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師范學院根親文化與兩岸關系之研究,緣自20世紀80年代閩籍學者黃典誠、歐潭生等在河南固始進行閩方言及民俗調查中發現的中原與閩臺淵源關系,以及由此凝聚而成的中原根親文化。研究中心依托中國史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和聯合培養“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項目,屬于以“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為導向的跨學科綜合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至今已有30多年的積累和建設,研究基礎深厚。中心前身為1982年成立的“臺灣同胞祖根地問題研究會”,2010年信陽師范學院與河南省臺辦聯合組建“中原根親文化與閩臺尋根研究中心”,2012年成立“新中原華夏祖根文化保護傳承協同創新中心”校級協同創新中心,2015年尹全海等發起成立河南省臺灣研究會,秘書處設在信陽師范學院,2016年信陽師范學院與閩南師范大學聯合培養“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并于2017年在臺灣招收首屆博士研究生。
研究中心下設中原根親文化研究、中原與閩臺淵源關系研究、中原文化與兩岸交流研究三個研究方向,在涉臺智庫建設、推動臺灣同胞中原尋根和兩岸青年雙向交流等領域,取得了突出成就。研究中心先后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中央臺辦委托調研課題、國務院臺辦對臺宣傳課題等十余項;2008年至今,連續舉辦“中原與閩臺淵源關系學術研討會”“兩岸青年中原文化研習營”等兩岸交流活動,成為兩岸交流的重要基地。
2018年7月24日,省教育廳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考評專家組,對信陽師范學院申報的“根親文化與兩岸交流研究中心”進行考評。8月17日,河南省教育廳公布“關于2017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培育)的通知”,信陽師范學院根親文化與兩岸交流研究中心獲批為2017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