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樺 姬語潞 柯燚



摘要 以切花月季“粉佳人”為試驗對象,以株高、冠幅、葉長、葉寬及花枝長度等農藝生長指標進行綜合考量,研究不同有機微量肥濃度和施肥方式對月季切花營養生長的影響,提高切花質量和生長效率,為高品質月季切花的栽培管理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持。結果表明,根施結合葉面噴施1 500倍的施肥處理,月季株高和冠幅增長量顯著高于其他處理和對照,有利于月季“粉佳人”的營養生長,對其生長發育具有促進作用。
關鍵詞 月季切花;有機微量肥;營養生長;田間試驗
中圖分類號 S685.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0)05-0162-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05.045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bstract The cut flower rose “Fenjiaren” was taken as the test object,and ?the agronomic growth indicators such as plant height,crown width,leaf length,leaf width and flower branch length were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ed, an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organic microfertilizer concentrations and fertilization methods on ?vegetative growth ?of cut flower rose were studied,in order to improve cut flower quality and growth efficiency,and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cultivation management of high quality rose cut flower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1 500 times of fertilization by root application combined with foliar application showed that the plant height and crown growth of the ros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treatments and controls,which was beneficial to the vegetative growth of the “Fenjiaren” of the rose.
Key words Cut rose;Organic microfertilizer;Vegetative growth;Field trial
月季(Rosa chinensis)屬薔薇科(Rosaceae)薔薇屬(Rosa),是我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花容秀美,四時常開,花色艷麗而豐富,深受人們的喜愛,被譽為“花中皇后”,在城市園林綠化和庭院植物配置中占據重要地位[1]。月季“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一年可連續多次開花,產花量高,需肥量大。在傳統的切花生產中,長時間連作會造成土壤鹽堿化、板結,影響月季根部的透氣性[2-3];長期施用單一的無機化肥,會造成大量元素的營養過剩和微量元素的缺乏,使鮮切花的品質和產量、土壤肥力、肥料利用率降低,對月季生產發展產生不良影響。
植物生長不僅需要N、P、K大量元素的施用,而且還需要一定比例的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對于植物的健康生長必不可少,且在植物體內活動十分頻繁,可以促進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及其他物質轉化等。植物缺乏任何一種微量元素,都會出現生長發育不良、品質下降甚至減產等現象[4-5]。李麗霞[6]研究認為通過在土壤中增施微量元素可以顯著提高土壤中的有效微量元素含量,對農業生產有積極意義。研究表明微肥對小麥產量和品質有促進作用[7-8]。同時,不同施肥方式影響養分對植物的供應水平、根冠比以及干物質向地上部分配的比例[9-10],進而影響肥料養分的利用效率、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根部施肥法能夠較均勻供應作物養分,肥料分布范圍廣,操作簡便、省工,但容易使肥料或部分肥料裸露于地表或較淺土層,易造成肥料氨揮發損失[11];葉面施肥法使養分通過葉面的氣孔或葉片角層裂痕通道進入葉細胞,具有肥效快、減少土壤對養分的固定等優點,但肥效短暫,每次施用養分總量有限,又易流失[12]。因此,選擇合理的施肥方法是提高植物產量、減少肥料資源浪費的重要措施,施肥方法影響作物的養分吸收、干物質累積、產量形成及肥料養分的分布。筆者以切花月季“粉佳人”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月季施加不同濃度有機微量元素生長根肥和葉面肥,以此驗證適合月季切花生產的最佳施肥濃度以及施肥方式,提高月季的生長效率和切花質量,并應用于月季切花生產栽培中。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選用位于昆明市晉寧縣雙河鎮玫瑰種植基地的切花月季“粉佳人”2個月苗。有機微量元素生長肥:有機微量元素有機根肥(氮0.17%、磷222 mg/kg、鉀11 556 mg/kg、鈣361 mg/kg、鎂127 mg/kg、鈉0.308%、鐵328 mg/kg、錳68.2 mg/kg);微量元素有機葉面肥(氮0.04%、磷4.14 mg/kg、鉀604 mg/kg、鈣61.2 mg/kg、鎂1 777 mg/kg、鈉0.102%、鐵2.97 mg/kg、錳0.274 mg/kg)。
1.2 試驗方法
在昆明市晉寧縣雙河鎮玫瑰種植基地,以根施和根施結合葉面噴施2種施肥方式,以不同濃度進行施肥大田試驗。
CK組:植株生長過程中除基本的水分、光照外,不施用任何有機肥;X ?組:正常生產管理;A1組:根施1/1 000(簡稱“1 000倍”)濃度微量元素有機肥;B1組:根施1/1 500(簡稱“1 500倍”)濃度微量元素有機肥;C1組:根施1/2 000(簡稱“2 000倍”)濃度微量元素有機肥;A2組:根施結合葉面噴施1/1 000(簡稱“1 000倍”)濃度微量元素有機肥;B2組:根施結合葉面噴施1/1 500(簡稱“1 500倍”)濃度微量元素有機肥;C2組:根施結合葉面噴施1/2 000(簡稱“2 000倍”)濃度微量元素有機肥。
植株生長過程基本水分、光照均一致,施肥頻率7 d/次,所有區組排列按隨機排列,采集數據周期15 d/次,數據隨機采集。
1.3 測量指標
測量基本的農藝性狀:株高(cm)、冠幅(cm)、葉長(cm)、葉寬(cm)以及花枝長度(cm)。
測量指標每組隨機選取30株,用卷尺、直尺測量;抗病蟲害能力采用不定期觀測方式。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濃度及施肥方式對月季株高和冠幅的影響
從試驗終期平均株高來看(圖1),B2(A2)>A1>B1>C1(C2),試驗組均高于CK組和X組,說明在試驗濃度范圍內,根施結合葉面噴施1 500倍和1 000倍對月季品種“粉佳人”株高的生長具有促進作用,但差異不大。
冠幅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植株的生長速度,但因植株分枝數、分枝生長方向、株距及環境等不定因素影響較大,因此只能作為植株生長的輔助參考指標。從試驗終期平均冠幅來看(圖1),B2>A2(A1)>B1(C1、C2),試驗組均高于CK組和X組,說明在試驗濃度范圍內,根施結合葉面噴施1 500倍,對月季品種“粉佳人”冠幅發育具有促進作用。
結合株高和冠幅綜合分析,根施結合葉面噴施1 500倍,對月季品種“粉佳人”的生長促進效果最好,且“根+葉”結合的施肥方式效果優于單一的“根”施。
2.2 不同濃度及施肥方式對月季葉片大小的影響
葉面積(葉長和葉寬)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植株生長速度,是植株生長的輔助參考指標;葉面積大,光合效率高,植株生長快;與此相應,植株生長快,供應到葉片養分多,則葉面積大。由圖2可知,試驗終期植株平均葉面積(葉長和葉寬)相差不大,差異≤6 cm,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各試驗組和對照組差異不顯著(P>0.05),因此施肥對月季的葉面積影響較小。但整體比較分析,根施1 000倍和根施結合葉面噴施1 500倍的施肥處理,對促進植株葉面積增長效果更佳。
2.3 不同濃度及施肥方式對月季花枝長度的影響
花枝長度是衡量切花等級的重要標準,花枝長,切花等級高。由圖3可知,試驗終期各組平均花枝長度相差不大,長度差異≤70 cm,各試驗組和對照組無顯著差異(P>0.05),因此施肥對月季的花枝長度影響較小。但整體比較分析,根施結合葉面噴施1 500倍的施肥處理,對促進花枝發育效果更佳。
2.4 月季凈增長量比較
通過比較植株的株高、冠幅、葉長、葉寬以及花枝長度的凈增長量(圖4),可知施肥處理對植株的株高和冠幅影響較大,對葉長、葉寬和花枝長度影響較小。綜合分析,根施結合葉面噴施1 500倍的施肥處理,有利于月季“粉佳人”的營養生長,對其生長發育具有促進作用。
3 結論與討論
3.1 結論 不同濃度梯度和施肥方式的處理結果表明,施用有機微量元素生長肥的處理組生長勢普遍優于對照組CK(不施用任何肥料)和正常管理組X。相較于對照組,施用有機肥,月季“粉佳人”的株高凈增長量提高了15 cm左右,冠幅凈增長量提高了10 cm左右。葉面噴施結合根施的施肥處理組對植株生長的促進效果優于單一進行根施的處理組,但優勢不顯著。
綜合考量各農藝性狀指標的生長情況,表明B2組(葉面噴施結合根部1 500倍)的施肥處理對月季的株高和冠幅增長量顯著高于其他處理和對照,對月季“粉佳人”的生長發育促進效果較明顯,有利于提高切花質量和生長效率,為其營養生長的最適施肥濃度和施肥方式,可用于實際栽培管理。
3.2 討論 該田間試驗通過不同的微量有機肥濃度和施肥方式處理,研究微量有機肥的濃度和施肥方式對月季“粉佳人”的影響,并探究適宜月季“粉佳人”切花營養生長的最適施肥濃度和施肥方式,進而提高月季切花的質量和生長效率,并應用于月季切花生產實踐中。因田間試驗受試驗區的地勢、氣溫、土壤等因素的影響,試驗設計還不夠完善,存在一定的誤差,但整體試驗數據結果比較顯著,各試驗組與對照組差異也較為明顯,能夠初步驗證施肥濃度和施肥方式對月季“粉佳人”營養生長的作用,并篩選出其營養生長的最適濃度與施肥方式。
該試驗中差異性較為顯著的農藝性狀指標是株高和冠幅,說明施肥對其植株整體發育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這與大多數研究一致[13-14]。此外,在分析有關農藝性狀指標的最適施肥濃度時,發現株高、冠幅、葉面積指標在根肥最適濃度為1 000倍,但切花長度指標為1 500倍,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有兩方面:一是植株切花生長階段對根肥較為敏感,高濃度的根肥會抑制其切花伸長[15-16];二是只施用有機微量元素肥,導致大量元素的缺乏,造成生長發育不均衡,從而使區組間差異不顯著[17-19]。
此外,該試驗僅從農藝生長指標(株高、冠幅、葉面積和切花長度)方面進行探究,數據較為單一,今后綜合生理指標(葉綠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花量、花徑、花瓣數和單朵花重等指標進行綜合考察[20],以確定適合月季切花生長開花的施肥方法,從而找出一個適宜的施肥方案,為高品質月季切花的栽培管理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俞德浚.中國植物志[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5.
[2]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稻作學[M].北京:北京農業出版社,1991:619-620.
[3]關焱,宇萬太,李建東.長期施肥對土壤養分庫的影響[J].生態學雜志,2004,23(6):131-137.
[4]ALLER A J,莫治雄.一些微量元素對植物生長的影響[J].土壤學進展,1992(3):22-27.
[5]王海泉,朱繼強,汪建學,等.微量元素與植物生長調節劑配合對馬鈴薯生理指標及產量的影響[J].黑龍江農業科學,2005(5):19-21.
[6]李麗霞.微肥對作物產量、品質的影響及其生態環境效應[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5.
[7]張紀元,張平平,馬鴻翔,等.噴施微肥對小麥產量、品質及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影響[J].江西農業學報,2012,24(3):64-66.
[8]楊靜.噴施微量元素對冬小麥、夏玉米生長發育、產量及品質的影響[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12.
[9]VAN DER WERF A,NAGEL O W.Carbon allocation to shoots and roots in relation to nitrogen supply is mediated by cytokinins and sucrose:Opinion[J].Plant and soil,1996,185:21-32.
[10]EGHBALL B,MARANVILLE J W.Root ?development ?and ?nitrogen ?influx ?of ?corn ?genotypes ?grown ?under combined ?drought ?and nitrogen stresses[J].Agronomy journal,1993,85(1):147-152.
[11]蘇芳,丁新泉,高志嶺,等.華北平原冬小麥-夏玉米輪作體系氮肥的氨揮發[J].中國環境科學,2007,27(3):409-413.
[12]付志坤,李樹龍,劉金龍,等.作物葉面施肥技術[J].北方園藝,2009(1):184.
[13]高俊飛.不同施肥配方對櫸樹幼苗生長和生理的影響[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13.
[14]楊永花,廖偉彪,漢梅蘭,等.有機肥料對藤本月季生長及開花的影響[J].草業科學,2014,31(8):1450-1454.
[15]武維華.植物生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6]丁曉綱,劉喻娟,張應中,等.不同氮素濃度指數施肥對銀樺、藍花楹幼苗生長及其根系和葉片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13,29(19):39-45.
[17]鄭海水,楊斌,李其順,等.山桂花人工林3年生幼林期的施肥效應研究[J].西部林業科學,2006,35(3):1-7.
[18]WANG W,FRANKLIN S B,CIRTAIN M C.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ing growth in the arrow bamboo Fargesia qinlingensis[J].Ecological research,2007,22(3):467-474.
[19]聶晶晶.不同氮素營養對四種觀賞植物的若干生理和生長的影響[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4.
[20]鄭輝,劉彥慈,李帥英,等.氮磷對刺槐生長和蛋白質組分的影響[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06,29(5):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