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鑫
我國是農業大國,在農業發展的進程中為了滿足人民的需要、穩定社會,在提高糧食產量方面一直在不斷進取。隨著社會各方面在新世紀發展中得到提升,人民的生活質量也同步提高,穩當的環境讓人口數量逐年增長,導致人民對糧食的需求及要求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在糧食的生產過程中,為了確保農業生產的產量得到保障,必須對作物進行一定程度的管理以及保護。病蟲害是許多糧食生產過程中嚴重的影響因素,在生產過程中不得不做好相關的防治工作才能正常生產,而無公害土豆作為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也需要有所防范。
一、 無公害土豆病蟲害防治的必要性
土豆也叫作馬鈴薯,在我國的飲食結構中可以作為糧食、蔬菜,并且供人們直接使用,也可作為加工原料加工成為薯片或其他土豆產物。因為土豆的特性,使得其在世界上都不乏需求量,我國作為世界農業大國之一,可以通過種植無公害土豆以快速發展我國國內外的農業市場,在糧食出口方面提高我國占額。并且由于國外對蔬菜的進口要求較為嚴格,蔬菜的化學物質含量需要符合其國家的標準要求才得以流入國外市場中,我國需要加大土豆的無公害種植、提高種植技術,才可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
無公害土豆在我國的農業市場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作為無公害作物的土豆更能夠收廣大人民所接受,也保障了我國人民食用土豆的健康安全問題。但土豆的種植較為容易受到病蟲害的侵擾而影響產量,若在土豆病害防治期間不對其進行有效的防治,不僅會使得勞作者失去大量收入、拉低農業經濟,還會造成糧食作物供應不足。
二、 土豆常見的病蟲害
土豆的種植過程中主要受病害的影響較多,常見且影響范圍較大的病害主要為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以及環腐病,這些疾病的出現都會嚴重影響到土豆的產量。除了疾病外,土豆在生長過程中也會受到如二十八星瓢蟲、豆芫菁、蠐螬等害蟲的影響,這些害蟲也會對馬鈴薯的產量和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負責管理土豆種植的勞作者在對土豆病蟲害防治期間要明確病蟲害的防治并不是只對病蟲進行處理,而是在病蟲害對土豆造成實質性的傷害前,及時的察覺到馬鈴薯出現的病蟲害癥狀,并進行治理,有效降低病蟲害對土豆造成的影響。因此,種植人員應定期對馬鈴薯的情況進行查看,對馬鈴薯的病蟲害進行預防,將病蟲害扼殺在發生階段,降低病蟲害對馬鈴薯的影響。
三、 病蟲害的防治技術
1、農業防治
在種植栽培土豆之前,就必須要在選種上慎重對待,優質的品種是農產品順利栽培的根基。由于在種植過程中,土豆的種子數額多,難以進行嚴格的把控,就需要在生產者在進行選種過程中秉持人真的態度,通過正規的渠道購入高質量種子,避免發生壞種、爛種的現象,以免影響土豆的發芽率。并且對于不同的病蟲害而言,許多土豆種類都有不同的抵御能力,不少品種的土豆都能都抵御其擅長應付的一種病蟲害,但大部分品種是無法同時抵抗多種病蟲害影響。盡量選擇病蟲害抵抗能力全面的土豆,在選擇其低于病蟲害能力的同時也需要兼顧其商品性,才得以使土豆在市場上保持穩定的供給。
在土豆的種植前,還需要對種植場地進行仔細挑選,土壤是種植土豆的根基,因此必須做好種植場地選擇的工作。在考慮土豆種植特性的前提下,選擇與其相配合的土地,保證土豆所需要的營養。在種植地上需要盡量選擇遠離工業園區和交通要道及污水處理廠,在水源清潔衛生有保證的肥沃土壤區域,保證土豆種植打下良好的基礎。而在育苗和栽植場地,需要在作物收獲后盡快將其殘株爛葉和污水清理干凈,因為這些會可能成為病蟲害傳播的隱患。在種植過程中,也要注意土豆植株的種植間隙,讓作物有合理密度的生長空間,并且對場地進行定期的清理與消毒,嚴格將病蟲害問題隔絕在外。若是利用溫室大棚進行土豆種植,還需要在作物收獲后對土壤進行消毒,通過太陽照射以使得土壤中的病菌被有效處理。
2、物理防治
根據害蟲不同的特性和種類,通過對害蟲進行誘殺,盡可能地減少種植地中的害蟲數量,以保證土豆的產量不受過多的影響。或利用器具對害蟲進行捕殺,并有效利用地膜等技術將病蟲害隔絕在外。這種物理馬鈴薯種植防治方式的前提是種植人員可以全面掌握馬鈴薯害蟲的出現階段、環境及顏色等,進而將其誘殺。
3、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是我國農業生產中運用最為廣泛的措施,在病蟲害防治方面作用顯而易見。但因為農藥的毒性不一,過多使用農藥容易造成大量的農藥殘余,并且市場上存在許多不合規格的劇毒農藥,更是影響食用者的身心健康。
在種子選擇時要進行切種,需要準備較多的刀具,切除帶病的馬鈴薯種,減少馬鈴薯與馬鈴薯之間的病毒傳播。并在植株上噴灑一定濃度的農藥,并在不同時期有針對性地對農作物使用,在控制好農藥用量的同時保證農作物的產量和健康狀況,確保土豆達到無公害的標準。
4、生物防治
在病蟲害控制的工程中,勞作者可以通過生物防治技術對病蟲害進行一定的管控。生物防治方法不僅可以使土豆害蟲減少,還能夠避免對土豆田產生負面的影響,并且還會增強土豆田內的生態穩定性,大幅增加土豆的產量。由于各種病蟲害都有不同的應對措施,所以在遭遇時需要采取對應措施才得以順利防治。許多害蟲都有其不同的天敵,可以在不影響土豆種植的基礎上應用不同的物種對付病蟲害。借助真菌、細菌以及病菌等微生物是各種病蟲感染和誘發疾病,以此來降低病蟲的成活幾率。與其他防范病蟲害措施相比,生物防治具有避免農藥殘余現象出現的優點,提高了農作物的可食用性,保障了人民的健康。
無公害的蔬菜種植是現今世界的發展方向,也是農業經濟的主要牽引力量。無公害的土豆種植,比普通種植所要求的技術更高,因無公害的要求,其對病蟲害防治所要求的防治難度也更大,需要將無公害的種植技術和病蟲害的防治手段推廣到農村中,讓勞作者們掌握更為專業的種植技術。在病蟲害的防治制度方面也必須完善,建立一套符合科學發展觀的防治制度,有效提高土豆的質量及產量,為我國的農業經濟貢獻一份力量。推廣無公害作物種植,引導人們對食品的要求更為綠色健康,確保我國種植業無公害化進程的上升趨勢。
(作者單位:151600黑龍江省青岡縣勞動鎮農牧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