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陳鵬
(山西蘭花集團莒山煤礦有限公司,山西 晉城 0480027)
運輸大巷是安全開采的重要通道,對工作面正常開采和煤炭資源的運輸具有重要意義[1-3]。以莒山礦15號煤層主運輸大巷為工程背景,確定了巷道支護方案,并進行了數值模擬驗證。
15號煤層位于太原組底部,K2灰巖之下,厚度1.64~7.30m,平均3.86m。井田內煤層厚度變異系數24.06%,可采性指數100%,結構復雜,一般含0~6層夾矸,厚度約0.03~0.5m。煤層基本頂為K2石灰巖,直接頂一般為泥巖、砂質泥巖,底板為鋁土泥巖或砂質泥巖。
為了解煤層物理力學性質,通過現場取樣,對15號煤層物理力學性質進行了實驗室測量。測量得出15#煤煤樣的內聚力c為1.15MPa,內摩擦角φ為18.70°,抗拉強度σt為0.97MPa,抗壓強度σc為23.60MPa,抗剪強度為9.14MPa。根據測量結果可知,煤巖體抗拉及抗剪強度相對較小,掘進過程中巷道圍巖在采動影響下容易發生拉裂及剪切破壞,在巷道實際支護過程中應對巷道圍巖體進行有效錨固,增強圍巖強度,保障后期正常使用。
運輸大巷沿15號煤層底板掘進,屬于全煤巷道,由于煤層較軟且裂隙發育,為實現巷道安全、有效的支護,采用系統分析法[4-5],綜合考慮地質條件、巷道埋深、巷道斷面、圍巖體力學性質、巷道服務年限、煤柱尺寸、錨固體力學性能等因素,確定巷道支護方案。巷道支護示意如圖1所示。
采用高強度錨桿金屬網鋼帶及噴射混凝土進行聯合支護。高預應力錨桿能夠保證淺部圍巖形成初步的錨固結構,有效減小圍巖拉裂及剪切錯動,在巷道表面圍巖體形成整體穩定結構,提高圍巖體整體強度。在此基礎上噴射混凝土,對圍巖表面及時密封,有效預防巷道表面破碎巖體剝落,保持圍巖體處于原有錨桿支護后的穩定狀態,與錨桿組成聯合支護系統,實現整體協同支護。
頂板錨桿采用高強度左旋無縱筋螺紋鋼錨桿,配套拱形高強度托盤。錨桿規格為Φ20mm×2000mm,托托盤規格為120mm×120mm×8mm。采用樹脂加長錨固,錨固力不低于160kN;布置間排距為800mm×800mm,最外側錨桿與頂板邊緣距離為200mm;中部錨桿垂直于頂板打設,頂板邊緣錨桿與垂直方向呈15°夾角。
幫部錨桿采用Φ20mm×2000mm型左旋無縱筋螺紋鋼錨桿,配套120mm×120mm×8mm型拱形高強度托盤,樹脂加長錨固,錨固力不低于160kN,預緊扭矩不小于200N·m。每排布置4根錨桿,間排距為800mm×800mm,兩側邊緣錨桿距巷道頂板及底板分別為300mm,中部錨桿垂直于幫部打設,邊緣錨桿與水平方向呈15°夾角。
鋼筋托梁由Φ14mm的螺紋鋼焊接而成,安裝錨桿時搭設兩段縱梁,間距為100mm。鋼筋網采用10#鐵絲編織而成,網格為100mm×100mm,搭接長度100mm。噴射混凝土強度等級C20,配合比為1:2:2,摻3%~5%速凝劑,初噴厚度50mm左右,要覆蓋住錨桿托盤。
在完成錨網噴初次支護之后,及時進行錨索加強支護。錨索采用Φ15.24mm×8300mm的高強度鋼絞線配套300mm×300mm×20mm高強度可調心托盤,“3-0-3-0”方式布置,間排距為1600mm×1600mm,錨固力不低于200kN,預緊力不小于150kN,垂直于頂板布置。
基于巷道服務年限較長的因素,考慮巷道底板巖性強度較低,對底板進行混凝土硬化處理。混凝土硬化之前先對底板破碎區域進行清底并注漿,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于C15,鋪設厚度小于100mm。
為驗證巷道圍巖支護效果,采用FLAC3D數值模擬軟件建立數值計算模型。模型尺寸為60m×60m×60m,模型底板限制垂直位移,兩幫限制水平變形,巷道掘進寬度5m,高度3.1m,沿底掘進,巷道按照上述確定的支護方案進行支護。模型主要物理力學參數如表1所示。

圖1 巷道支護示意圖

表1 巖層物理力學參數表
圖2為巷道垂直應力及變形云圖,由圖可知:(1)巷道掘進后垂直應力主要集中于巷道兩幫,最大應力為16MPa,巷道頂底板所受應力相對較小,為2~6MPa。此外,兩幫區域隨著向巖層深部擴展,所受水平應力逐漸增大,由巷道表面幫部的2MPa增加至6MPa,巷道應力分布特征相對合理。(2)巷道頂板最大下沉量為23.5mm,位于巷道頂板中部,巷道頂板邊緣下沉量為17.5~22.5mm,底板位移為20mm。(3)巷道最大水平位移為17.5mm,位于巷道兩幫中部區域。
通過數值模擬可知巷道圍巖應力分布合理,變形量相對較小,表明上述支護方案合理,可以滿足實際運輸要求。

圖2 巷道應力及變形云圖
結合莒山礦15號煤層主運輸大巷實際煤層賦存條件及開采技術條件,考慮煤巖體實際物理力學參數,采用系統分析的方法,確定了巷道支護方案。通過數值模擬進行驗證,表明巷道支護方案合理有效,可以滿足15號煤層安全開采和運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