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田利



元月節氣大、小寒,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防凍是管理的重點工作。
蘋果樹的臨界低溫是-32 ~ -40 ℃,較抗凍,但是不同器官在不同物候期忍耐低溫的能力有所不同,總體上根系比地上部抗凍力差,土溫在-7 ~ -12 ℃常有凍害現象發生;地上部分根頸在初冬停止活動晚,早春活動最早,因而對氣溫敏感,抗凍力最差,最易受凍。樹體的陽面及枝杈處,冬季受陽光直射溫度上升,樹體細胞解凍呈活躍狀態,而夜間氣溫急驟下降,使已解凍的樹體又結冰,這樣一化一凍,便會導致受凍部位細胞死亡,因而根頸部、樹體陽面、枝杈處是最易發生凍害的部位。
當冬季氣溫降得過低時,根系生長活動會受到限制,吸收功能減弱,而地上部水分蒸發仍在繼續,當地上部蒸發的水分得不到充分補充時,枝條會出現干枯現象,這便是果樹生產中常發生的抽條現象。蘋果生產中抽條現象多發生在幼樹期。
一般凍害發生后,在不同部位癥狀表現是不一樣的,嫩枝、枝條受凍部位的形成層或髓部、木質部變成褐色。枝杈處受凍后皮層下陷或開裂,內部變黑;主干受凍皮層開裂;根頸受凍皮層變褐或黑色;根系受凍皮層變褐,皮層與木質部分離甚至脫落。一般凍害發生后,壞死的皮層成為腐爛病病菌侵入的通道,通常會引發腐爛病大發生(圖1),因而對凍害的預防應高度重視。根據生產實踐,較有效的防凍措施有:
1 涂白
用10份石灰、0.5份鹽、50份水、6份豆漿(也可用0.6份黃豆粉)或用10份石灰、2份石硫合劑、1到2份食鹽、2份黏土、30~40份水制成涂白劑,涂刷樹干、根頸部、枝杈處,涂白后可反射回一部分直射陽光,樹溫相對穩定,可減少日灼和凍害的發生(圖2)。
2 樹體包裹
在極端低溫出現前,可用麥草、稻草、報紙等包裹樹干、大枝、枝杈、根頸部進行保護,減輕凍害的發生。
3 設立風障
在冬季,在果園的北邊用玉米秸稈設立風障,可減緩風速,具有一定的防凍效果。
4 覆蓋保護
在大凍前,根頸部培土、地表覆蓋雜草等(圖3),保護根系,提高樹體吸收能力,保障樹體水分供給,減輕抽條現象的發生。
5 樹體噴灑化學物質
在大凍前對樹體噴0.3%聚乙烯或150~200倍羧甲基纖維素,可在枝干上形成一層薄膜,有效地抑制水分蒸發損失,可有效減輕抽條現象的發生。
6 聚乙烯醇涂干法
聚乙烯醇與水按1∶15的比例進行熬制,先將水燒到50 ℃左右,加入聚乙烯醇,邊加邊攪拌直至沸騰,再用文火熬30分鐘即成。然后冷卻至溫度40 ℃左右時,均勻的涂刷蘋果枝干,有較好的防寒效果,可明顯的降低抽條現象的發生。
7 凍傷樹的管理
嚴寒凍裂樹干時,應立即用羊毛脂或接蠟涂嚴裂縫,并用塑料布包扎。
(作者聯系電話:13993348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