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內外鋅的供應,從精礦到鋅錠,產量全面增長和供應過剩已成既定事實,而消費則主要影響價格變化的幅度和節奏。受疫情影響,當前鋅價已經超跌,短期價格表現為穩中求漲,大趨勢仍將是重心向下。
2020年國內外鋅的供應,從精礦到鋅錠產量全面增長和供應過剩已成既定事實,而消費則主要影響價格變化的幅度和節奏。
新年伊始,一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大肆蔓延而來,國內外宏觀避險情緒升溫,大宗商品市場遭受重創,倫鋅大幅下挫逾300美元/噸,最大跌幅達12.9%,創2016年7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針對疫情的影響,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泰科”)對產業鏈上下游做了系統調研。
根據安泰科調研,大部分礦山在春節前后保持正常生產,未受到疫情影響,僅有29%的礦山復工有所延遲,或受疫情影響仍未復工,總體評估,調研樣本中的企業將較去年同期減少鋅精礦產量2.4萬噸,影響相對有限。
春節期間冶煉端產量略降符合歷史規律,1月份春節假期與疫情疊加,據安泰科調研,樣本企業鋅及鋅合金總產量為45.6萬噸,同比增長18.4%,環比減少1.9萬噸,日均產量環比下降4.0%。疫情的影響在2月份逐步凸顯,物流運輸受限,鋅錠流通受到阻隔,冶煉廠庫存上升,部分企業廠庫及在途與同期相比翻倍;硫酸脹庫的風險,在當前極端情況下更加凸顯;原料保障暫無問題,但也面臨運輸瓶頸。據安泰科初步統計,2月份,因檢修及彈性生產造成的環比減量為4.6萬噸,減產以西北和中部地區為主。不同于銅冶煉,當前鋅冶煉處于利潤高位,冶煉廠多是非經濟性因素下的彈性減產,而伴隨著疫情影響弱化,冶煉端的恢復或許會比較快。
根據調研,目前下游復工仍不理想,已復工的企業不代表可以生產,只是先有極少量的開工,除了防疫物資、人工返流、運輸等共性問題,最根本的問題還是沒有訂單,整個終端消費恢復有限,尤其是在華南市場比較凸顯,在國家政策引導下,地方政府鼓勵積極復工,后續的下游復工進度可能會有所加快。
以上因素綜合下來,導致春節期間前后累庫量和持續時間均超預期。過去幾年去庫的起點基本在春節后第三周,今年可能會持續到3月中旬,最高累庫量預估22萬噸。
從項目情況判斷,2020年,海外礦山產量將延續增長態勢,主要增量將來源于幾個2019年未能順利釋放產能的大型礦山,總體估計全年釋放增量在51萬噸。與前兩年類似,新增產能的預期差會持續存在,尤其是今年價格提前下跌,礦山端的壓力也會提前顯現,大概率還會下調增量。
國內方面,2020年,由于幾個大型項目確定性較強,實際產能增量將較2019年有明顯增加,2021年也會有部分產能繼續釋放,因此未來兩年時間國內礦山產能增長更為確定。但是很多增量仍然是區域性的與冶煉產能的配套,比如烏恰、花垣,很難對其他區域市場形成補充,國內自產礦難言寬松,更多需要依靠進口補給。考慮疫情影響下,在產減量及新建產能的推遲,年度釋放增量下調至4萬噸。
進口方面,2019年中國進口鋅精礦累計同比增長30%,澳大利亞恢復性增長,非洲及中亞未來將是供應中國市場的重要增量,預計2020年中國仍將維持進口180萬噸金屬量的鋅精礦。
總體判斷,2020年中國鋅精礦供應過剩18.8萬噸,全球過剩量在35.1萬噸,較2019年進一步擴大。

圖1 鋅精礦供需平衡
2020年國內外鋅精礦增產量將是近年來最多的一年,加工費仍然具備保持高位的條件,冶煉廠將保持比較高的生產積極性。總體估算2020年國外鋅冶煉產量增量為25萬噸。
對國內市場而言,國產礦加工費頂峰已過,當前6700元/噸較2019年高點8000元/噸已經顯著下滑,進口現貨加工費仍有上漲空間,但總體都保持在高位。考慮受到疫情的影響,復產及新增產能投產時間推遲,安泰科將2020年精煉鋅增量下調9萬噸至24萬噸,2019~2020 兩年增量達到75萬噸,是過去十年中增產最強勁的兩年。

圖2 精鋅供需平衡
全球的鋅消費已經進入平臺期,增速徘徊在1%~2%的水平。2019年全球宏觀經濟發展面臨較大困難,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外部環境復雜多變,中國鋅消費從2018年的負增長中恢復,并實現1%以上的增幅。
2020年是實現“小康社會”和“全面脫貧”兩大目標的重要節點,疫情帶來的擾動將是暫時的,一系列國家政策刺激將確保實現穩增長的經濟目標。中國消費增速與基建增速密切相關,2020年,在地方政府專項債限額連續提前下達的政策支撐下,基建仍然是最值得期待的動力。而汽車筑底時間會相對拉長,房地產會仍表現的具有韌性。鋅的兩大終端消費領域基建和房地產一季度投資占全年的比重不足20%,疫情的影響可能會在后期政策的刺激下有所彌補,但當前處于政策的窗口期,效果仍然取決于政策落地的節奏和力度,對需求端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鋅市場在經過了2016年以來由礦到錠的緊縮周期之后,從2018年下半年鋅礦增量釋放開始,轉為礦到錠的寬松周期,2020年將會進入礦和錠全面過剩的時期,此周期或仍將維持2~3年,或者價格觸及產業鏈成本引發減產,再開啟新一輪周期。
基本面本身趨勢不樂觀,但過去兩年奠定了不錯的市場基礎:庫存很低,國內冶煉廠產品結構調整,與下游對接的能力增強。供應寬松預期下,基本面支撐弱化,成本抬升、產業結構的調整對價格的支撐會凸顯。
由于受到疫情的影響,當前價格已經超跌,短期價格會表現為穩中求漲,在悲觀的基本面現實與較好的宏觀預期之間的博弈下,難有報復性的上漲行情,擺脫低位可能會需要較長時間。價格大趨勢仍將是重心向下。
預計2020年LME 三月合約主要波動區間在1900~2400美元/噸,滬鋅主力合約在16000~18500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