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吉阿常

【編前語】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省堅持把疫情防控一線作為鍛煉考察干部的主戰場、主陣地,各級黨組織紛紛在一線錘煉、鑒別、激勵、選拔好干部,著力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
“你的疫情防控網格責任區在哪里?重點疫區回來有幾人?“居家隔離有幾人……”前不久,在漢源縣富林鎮一小區,縣委組織部一線考察組干部樂洪強正在了解一線干部現實表現,面對面收集情況。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漢源縣委堅持把“疫”線作為培養、鍛煉、考察干部的主戰場、主考場。縣委組織部第一時間制定考察識別評價干部方案,部班子成員帶領6個考察組,沉到底、零距離與干部溝通交流,切實壓實防控責任,推動廣大干部挺身而出、擔當作為。
了解干部,既“沉到底”更“面對面”
“牟書記非常負責,疫情期間我們不方便出門,但吃的、用的一點都不用擔心。若缺什么,打個電話,牟書記就幫我們落實了。”一提到牟巍,天罡村村民姜春華總是禁不住蹺起大拇指。疫情發生后,漢源縣宜東鎮天罡村第一書記牟巍不顧腿傷沖上火線,他架著拐杖,走村入戶上門宣傳,早出晚歸。考察組收集到線索后,庚即深入鎮、村、組、戶中隨機走訪,了解干部評價、群眾口碑,如實錄入“疫情防控一線干部考察紀實本”,并將其納入全縣戰“疫”優秀干部庫。
一線考察識別評價干部是漢源縣“戰時”動員、激勵干部的重要舉措,重點對“戰時”干部落實 “六個是否”進行評價,即:是否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堅決執行上級黨組織的工作部署;是否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是否堅守崗位、靠前指揮,及時發聲指導,及時掌握疫情,及時采取行動;是否嚴密細致做好疫情監測、排查、預警、防控等工作;是否廣泛發動各方力量,及時收集報送疫情信息;是否做好輿論引導和輿情應對工作,穩定群眾情緒。
為考準、考實干部,漢源縣委組織部建立分片考察機制,由6名部班子成員帶隊分片聯系鄉鎮和部門,采取每天訪、不定期突襲訪、特殊時段夜訪、重要點位全程訪“四訪”方式,了解掌握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實際表現,建立干部正面和負面兩張清單,作為評價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據。“截至目前,有60名表現突出的優秀年輕干部被納入戰‘疫優秀干部庫,我們將對其進行重點培養。”縣委組織部干部室負責人陳然介紹。
考察干部,既“聽廣播”更“看直播”
“萬萬沒想到,我偶然在漢源電視臺露了一下臉,你們居然來了。”在安樂鎮黨政辦,工作人員馬林對干部考察組一行驚訝地說。原來,為多角度、多渠道考察干部,漢源縣委組織部建立“線上+線下”考察識別干部機制,落實專人,每天收集各類媒體涉及干部的信息,整理干部在疫情防控一線履職盡責、擔當作為的表現和群眾的口碑等情況。
疫情防控一線考察識別干部,點多面廣時間緊,單靠組織部門力量,覆蓋面、準確性如何保證?“必須整體聯動、上下互動,才能把工作真正做細、做實,做到公平、公正。”漢源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劉志龍說。
為暢通信息收集渠道,漢源縣堅持走下去、請上來相結合,結合縣級領導“包鄉聯點幫扶”、部門“聯鄉包村”、聯系服務社區和小區等工作,27名縣領導帶隊,30余名組工干部參與,到網格、村組、卡點,看干部精神狀態、工作思路,現場考驗干部的戰斗意識、為民情懷和履職能力。建立干部現實表現信息縣、鄉、村、戶“四級反饋”制度,分層分級收集干部考察員隊伍、鄉鎮黨務干部、村(社區)干部、黨員和戶長等反饋信息,暢通干部現實表現直報渠道,為評價和使用干部打下堅實基礎。
檢驗干部,既“加壓力”更“添動力”
“宣傳力度還不夠,摸排還要再細一點。”縣委督導組在對富泉鎮雙海村進行督查后,及時提醒聯系縣領導和富泉鎮黨委。
“我們抽調20余名干部成立5個專項督導組,建立一日一督查,一日一會商,一日一通報,一日一整改‘四個一機制,嚴督實導、雙向印證干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表現,列出問題清單,責令限期整改,強化跟蹤督辦,壓緊壓實各級干部責任。”縣委督查組組長杜鵑說。
“疫情當前,把考察識別的探頭拉到第一線,既是識人方式的改進,也是對參戰干部的鼓勵。”宜東鎮組織委員商華瓊對“疫”情一線考察識別干部的舉措很認同。
“基層干部防疫任務擔子重、壓力大,工作和生活條件艱苦,因此組織部門考察干部既要加壓力也要添動力,從而激勵廣大干部全力以赴沖鋒在前、共克時艱。”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白云鳳說。(作者單位/漢源縣委組織部) (責編/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