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盛勇
大豆作為我國最主要的糧食作物,卻也是需求量非常大的作物之一,所以時常出現短缺,因此我國還需要在其他國家進口一些大豆。我國黑龍江省是大豆種植規模最大的省份,不過因為生產階段的問題,大豆種植生產經營規模不大,同時單產也不高,以及受到進口轉基因大豆的影響,如今的大豆種植經濟效益趨勢并不太理想。經過不斷的實踐與研究,黑龍江省逐漸開發出一套適合當地大豆種植的技術,不僅降低了種植成本,同時也提高了大豆的產量。
1、整地及選茬
(1)整地
在整地過程中,主要便是要進行深度的松旋翻耙,以一深一淺的方式進行。在種植之前,必須要進行深松土壤,也就是進行≥30cm的土地地塊翻松,使犁底層徹底翻松。之后則需要進行平翻,平翻的深度需要保證在20cm左右深度,以此來保證土壤中土塊都被松散。然后便需要進行大豆的秋翻,以及田地起壟,在起壟過程中,壟溝長度需要保證不少于50m,誤差<5cm,壟臺的高度需要保證在20cm左右。如果可以,使用各種機械設備來進行耙茬深松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先進行深松,之后進行兩次以上的重耙,讓土地保持最好的種植條件。在旱地整治方面,需要開展搶墑整地,也就是在耕層土坡開始化凍后將土坡進行頂漿起壟,之后在整治好耙細后便可以進行翻耙起壓,通過這種方式來達到大豆的播種要求。在引墑播種方面,部分較旱的土地因為土壤結塊并且比較脆弱,所以可以適當的減少翻動,以及設計好松耙時間等,可以通過機械設備來開展封閉式的播種,不但能夠保證大豆在最好的時間段進行播種,還可以進一步降低播種周期,提高大豆種植效率。如果地塊底墑較為良好,但表墑卻不太理想時,需要先粉壟干土,之后再開始播種,同時在播種過程中需要保證種子播種部位土壤的濕潤性,便于之后進行填壓。最后,需要進行提墑供水,在提墑供水過程中需要按照具體干旱類型和嚴重程度來進行合理的調整填壓的實度,以及保證該階段和播種階段以及填壓階段作業的連貫性,以此來達到種子在出芽過程中對于土壤水分的要求。
(2)選茬
根據大豆的特點,對于種植土地進行選取,最好的種植土地條件便是之前種植過小麥或玉米等作物的土地。在之后的種植過程中,需要保證多種作物輪番種植的模式,同時還需要避免重茬的現象,進一步保證土地的養分能夠充分達到大豆的種植要求。
2、選種及豆種處理
(1)大豆種子的選種
由于我國黑龍江省位于東北方,冬季寒冷且季節較長,同時較早便進入霜降,因此必須要在大豆選種方面進行嚴格選擇,最好是在霜降到來之前就能夠成熟的早熟品種。結合相關實踐能夠得知,部分大豆品種在不同的區域條件下,種植產量和種植周期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在黑龍江區域進行大豆種植過程中,可以適當的選擇各個城市或地區常年種植的品種來種植。結合調查得知,這種換種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大豆的產量,增收率最高可達15%左右。若是種植地塊比較大,那么就需要按照地塊的具體情況來選取合理的大豆品種,部分高崗區域霜降相較于低洼區域霜降來得晚,所以需要在大豆品種選擇過程中考慮這一點,結合當地氣候條件來選擇,進一步提高大豆的產量。除此之外,為了能夠保證大豆種子的質量,種植戶最好需要前往可靠的種子站去選購,避免其他渠道購買的大豆種存在質量問題。
(2)大豆種子的處理
在大豆種子選擇完畢后,還需要針對種子進行處理。因為黑龍江地區處于東北方,氣溫較低且持續時間長,所以通過種子包衣的方式能夠有效降低病害和蟲害的發生。在包衣時可以選擇35%濃度的多克福種衣劑,也可以在其中添加一些殺蟲劑,可以有效避免大豆根腐病的發生,以及去除蟲卵和病菌,而如果土地之前未種植過大豆,則可以在包衣過程中加入一些菌籽,避免大豆根瘤病的產生。
3、田間管理
(1)施肥
在施肥之前需要針對土壤中的養分進行評測,結合土壤中氮磷鉀和其他元素的含量來確定所需的微量元素,并結合土地的養分需求來進行肥料的施肥或調配。在施肥過程中,可以通過分層施肥的方法,施底肥過程中,在土地各個深度施不同的肥,確保大豆苗在各個時期都能夠獲取足夠的養分供應其生長。實際種植過程中,通常都會有往年留存的秸稈,對于這些秸稈都可以進行還田處理,肥料方面也可以選擇農家肥,不過農家肥在使用之前必須要進行腐熟。在大豆生長至開花期時,需要結合其生長需求以及土壤的養分來施葉面肥,以此來幫助大豆快速生長,并提高產量。
(2)除草
自大豆出芽直到霜降來臨,田間的雜草都必須要定期拔出,雜草會爭奪土壤中的養分,以及搶奪陽光。因此,定期進行除草是必需的,需要利用一定輪作的方法,減少雜草的種類,并進行中耕培土,以及除草劑的使用,保證大豆的快速生長。
(3)排水
在每年的夏季,黑龍江區域降水量較大,所以若是耕地位置較低,那么面對較大的降水量很有可能會導致大豆水淹的嚴重問題。基于此,進行有效的排水便顯得尤為重要。排水必須要結合所處地形來進行針對性設計,通過挖制排水渠的方式來派出田間積水,避免大豆的淹浸。
4、病蟲害防治
(1)病害的防治
黑龍江省大豆種植過程中經常出現的病害有根腐病、霜霉病和灰斑病等。黑斑病可以通過多菌靈噴灑治理的方式來進行防治,基本上1天噴灑2次即可。大豆霜霉病則需要在日常的種植管理過程中仔細觀察和檢查,在發現霜霉病時就需要通過甲霜靈進行治理,也是需要1天2次,或是在種子處理過程中利用3.5%濃度的甲霜靈粉劑進行拌種,能夠起到很好的預防效果。針對根腐病來說,可以在種子處理時利用35%多福克種衣劑進行處理,避免根腐病的發生,或是通過1500倍惡霉靈液混合殺菌劑進行噴灑預防,噴灑間隔一周,一日噴灑2次,并且主要針對大豆的主莖基部進行噴灑處理。
(2)蟲害的防治
在大豆種植過程中,常見的蟲害有紅蜘蛛和蚜蟲等蟲害。需要在大豆苗期就進行重點預防,或是在種子處理過程中利用殺菌和包衣的方式殺滅蟲卵,大豆花莢期時需要利用一些聚酯類藥物進行治理。
綜上所述,為了能夠進一步保證大豆種植的產量,提高大豆的整體經濟效益,滿足對于作物產量的需求等,需要不斷優化種植模式,引進先進種植技術,并結合種植環境和種植條件來選擇合理的種植方法以及大豆品種,提高大豆產量的同時也能夠保證其質量。
(作者單位:164312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璦琿鎮農村經濟技術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