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樺
摘 要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人們在創造經濟收益的同時也更加注重環境保護,越來越多人開始從事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行業。桉樹是一種生長力強、適應環境廣泛的樹木,在醫療、建筑、生活用品、藝術觀賞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基于此,從桉樹的生長特性和實際種植環境出發,分析桉樹的種植管理技術,促進桉樹種植行業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 桉樹;生長特性;種植管理
中圖分類號:S792.39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1.027
桉樹適應能力強,生長快速,產量高且用途廣泛,在醫療、建筑、生活用品和藝術觀賞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同時種植桉樹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方針,市場前景良好。然而目前關于桉樹種植技術的資料并不多,很多種植人員缺乏種植桉樹的專業知識,為了改善這種情況,對桉樹生長特性及種植管理技術進行分析。
1 桉樹的生長特性
桉樹原產于澳大利亞和鄰近澳大利亞的熱帶島嶼,后被世界各國引進。桉樹的生長力強,對環境要求低,從熱帶到溫帶地區都可以存活。目前世界上已有的桉樹品種超過600種,少數桉樹品種的生長特性與其他品種差異較大[1]。引進我國后,桉樹主要種植在南方熱帶到亞熱帶地區,雖然有極少數品種的桉樹能在-18 ℃的極寒環境中生存,但絕大部分品種耐寒能力極差。桉樹喜歡光照充足、溫暖的生長環境,具有一定的抗旱、抗風能力。廣西玉林市博白縣地處廣西省南部,屬亞熱帶向熱帶過渡的季風氣候,適合桉樹種植產業的發展。
桉樹生長速度快,與其他樹木相比種植效益更高,成林更快,成長周期短。在達到一定種植規模后,只需進行系統科學的成林管理,全年都可以進行桉樹砍伐。雖然桉樹自然生長力強,但是仍然需要科學的管理種植計劃,尤其是被砍伐后的桉樹林。為了使林場實現可持續發展,對林場進行維護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2 桉樹的種植管理技術
在種植桉樹前要根據種植地情況進行種植前的調查準備工作,統計分析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土壤情況,以此為依據制定桉樹的種植計劃。桉樹的種植管理技術包括土地整理、苗木選擇、育苗技術、施肥、病蟲害防治和成林管理等內容。
2.1 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的目的是為了營造適合桉樹生長的土地土壤條件,一般在種植的前一年開始準備。選擇合適的種植地后,根據種植地的面積、坡度等實際條件從人工備耕、機械備耕和人工挖坑中選擇合適的備耕方式[2]。機械備耕的整理效率高,備耕速度快,多用于大面積的平地或者坡度較小的坡地,搭配人工挖坑可以快速完成土地整理工作。備耕機械難以在坡度較大的陡坡正常運行工作,所以在坡度較大的陡坡多采用人工備耕。
2.2 苗木選擇
目前,世界上已有的桉樹品種超過600種,但不是所有品種都適合在博白縣種植,為了最大限度提高桉樹的存活率和生長速度,保證最大的種植收益率,需要選擇合適品種的桉樹樹苗。不同品種桉樹的生長環境區別主要體現在對溫度和濕度的要求上,二色桉、雪桉耐寒能力極強,可以在-10 ℃以下的低溫環境中存活,適合在氣溫較低的地區種植。廣西玉林博白縣臨近熱帶,氣候溫暖,以上品種的桉樹幼苗就不適合在此地種植。只有選擇適合種植地環境的桉樹品種,才能保證桉樹以最佳狀態生長,保證種植利益最大化。
2.3 育苗技術
按照植物繁殖方式可以將桉樹的育苗技術分為有性育苗和無性育苗兩類。有性育苗是指利用植物授粉形成的種子培育后代,無性育苗是不經過桉樹生殖細胞,由桉樹母體直接發育繁殖出枝芽培育幼苗;有性育苗的方法有播種育苗,無性育苗的方法有扦插和組培育。播種育苗的操作步驟是先選出茁壯的成年桉樹,定期觀察維護防治病蟲害影響,在桉樹的果實生長成黃褐色時說明種子已經發育成熟,采摘成熟的桉樹種子進行晾曬消毒[3]。之后將種子浸泡在溫水中,等種子發芽并種植。播種育苗的缺點是存在不穩定性,培育的幼苗生長狀態差異較大,不利于后期桉樹林的管理維護。相比而言,組培育和扦插就不存在這種問題。
組培育是指利用桉樹芽尖的細胞,在人工配置的培養基中培養,過程中需要嚴格控制溫度、光照、濕度等周圍環境以確保芽尖細胞按計劃的方向發育。待芽尖細胞發育成形后轉移到營養液中培養,最終生長成桉樹幼苗。組培育培養出的桉樹幼苗高度整齊,生長狀態較為統一,但是培育過程較為復雜,且對技術水平及培育環境有一定要求。考慮技術水平和種植設備環境,這種技術在實際種植中應用得不多。
扦插育苗需要在桉樹林地中選擇健康茁壯的母株,將母株截頂。截頂后失去頂端優勢,母株主干上的側枝開始迅速生長,剪去半寸左右長短快要發育成木質的側枝,在營養杯中培養成桉樹幼苗。扦插苗與組培育一樣,培育的幼苗高度整齊,生長狀態較為統一。
2.4 種植技術
種植桉樹后需要及時澆水補充水分,防止幼苗缺水干枯,同時幼苗根部最好施加保水劑起到固水作用。為了減輕澆水的工作量,提高樹苗存活率,多在陰雨天種植幼苗。桉樹幼苗比較細嫩,種植后要注意管理維護,防止昆蟲蠶食幼苗,同時要清除沒有存活的樹苗并在30 d后補齊。
2.5 施肥
桉樹幼苗生長速度快,攝取土壤養分的速度也快,為了提高桉樹幼苗生長速度,必須保證土壤養分充足。施肥是一個長期工作,從桉樹種植之前持續到桉樹成林維護,為了提高種植事業收益率必須制定科學的施肥計劃,對桉樹各個生長時期的施肥有總體把握[4]。土地整理完成后就要在種植坑穴中施基肥,為幼苗生長提供養分;幼苗種植完成后要保證土壤中氮肥和磷肥的含量;當桉樹由幼苗逐漸轉變為成年桉樹時,要及時補充鉀肥來促進桉樹的發育。此外,桉樹生長過程中的任何時期都要注意觀察桉樹是否出現營養不良、土壤養分不足的情況,及時追肥,避免對桉樹生長產生負面影響。
2.6 病蟲害防治
對桉樹造成為害較大的蟲害有小地老虎、桉小卷葉蛾、白蟻等。在林間噴灑藥物和用燈光誘殺都可以有效防治蟲害,如噴灑呋喃丹可以驅殺白蟻;燈光誘殺可以針對小地老虎和桉小卷葉蛾使用。常見的為害桉樹生長的病害有焦枯病、莖腐病等病癥。用敵克松、克菌丹、硫酸銅溶液等藥劑進行林間消毒,7~14 d噴灑1次可以有效防治焦枯病。清潔林場、保持土壤肥料充足并改善桉樹生長環境,也可以提高桉樹抗病能力,預防焦枯病。使用未曾種植過農作物的土壤育苗可以降低感染莖腐病的概率,用殺菌劑對土壤進行扦插前消毒同樣有效;氣溫較高時,應對苗圃實施降溫遮光,濕度過大、溫度過高時病毒更容易傳播,所以降溫也可以降低感染莖腐病的概率。發現桉樹苗出現感染莖腐病的癥狀后應立即用濃度為1∶100的波爾多液進行林間消毒,14~21 d噴灑1次。
2.7 成林管理
桉樹幼苗成林后,樹農還要定期觀察桉樹的生長狀態,觀察是否有桉樹出現染病的情況,一旦發現應及時處理,防治病害蔓延。如果有桉樹自身生長力弱,長勢慢,應及時移除,將土地資源留給生長快的樹苗。如果桉樹林長勢良好,應注意觀察樹林密度;如果桉樹樹枝過于繁茂,應適當修剪,既能保證桉樹主干長勢良好,也能改善林間光照情況。桉樹成林后也需要定期檢查土壤情況,對土壤的疏松度和肥沃度進行檢測,確保適合桉樹生長。如果出現土壤板結或貧瘠等現象,要及時疏松施肥。及時清理林間的雜草,避免雜草生長過多占用桉樹生長的資源,除草后草的枝葉可以混入肥料中,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肥。
3 桉樹生態林經營的具體措施
桉樹種植是一個長期經營的產業,不是短期的工作就能帶來直接受益。因此,種植桉樹時要制定好種植計劃,對每一個環節都做好充分準備,并規劃好未來的發展路線,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種植人員對種植桉樹可能面臨的挑戰也要有所準備,如突發極端天氣、病蟲害等。在進行當前的工作時就要開始著手準備以后的工作,如土地整理時就要提前準備基肥,安排種植計劃和施肥計劃。
4 結語
桉樹是一種用途廣泛的木材,在多個行業均有重要作用,在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能改善生態環境,為環保事業作貢獻。種植人員應結合實際種植情況,做好土地整理、苗木選擇、育苗技術、施肥和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工作,為桉樹種植行業提供技術幫助。
參考文獻:
[1] 黃渝倫.桉樹生長特性與種植管理技術探討[J].綠色科技,2019(3):216-217.
[2] 賴汝安.桉樹的生長特性與種植管理技術探析[J].南方農業,2018,12(3):74-75.
[3] 毛國駙.試析桉樹的生長特性與種植管理技術[J].農家參謀,2018(10):98,102.
[4] 李興富.桉樹的生長特征與種植管理技術探究[J].南方農業,2017,11(3):48-49.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