價者不多,且從2月下旬開始,山西晉城地區部分地方礦開始回調中塊價格,降幅多在40~80 元/t 不等,其中沁水地區某煤礦無煙中塊降后出礦含稅價執行970元/t。后期來看,隨著產地煤礦供應、運輸逐步恢復,供應端支撐煤價力度將繼續減弱,而下游化工等行業需求難有明顯增加,因此不排除后期局部地區無煙中塊價格有繼續回落的可能,無煙末煤后期或堅挺運行。
1.2019 年全國原煤產量同比出現上漲
2019年,隨著煤炭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煤炭優質產能不斷釋放,全國原煤產量持續增長,其中2019 年12 月份,我國原煤產量3.3 億t,同比增長2.4%,環比回落2.1 個百分點;日均產量1070萬t,環比減少44萬t。2019年,全國原煤產量完成38.5億t,同比增長4%。
2.全社會用電量同比保持增長態勢
從發電量來看,2019 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同比增長3.5%,增速同比下降3.3個百分點。其中,火電、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同比分別增長1.9%、4.8%、18.3%、7%和13.3%。2019年12月份,發電量同比增長3.5%,增速比11 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從總量來看,2019年12月份全國絕對發電量6544 億kWh,同比增長3.5%,增速較11 月份收窄0.5個百分點。2019 年1~12 月份全國絕對發電量71422 億kWh,同比增長3.5%,增速較1~11 月份擴大0.1個百分點。
從用電量來看,2019 年全社會用電量比2018年增長4.5%,與2018 年8.5%的同比增速相比降低4個百分點,但就2019年12月份來看,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速下降15%。其中,一產、二產、三產和居民生活用電量分別增長4.5%、3.1%、9.5%和5.7%。
3.2019 年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利潤總額同比小幅下降
我國煤炭開采與洗選行業固定資產投資一般由3部分組成:建設安裝工程、設備工具購置和其他費用。煤炭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涉及范圍比較廣、構成復雜,煤機設備投資可能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歷史經驗表明,煤機設備投資占固定資產總投資比重基本可以維持在一個較為穩定的范圍之內。
2014年,在國內煤價持續下跌大背景下,大型煤企也難以逃脫,中國煤企虧損數量增多,全國規模以上煤企利潤總額由2013 年的2369.87 億元下滑至1286.5億元,同比降幅46.47%,2015年降幅更是高達60%;2016年,隨煤價回升,煤企盈利情況開始好轉,降幅收窄,實現利潤總額1090.9 億元,同比增幅達147%;2017~2018年,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影響,國內煤炭價格居高不下,煤企整體盈利可觀;2019年全年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營業成本17961億元,同比增長5.6%,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實現利潤總額2830.3億元,同比下降2.4%,降幅較1~11月份擴大0.7個百分點。
4.沿海電廠庫存、日耗均有所提升
2 月份,沿海六大電廠煤炭庫存呈增加的態勢發展,同時日耗量也有所提升。截至2 月25 日,沿海六大電廠日均煤炭庫存上升至1753 萬t,環比增加188萬t,增幅為12.01%。2月份沿海六大電廠煤炭日耗量有所上升,尤其是進入2月中旬以后,下游部分工業企業陸續復產復工,工業用電量逐步回升,預計后期六大電廠日耗將會突破50 萬t。但考慮到目前電廠高庫存的狀態,現庫存可用天數仍在40d以上,出現大面積補庫的可能性較小,后期仍將繼續關注沿海電廠進口煤以及長協煤到船情況。
5.秦皇島港庫存呈現上升態勢
2 月份流通環節秦皇島港煤炭庫存呈上升態勢。截至2 月25 日,秦皇島港煤炭日度庫存為560萬t,環比月初增加117 萬t,增幅為26.41%。隨著煤炭主產地有序開工,煤礦產量有所提高,煤炭調入量也有所增加,同時由于市場煤采購需求低迷,推動秦皇島港口存煤向上攀升。
后市預測:近期主產區榆林市對復產煤礦足額供應煤炭計量票,并鼓勵煤礦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釋放產能,對有復產意向但職工未到崗的煤礦先行啟動復產驗收程序。同時各地區也正在加快推進煤礦復產工作,后期隨著隔離期結束的井下工人陸續返崗,煤炭產量將穩步增加。而下游企業開工率相對偏低,電力需求未出現實質性提振,電廠耗煤量回升緩慢加之受中長協合同的保障,市場煤采購需求不足。綜合來看,下周國內動力煤價格將穩中下行,秦皇島港5500kcal/kg動力煤主流平倉價565~570元/t。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 月中旬全國煤炭價格穩中有漲。各煤種具體價格變化情況如下:
無煙煤(洗中塊,揮發份≤8%)價格為1050元/t,較上期持平。
普通混煤(山西粉煤與塊煤的混合煤,熱值4500kcal/kg)價格為458.8 元/t,較上期上漲10.5元/t,漲幅為2.3%。
山西大混(質量較好的混煤,熱值5000kcal/kg)價格為505.6元/t,較上期上漲5.6元/t,漲幅為1.1%。
山西優混(優質的混煤,熱值5500kcal/kg)價格為559.4元/t,較上期上漲4.4元/t,漲幅為0.8%。
大同混煤(大同產混煤,熱值5800kcal/kg)價格為594.4元/t,較上期上漲6.1元/t,漲幅為1.0%。
焦煤(主焦煤,含硫量<1%)價格為1420/t,較上期持平。
上述數據顯示,2月中旬全國無煙煤、煉焦煤價格維穩,動力煤價格漲幅擴大。
山東省煤礦安全監察局日前發布的最新調度數據顯示,2020 年1 月份,山東省煤礦生產原煤977.7萬t(調度數),環比2019年12月份的978.4萬t減少0.7萬t、下降0.07%;同比2019年1月份的1070.7萬t減少93萬t、下降8.69%。
其中,省屬煤礦原煤產量775.9 萬t,同比減少7.3 萬t;市縣屬煤礦原煤產量201.8 萬t,同比增加29.8萬t。
河南煤礦安監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月份,河南省煤礦共生產原煤814.09萬t,同比減少81.1萬t、下降9.1%。
其中,骨干煤礦企業原煤產量793.6 萬t,同比減少49.5萬t、下降5.9%。地方煤礦原煤產量為20.5萬t,同比減少31.6萬t、下降60.7%。
骨干煤礦企業中,河南能源集團生產原煤376.39萬t,同比減少23.22萬t、下降5.5%;中國平煤神馬集團生產原煤287.15 萬t,同比減少9.15 萬t、下降3.1%;鄭煤集團生產原煤75.82 萬t,同比減少17.68 萬t、下降18.9%;神火集團生產原煤36.57萬t,同比增加1.58萬t、增長4.5%;中煤河南分公司生產原煤17.33萬t,同比減少3.95萬t、下降18.5%;河南省煤層氣公司生產原煤0.13 萬t,同比增加0.07萬t、增長115.7%;河南省地方煤炭集團公司生產原煤0.21萬t,同比減少0.8萬t、下降78.9%。
按轄區分,鄭州分局轄區生產原煤107.68萬t,豫西分局轄區生產原煤149.38 萬t,豫北分局轄區生產原煤126.01 萬t,豫南分局轄區生產原煤314.24萬t,豫東分局轄區生產原煤116.78萬t。
2月25日~3月2日,秦皇島、唐山各港合計調進量小幅上漲;隨著封航時間大幅縮短,港口裝船量明顯提高;合計調出量高于調進量,秦皇島、唐山各港存煤總量低位震蕩回落。
秦皇島港方面,隨著煤礦開工進程不斷加快,各地運輸限制也逐漸解除,煤炭主產地供應持續增加,市場緊張情緒得到有效緩解。本周期,受大秦線天窗檢修影響,秦皇島港進車數量明顯減少,日均調進46.1萬t,較前一期減少3萬t;調出方面,下游電煤消費需求不足,觀望情緒偏強,港口現貨煤成交相對清淡,加上大霧大風封航影響,秦皇島港日均調出38.4萬t,較前一期減少1.6萬t;調出量不及調進量,秦皇島港庫存持續向上回補。截至3月2日,存煤量突破600萬t,錨地船25艘。
周邊港口方面,隨著張唐線接入量明顯回升,本周曹妃甸港區日均調進15.2 萬t,較前一期大幅增加4.7 萬t;日均調出21.5 萬t,較前一期增加6.6萬t;調進量不及調出量,庫存跌破400萬t。截至3月2 日,曹妃甸港區存煤386.3 萬t,較前一期減少43.4萬t;京唐港區存煤327.8萬t,較前一期減少約43萬t。
下游方面,工業、企業開工率偏低,電煤消費恢復緩慢,截至3月2日,沿海六大電廠耗煤量維持在45 萬t 以上,明顯低于2019 年同期水平,庫存維持在約1773萬t偏高位水平。短期內,疫情仍將制約企業生產恢復情況,煤炭需求難以有效釋放,沿海電廠在高庫存保障下,仍以長協煤拉運為主,對現貨煤采購積極性不高,環渤海港口將延續供需雙弱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