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塔 霍彧

全村1026人,居家觀察的就有40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雅安市天全縣紀委監委駐六城村第一書記徐鵬,始終堅守在這個全縣最重要的防控堡壘中。50多天來,他帶領幾名村干部“以一當十”,陣地始終穩固。
1月23日(農歷臘月二十八)是外地務工人員返鄉高峰日。次日,雅安市第一例輸入性新冠肺炎病例在天全縣思經鄉被確診,該病例在仁義鎮六城村有停留史,六城村的防疫形勢極為嚴峻。六城村是縣紀委監委聯系的貧困村,得到通知后,徐鵬立即返回六城村駐守。
回村途中,徐鵬從市面上搶購到殊為寶貴的一點點防控物資:100個口罩和1把電子體溫槍。進到村里,徐鵬叫上駐村工作隊隊員和村“兩委”成員,對本村返村人員及來村探親人員開展了拉網式全面篩查。一個晝夜,徐鵬他們就摸清了底數,全村共有返鄉人員236人。
針對返鄉人員流動性強、管控難的問題,徐鵬善用“增減法”,及時掌握返工出村人員動態情況。在六城村道路的防控卡點上,他既是“運動員”也是“監督員”,登記過往車輛,檢測駕乘人員體溫,督促村、組干部“守好一卡,護住一村”。村級“防控網”越織越密,確保疫情不在村里蔓延。
疫情防控期間村民采買不方便,生活物資可以依靠徐鵬他們“代購”解決,但流言的禁止卻頗費腦筋。村民李某之子返鄉時出了小車禍一直居家隔離,面對久不露面的年輕人,竟有鄰居開起李某的玩笑:“你兒子被抓了。”三五亂傳,人心惶惶,李某一家更是不勝其擾。“散了人心就可能出大事。”得知了情況,徐鵬入戶安撫李某一家,并對其鄰居進行批評教育。
流言止住了,村里安穩了。全村擰成一股繩,共渡難關:村里創業青年王宇祿為值班人員送去口罩50個,鋼炭2箱;身在外地的楊凱捐助了600元防疫資金……一股股暖流在六城村浸漫開來。
六城村有貧困戶64戶,是全縣貧困戶最多的村,決不能讓他們因疫情返貧。春耕復產準備得如何?時節不等人。圍繞群眾最關心、最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對照“兩不愁三保障”標準進行預估,徐鵬他們制定出針對性幫扶措施,抓疫情防控的同時謀劃春耕生產,確保年底鞏固提升的目標順利實現。
“基礎設施亟待完善,通組道路要加寬改善,人行便橋要加固實施,還有荷田月色項目、小龍蝦養殖、重樓藥材的加工……”徐鵬一條一條地盤算著。望著金色的油菜花、嫩綠的春筍春椿、整齊的白墻紅瓦,他知道,等暖和起來,六城村的春天定會美麗如常。(作者單位:霍彧/天全縣紀委監委) (責編/周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