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 楊世志 趙建剛
我國傳統農業生產大多是利用人力和畜力進行的,隨著農業機械化和農業信息化的迅速發展,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新時期的發展要求,必須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向農業機械智能化的發展方向邁進。本文就農業機械智能化的重要意義、建設與發展進行了探討。
1、農機機械智能化的重要意義
當前,隨著農業機械化的迅速發展,農業機械的普及率、應用率大幅度提高,農業機械化發展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正大步邁入智慧農業的新時代。農業機械智能化作為智慧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顯著提高農業作業效率和土地資源利用率,是世界范圍內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方向,同樣是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過去,我國的農業生產主要是以人力和畜力為主的傳統農業,在農業信息化和農業機械化快速發展的形勢下,智慧農業的新時代已經或正在到來。我國在農業機械化達到一定發展水平的基礎上,開始制定農業機械智能化發展規劃及發展戰略,在農業機械智能化發展上采取了一系列的舉措。2018年12月,國務院頒布了《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提出推動智慧農業的示范應用,促進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網、智能控制、衛星定位等信息技術在農機裝備和農機作業上的應用。這個意見的提出,符合當今世界農業發展的主要趨勢,也與我國提升農機裝備智能化水平的重大需求相適應,對推進農業機械智能化的建設與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2、農業機械智能化的應用
近幾年來,農業機械智能化備受關注,成為社會上的熱詞。與傳統的農業機械相比,智能化的農業機械具有自動化程度高、安全可靠、高效節本、一機多能、通用性強等多種優勢。在現代農業生產中,要實現綠色環保、豐產優質、高水平發展的目標,離不開智能化的農機裝備。智能化的農業機械可以在農業生產耕作、播種、管理、收獲各環節發揮重要作用。在精準農業的發展中,以智能化農業機械裝備作為基礎,可以實現農業生產的科學決策、訂單農業,有利于節約生產資源、提高土地利用率,促進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發展。采用衛星自動導航技術,對農業機械的作業狀態進行實時監測,實現作業過程的自適應調控,自動調節工作量和工作目標,使大型農業機械的生產作業達到了高效率、高質量和高可靠性。農業機械智能化為現代化農業的規模化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黑龍江北大荒集團已經開始利用大數據、智能化控制、衛星定位等信息化手段,積極應用于農機裝備和農機進行生產作業,在精準實施大田作業、智慧管理設施農業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并獲得了很大的成功。農業機械通過衛星導航自動開展大田作業,能一次性完成耕作、播種、施肥等作業,作業質量符合農業技術標準,提高了機車和土地利用率、節省了人工和農機使用成本。
3、農業機械智能化的發展條件
未來隨著農業機械智能化的高度發展,農業生產者將不再需要“汗滴禾下土”的田間勞作,而是利用電腦或手機終端對農業機械發出指令,控制其完成農業生產作業任務。為迎接農機智能化的到來,需要做好如下準備:
(1) 技術準備
智能農機是高科技的產物,需要更成熟的技術作為支撐,沒有科技的發展就沒有農業機械智能化的發展。因此,應加大人才的培養力度,提高技術創新能力,不斷催生新技術,進行專業的技術儲備。不斷研發制造智能化程度高、可操作性強、性能穩定可靠、環境適應性強的農業機械。
(2) 人才準備
智能化的農機裝備也要通過人的操作,才能發揮其應有的功能。農業生產者只有加強對新技術的學習,才能熟練掌握智能化農機裝備的操作技能,適應農業機械智能化發展的需要。農業機械智能化必將帶來生產技能的變革,因此,農業生產者應熟悉對各種無人設備的操作及互聯網的基本知識。
4、農業機械智能化的發展途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為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國務院頒布的《意見》為農機智能化的發展,提出了明確目標和實現的途徑。
(1)加快農業機械智能化的創新發展
農業機械化是實現農業機械智能化發展的前提條件,因此,要首先加大農業機械化的推廣力度,提高農業機械的應用率和應用水平。各級政府及農機管理部門應進一步提高對農業機械智能化發展的認識,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關于農機化發展的扶持政策,加強政策引導、加大扶持力度,增加農業機械的普及率。在此基礎上,大力推廣智能化的農機裝備,提高智能化農機的保有量,并在農業生產中積極應用。與此同時,對現有的農業機械在控制系統、作業模式等方面進行升級改造,改進農業機械的性能,增強其智能化水平。
(2)建立農業機械智能化生產示范基地
農業機械智能化的建設與發展,離不開廣泛的宣傳及示范作用。各地應重視通過示范基地的建設,宣傳農業機械智能化發展的重要意義、推進方式和未來方向,使示范基地起到良好的宣傳示范作用。示范基地可圍繞大田作物精準作業、智能化養殖、農作物精深加工等內容進行建設,引導智能化農機裝備的市場化應用,不斷積累農業機械智能化的推廣及應用經驗,探索農業機械智能化的發展模式。
(3)積極推進“互聯網+農機作業”的發展
“互聯網+農機”新型作業模式,可以大幅提升農業機械作業的精準度,有效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利用衛星定位系統、無線通訊技術及農機具狀態檢測傳感技術,可以對農機作業的過程及作業量進行準確監測,對機械作業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圖形化顯示、實現視頻監控作業情況及對農業機具的管理。為配合“互聯網+農機作業”的發展,各地應積極建立農機大數據系統,在農機運行狀態管理、農機作業監測、農機故障診斷等方面提高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總之,農業機械智能的發展是一個龐大而重要的命題,無法在有限的篇幅中說深說透,而且農業機械智能化的發展還在起步階段,需要進一步地探討其發展意義及發展方式。本文從農機機械智能化的重要意義、智能化農機裝備的應用、農業機械智能化的應用、農業機械智能化的發展途徑等方面進行了探討,希望能為農業機械智能化的發展提供參考。
(作者單位:1. 150001黑龍江省農墾哈爾濱管理局; 2.150001黑龍江北大荒集團總公司農業發展部;3.150001黑龍江北大荒集團總公司農業發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