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幸葉
在我國市場經濟制度不斷完善與經濟建設加快發展的促進下,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改善,人們在飲食方面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已經不再是只要解決溫飽即可,而是對食物的質量和享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麥作為北方的重要農作物,種植面積較為廣泛,小麥的種植產量及產出質量直接關系著我國農民的經濟收入和生活質量,因此加強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的栽培重點
1、合理選擇優良土地與品種
在選擇小麥的品種時,首先需要合理選擇優良的土地,在結合當地的具體氣候情況、生態環境、土壤狀況及生產水平的基礎上,選擇具有平整、土質疏松的土地,并且土地便于排水和澆水。選擇優良土地后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整地,確保選擇的土地具有良好的蓄水保水能力,使土地的土壤質量適合小麥的種植。同時,選擇的種植小麥品種需要滿足相關規定的指標要求,要求種子的發芽率要大于85%,純度要大于等于99%,水分含量小于13%,并且還需要選擇具有抗凍性較強的品種,確保小麥的種植能夠符合當地的氣候與生長環境。
2、科學安排施肥與播種時間
對于農作物來說,是否能夠得到更好的生長,與之選擇的肥料密切相關,在種植小麥的時候同樣需要重視肥料的選擇和施肥的合理性。在種植過程中,可以采用分期施肥、測土配方施肥,在使肥料得到充分利用的基礎上,滿足小麥的生長所需,同時確保肥料數量得到有效的控制,使生產成本得到有效的節省。另外,在播種小麥的時候需要選擇適宜的播種時間,如半冬性的小麥品種適合在10月中旬播種,弱春性的小麥品種則適合在10月下旬播種。
二、加強小麥高產栽培技術推廣應用的重要性
1、有助于促進小麥產量的提高
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麥的產量和質量,使原先存在的小麥產量低及質量差的現象得到有效解決。一方面,小麥種植應用科技,能夠使田間的小麥畝產量得到很大的提高,并使小麥的質量得到優化;另一方面,小麥產量的提高和質量的優化,激發和調動了農民的種植積極性,甚至在確保小麥種植面積及質量的基礎上,有效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入,能夠更好的改善和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
2、有助于促進農業發展的關注
農業作為我國的第一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因此重視和加強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不僅符合國家頒發的三農政策及要求,而且還有助于促進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現階段我國的經濟正在關鍵的發展階段,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的好壞,對人們的飲食起到關鍵的影響作用,因此重視農業科技的發展、在農業生產中運用科學技術,能夠進一步促進農業生產力的提高,為我國農業的快速、可持續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三、促進小麥高產栽培技術推廣應用的措施
1、加強政策與擴展資金來源支持
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因此對于政府來說,不僅需要在政策上給予大量的支持,而且還需要增加資金投入,以此來提高小麥的種植技術水平。同時,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的提高,也需要相關的服務支持,使小麥的種植環境得到最大化的改善。開展小麥高產栽培技術推廣應用工作除了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外,還需要擴展和開拓資金來源渠道,重視招商引資的重要性,讓更多的企業積極投入到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中,從而為小麥的種植創建更加優質的環境,以此促進小麥產量和質量的有效提高。
2、建立小麥高產栽培技術應用示范戶
為了能夠使小麥高產栽培技術得到更快的推廣和應用,相關技術研究單位可以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選擇在小麥種植區域內開展建立小麥高產栽培技術應用示范戶的工作,選擇15-20戶農戶作為示范戶,應用科學、創新的高產栽培技術進行小麥的種植。另外,還可以組織小麥的種植戶到小麥高產栽培示范戶進行參觀學習,同時讓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現場的詳細講解,以此吸引更多的農戶進行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的學習,使更多的農戶對小麥高產栽培技術具有更深、更全面的認識,從而在小麥種植過程中能夠運用相關技術,為提高小麥的產量創造良好的條件和資源。
3、健全完善推廣體系與加大宣傳力度
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與政府的大力支持息息相關,因此推廣體系的健全和完善性具有一定的決定作用,在推廣體系中需要明確各級政府、農業合作社、農機公司及農業種植個體戶的責任制,并加強他們之間的聯系,使小麥高產栽培技術在推廣期間得到各方面的支持與服務,從而為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提供條件。同時,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與示范戶具有深刻的聯系,示范戶能夠為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起到推動作用,尤其是作為實際事例為其他農戶起到示范性作用。
綜上所述,加強和促進小麥的高產,對農民和農村的經濟收入起到重要的積極作用,尤其是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尤為重要。這不僅需要政府加大對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的重視程度,而且還需要加大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力度。另外,農民能夠更好地學習掌握和應用小麥高產栽培技術,可以為加強小麥產業、小麥產量及產量優產奠定良好的基礎,從而能夠更好的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和農業經濟發展。
(作者單位:455000河南省安陽市龍安區龍泉鎮農業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