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寶,楊懷超,白富政,張偉,牟畇屹,侯從強,楊志軍,王丹
淺析四川省金礦床資源儲量概況及成礦類型
宋元寶1,楊懷超2,白富政3,張偉1,牟畇屹1,侯從強1,楊志軍1,王丹1
(1.四川省地質調查院,成都 610081;2.四川省核工業(yè)地質局二八一大隊,四川 西昌 614500;3.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fā)局川西北地質隊,四川 綿陽 621000)
四川省巖金礦主要分布于阿壩州北部—東部及甘孜州和涼山州—盆地西部地區(qū),其次是廣元市—綿陽市西北部的“金三角”地區(qū)的分布特征。通過研究和歸納,本文將礦床類型歸納為11個三級亞類,并根據該11個類型對礦床規(guī)模進行統(tǒng)計,得出了數量上四川省以巖漿熱液型金礦為主,其次為砂礦性金礦為主,再次為海相火山巖型金礦的結論。在此基礎上,對四川省的金礦勘查工作程度、開發(fā)利用情況進行了評述,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作用,為省內金礦的勘查開發(fā)利用及找礦提供一定思路。
四川省金礦;資源儲量概況;礦床成因類型
金礦是四川省重要的優(yōu)勢礦產之一[1],有礦產地322處,包括砂金礦64處和巖金礦258處。砂金礦中大型礦床4處,中型29處,小型22處,礦點9處;巖金礦中大型礦床3處,中型14處,小型67處,礦點174處(圖1)。
圖1 四川省金礦分布圖
四川砂金礦分布范圍很廣,遍及全川100余個縣(市),查明有資源儲量的主要展布在嘉陵江、涪江、白龍江、岷江、青衣江、大渡河、雅礱江、金沙江及其支流,其中以嘉陵江、涪江水系產出的砂金礦床比較集中[1],查明的資源儲量占全省的60%。
巖金礦主要分布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東部及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涼山彝族自治州-盆地西部地區(qū),其次是廣元市-綿陽市西北部的“金三角”地區(qū),其余地區(qū)僅零星分布[1](表1、圖2)。
四川省金礦床類型二級分類包括巖漿作用礦床、變質作用礦床、非巖漿-非變質作用礦床、表生作用礦床和沉積作用礦床五類;三級成因分類劃分為巖漿型礦床、接觸交代型(矽卡巖型)礦床、斑巖型(玢巖)礦床、巖漿熱液型礦床、海相火山巖型礦床、受變質型礦床、淺成中低溫熱液型、風化型礦床、砂礦型礦床、化學沉積型礦床共計十類[2]。在三級成因分類內的基礎上又根據其成礦特點等進行了亞類的細分。其劃分的礦床類型和代表性礦床見表2。
表1 各市(州)金礦資源分布情況一覽表
地區(qū)礦床(點)數資源儲量(噸)資源儲量所占比例 阿壩州81140.9526.40% 甘孜州115129.4524.24% 涼山州36122.5422.95% 廣元市2465.0112.17% 綿陽市3755.7110.43% 雅安市1611.462.15% 巴中市85.771.08% 樂山市12.750.51% 攀枝花20.350.07%
表2 四川省金礦床類型劃分表
四川省金礦類型、規(guī)模、數量統(tǒng)計見表3:四川省有小型及以上金礦床139處,其中,大型7處,占全省礦產地的2.17%;中型43處,占比為13.36%;小型89處,占比為27.64%,礦點183處,占比56.83%(圖3)。7處大型礦床中砂礦型4處,層控-熱液型、構造-熱液型、海相基性火山巖型各1處。
圖3 四川省金礦床(點)數量比例分布圖
四川省發(fā)現(xiàn)并探獲了相應的資源儲量的金礦類型有巖漿型、接觸交代(矽卡巖)型、斑(玢)巖型、巖漿熱液型、海相火山巖型、受變質型、淺成中低溫熱液型、風化型和砂礦型礦床。322處金礦產地查明資源儲量為532.746噸[3-5]。按金礦成因類型、資源儲量及所占比例見表4、圖4。
表3 四川省金礦類型、規(guī)模、數量統(tǒng)計表
表4 四川省金礦成因類型、資源儲量統(tǒng)計表[6-7]
由表4和圖4可以看出:淺成中低溫熱液型金資源儲量是四川省最主要金礦類型,資源儲量達到189.375噸,占四川省金資源儲量的35.55%,位居各類型之首;其次,為砂礦型金礦,資源儲量165.95噸,占31.15%;第三位的是海相火山巖型礦,資源儲量79.374噸,占14.90%;第四位是斑(玢)巖型,資源儲量41.614噸,占7.81%。其它類型,巖漿熱液型占6.10%、風化型占2.26%、接觸交代型(矽卡巖型)占1.72%,而受變質型、巖漿型占比很小;陸相化學沉積型目前尚無資源量。
進入省國土資源廳資源儲量統(tǒng)計(下稱進入統(tǒng)計)的金礦區(qū),累計查明金礦資源儲量362.71噸,保有資源儲量287.78噸[3-5]。其中,查明砂金146.80噸,保有127.74噸;查明巖金215.91噸,保有160.04噸。查明砂金資源儲量占全國25.65%,居第一位;金礦總量列第九位。
四川省金礦的勘查程度不均勻,砂金礦勘查程度較高[10],勘探27處,詳查21處,普查12處,踏勘4處。進入統(tǒng)計的砂金礦區(qū)基礎儲量占查明資源儲量的比例為50.57%。巖金礦勘查程度相對較低,達勘探者8處,詳查20處,普查73處,預查23處,踏勘134處。進入統(tǒng)計的巖金基礎儲量占資源儲量的比例為8.42%。
金礦總體勘探35處,占金礦產地總數的10.87%;詳查41處,占12.73%;普查85處,占26.40%;預查23處,占7.14%;踏勘138處,占42.86%。即預查以下的勘查工作占了礦產地總數的一半,顯示總體勘查程度較低。
圖4 不同成因類型金礦查明資源量所占比例圖
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砂金礦勘查取得突破性進展,砂金礦開發(fā)達到鼎盛時期,除松潘縣漳臘大型砂金礦等少數礦床外,已發(fā)現(xiàn)的砂金礦產地,無論規(guī)模大小均開發(fā)利用。土法生產與采金船正規(guī)生產相結合,使四川砂金生產能力和產量迅速增加,至1992年,設計總生產能力達1 400 kg,實際上生產黃金約600kg。
進入20世紀九十年代,四川金礦生產逐步開發(fā)巖金。截止2017年底四川有金礦山企業(yè)50家。其中,大型礦山企業(yè)2家,中型4家,小型38家,小礦6家。從業(yè)人員2 317人,年產礦量74.51萬噸,工業(yè)總產值99.11萬元,綜合利用產值47 783.86萬元,礦產品銷售收入4 634.67萬元,利潤總額53 789.97萬元。
四川省金礦資源豐富[8-9],木里梭羅溝金礦、甘孜嘎拉金礦、松潘東北寨金礦[6]、九寨溝馬腦殼金礦、冕寧張家坪子金礦[7]等均在省內乃至全國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過對四川省金礦從數量、分布、礦床類型、礦床規(guī)模統(tǒng)計、資源儲量、勘查程度及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等進行綜合統(tǒng)計,一定程度上可以給省內金礦的勘查開發(fā)利用及找礦提供一定思路。
[1] 四川省重要礦種區(qū)域成礦規(guī)律礦產預測成果報告.四川省國土資源廳,2013.6.
[2] 中國礦產地質志省級礦產地質志研編技術要求.中國礦產地質志項目辦公室,2016.7.
[3] 四川省金礦資源潛力評價成果報告.四川省地質礦產局,2011.8.
[4] 四川省區(qū)域礦產總結(第四冊貴金屬).四川省地質礦產局.1990.12.
[5] 四川省金礦資源總量預測報告.四川省地質礦產局,1991.5.
[6] 四川省紅原刷經寺-馬爾康-龍爾甲地區(qū)金礦資源評價報告.四川省地質調查院.2004.
[7] 四川省冕寧縣張家坪子金礦詳查報告.核工業(yè)281隊. 2013.
[8 ] 陳毓川等,中國金礦床及其成礦規(guī)律.地質出版社.2001.
[9] 陳毓川,朱裕生,中國礦床成礦模式,地質出版社,1993.10
[10] 王全偉,姚書振,駱耀南,川西北微細浸染型金礦床區(qū)域成礦動力學模式四川地質學報2004第1期
Simple Analysis of Resources and Deposit Type of Au Deposits of Sichuan Province
SONG Yuan-bao1YANG Huai-chao2BAI Fu-zheng3ZHANG Wei1MOU Yun-yi1HOU Cong-qiang1YANG Zhi-jun1WANG Dan1
(1- Sichuan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Chengdu 610081; 2- No. 281 Geological Party, Sichuan Bureau of Uranium Geology, Xichang, Sichuan 614500; 3- Northwest Sichuan Geological Party, BGEEMRSP, Mianyang, Sichuan, 621000)
Major Au deposits of Sichuan Province are distributed over the north and east of the Ngawa Tibetan and Qia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Garzê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Liangshan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secondly, northwest of the Guangyuan-Mianyang region. All of the Au deposits of Sichuan Provinece may be divided into 11 types and the order of importance of main Au deposit types is magmatic hydrothermal type, placer and marine volcanic typet. Exploration work level an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Au deposits of Sichuan Province are reviewed.
Au deposit; reserve; resource; genetic type of deposit
2019-05-30
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礦產地質志·四川卷(編號:DD20190379-27)”項目資助。
宋元寶(1979-),男,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地質礦產勘查,中國礦產地質志·四川卷編制等工作
P618.51,P617
A
1006-0995(2020)01-0056-04
10.3969/j.issn.1006-0995.2020.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