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萍 戴元璟
摘 要 近年來,我國在重點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忽略了對環境的保護,導致森林資源日益減少,生態環境日益惡化,需要依靠人工造林技術恢復森林資源。基于此,闡述我國人工營林生產中造林規劃設計內容,簡要分析相關造林技術要點。
關鍵詞 營林生產;造林規劃設計;造林技術
中圖分類號:S725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1.038
林業資源是我國重要資源之一,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對于良好生態環境也不可或缺。但是我國前期發展中更加關注經濟的增長,環境保護意識比較淡薄,這就造成了大量自然資源被破壞。我國森林面積處于不斷減少的狀態主要是因為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對樹木濫砍濫伐,森林資源的減少為我國帶來了一系列環境問題,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都帶來了諸多不便,不利于健康生活。森林面積不斷減少,隨之而來的就是水土流失問題嚴重。因此,為了保護人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通過人工造林來修復破碎的自然生態環境迫在眉睫[1]。
1 營林生產中的造林規劃設計
在營林生產過程中,為了保證人工造林工作的順利開展,取得較為顯著的營林效果,工作人員需要對即將開展人工造林工作地區的各種自然情況及影響因素進行充分的實地調查,根據林業區劃的指導,進行后續營林生產[2]。
1.1 造林設計
我國為了促進營林生產的發展,加快人工恢復森林資源的速度,專門提出了有關營林生產的設計性指導文件。營林生產工作人員在進行造林設計工作時,必須充分考慮運用科學的造林方法,從而充分發揮土地的潛能。人工造林設計時還要考慮到經濟的發展,協調好經濟發展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3]。營林生產造林設計必須詳細規劃好實際營林生產工作中需要遵循的原則、具體的工作流程以及關鍵的工作環節,為營林生產的順利施工提供指導方向和保障。營林生產造林設計不僅要對各種設備提前進行說明,還要對樹種選擇、實施過程中的分工以及造林成本等進行適當的說明,盡量保障后期人工造林工作的高效性和準確性[4]。
1.2 造林規劃
在做好營林生產的造林設計后,還要做好后續工作的各種規劃。營林生產造林規劃主要包括造林過程中各種布局、不同階段造林完成進度、具體的造林規模以及造林過程中需要采取的關鍵造林技術。關于營林生產中主要樹種、搭配樹種以及造林技術都應該根據不同地區的自然環境條件以及技術操作的可行性進行選擇[5]。
1.3 造林規劃設計的原則
營林生產造林規劃設計工作涉及多種方面及種類的工作,目前主要依靠計算機建立模型完成設計以及規劃工作。這項工作系統性比較強,在具體設計中必須遵循原則開展工作才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完成完善的設計工作。1)在造林設計工作中,應從林戶角度出發,本著方便溝通、快速理解的原則進行設計,避免因設計太過復雜繁瑣而拖慢后期工作進度。在進行造林設計時,必須綜合了解多方面影響人工造林的因素,所以必須依靠多個部門共享相關信息,保證設計與規劃的可行性。2)在造林規劃設計過程中,還應該考慮到數據信息的安全性原則,做好相關數據保密工作,避免數據泄露帶來的不必要麻煩。3)在營林生產規劃設計過程中,一般會采用模塊化程序進行設計,為了方便其他營林生產中技術開發人員參與程序的維護和補充,在設計時候要盡量使設計具備拓展性。
1.4 造林規劃設計的注意事項
在開展營林生產中的造林規劃設計工作時,最需要關注的兩點工作內容是,用來造林的樹種選擇和造林技術選擇,這兩方面的工作內容不僅會影響到造林過程的具體施工環節,還直接影響了造林效果以及后期的養護管理工作。造林工程涉及環節較多,整體工作的開展和進行需要科學合理的造林規劃設計進行指導。近年來,在科學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影響下,營林生產工作中開始利用更加先進的造林技術和造林設備提高人工造林的效率和質量。例如,在進行營林生產造林規劃設計時,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和地理信息技術進一步完善造林規劃設計方案。在營林生產過程中,以下注意事項要引起重視。1)在挑選造林樹種時,要注意人工恢復的樹種是否可以在該地區參與構成較為完整的生態鏈。2)在營林生產規劃設計中,當決定引用外來樹種進行造林時,要做好檢疫工作,避免外來樹種引起負面效果。3)在營林生產過程中進行造林規劃設計工作時所涉及的數據信息,一定要做好數據信息保密工作,以確保造林規劃設計的安全性,避免數據信息泄露或者被竊取而影響到造林工程的正常運行。4)營林生產實際工作中,可能會遇到各種不確定因素,導致造林工作無法按照原定造林規劃設計進行。因此,造林工作要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合理調整和補充。
2 營林生產中的造林技術
營林生產中由于不同的自然條件以及不同的造林樹種,造林工作者所采取的造林技術也不相同。造林過程必須充分考慮樹種特點和樹種生態適應性,結合造林地區的各種實際自然條件對造林技術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調整,保障造林樹種在造林地的健康生長。
2.1 分殖造林技術
分殖造林技術是營林生產中一種經常用到的造林技術,主要依靠造林地分生能力比較強的原有樹木的根或枝等,繁殖出新的植株用以補充造林地缺失的樹木。分殖造林技術具有諸多優點,如成活率較高、生態環境適應性強、繼承原有母株的優良性狀以及很少發生變異等。另外,分殖造林技術成本比較低,節省了人力、物力和財力,但是這種技術的應用范圍會受到樹種以及地區的限制。
2.2 播種造林技術
播種造林技術就是在選定的造林區域范圍內采用播種樹種種子的方式進行植被恢復,這種技術十分適用于面積較大的造林項目。通過直接在造林地種植樹種,依靠種子的萌發力完成植被補充,既節省了造林時間,對于操作技術也沒有特殊要求。但是,這種播種造林技術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種子的萌發和生長對土壤等自然因素的要求相對來說比較高,而且萌發后幼苗的養護撫育工作較為耗時、耗力、耗錢。
2.3 植苗造林技術
植苗造林技術主要是選定造林樹種的種子進行幼苗培育,待幼苗成長到一定階段后將幼苗移植到需要造林的地點補充該地區缺失的植被。這種植苗造林技術一般適用于適應性較強的樹種,目前在灌木林更新項目中較為常見。
2.4 病蟲害防治及自然災害治理技術
造林地區樹種栽植后病蟲害以及自然災害的治理工作也是營林生產中保證造林效果的重要影響因素。營林生產中病蟲害及自然災害治理技術的關鍵在于預防,其次是治理,做好病蟲害及自然災害的治理工作主要是為了保證造林樹種幼苗的成活率。在進行造林規劃設計時,為了減輕后期病蟲害防治工作壓力,要將樹種的抗病蟲害能力列為參考條件。大部分情況下,幼苗病蟲害的發生概率以及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與生長期的管理和營養具有十分緊密的聯系,所以一定要做好幼苗的養護工作,及時施肥澆水并定期進行修剪。
3 結語
目前,我國對于營林生產修復生態環境的重視程度逐漸加重,我國營林生產工作也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改善。在營林生產過程中,需要不斷積累成功的經驗,改進造林技術,完善造林規劃設計。
參考文獻:
[1] 王德志.試論營林生產中造林規劃設計和造林技術[J].農家參謀,2020(11):108.
[2] 王艷芳,禚偉,李達峰,等.淺析營林生產中造林規劃設計和造林技術[J].農家參謀,2020(9):61.
[3] 郭偉.營林生產中造林規劃設計與造林技術的探討[J].農業與技術,2020,40(4):92-93.
[4] 李占勇.淺析營林生產中的造林規劃設計和造林技術[J].現代園藝,2020(2):106-107.
[5] 喬社茹.營林生產中造林規劃設計與造林技術探討[J].林業科技情報,2019,51(4):45-46.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