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英 康小紅
牛子宮內膜炎的診斷及治療效果分析。方法:選取某農場2017年1月-2019年1月間,出現的42頭疑似牛子宮內膜炎病牛,隨機設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1頭。觀察組行微生物體外培育法診斷,對照組行超聲診斷,結合檢查結果給予治療。以病理檢驗結果為金標準進行診斷正確性的評估,對比兩組診斷正確率和治療有效率。結果:金標準下,觀察組共20頭病牛確診為牛子宮內膜炎,該組有效診斷20例,診斷正確率100.00%,有效治療20例,治療有效率100.00%。金標準下,觀察組共20頭病牛確診為牛子宮內膜炎,該組有效診斷19例,診斷正確率95.00%,糾正診斷錯誤后給予治療,有效治療20例,治療有效率100.00%。兩組診斷正確率、治療有效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牛子宮內膜炎可借助超聲法、微生物體外培育法診斷,正確率高,據此進行對癥治療,治療有效率理想。
牛子宮內膜炎多以病原體侵入、感染引發,可致病牛不孕?,F有研究表明多種病原體可導致牛子宮內膜炎,其中大部分病牛感染早期無明顯癥狀,表現為慢性炎癥,遷延不愈病情可惡化,發展為急性牛子宮內膜炎。有學者分析發現,多種現代技術可完成牛子宮內膜炎的診斷,據此進行治療,也可獲取相對理想的治療效果。目前牛子宮內膜炎的診斷及治療研究尚不豐富,需進一步優化。本次研究采用對照分析法,評估不同技術的診斷效果,以及治療有效性,結果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于某農場2017年1月-2019年1月出現的疑似牛子宮內膜炎病牛中,隨機選取42頭,設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1頭。所有病牛均見食欲下降,奶牛見產奶量下降情況,陰道分泌物增加、附著于尾部等處形成痂皮。對照組:奶牛14頭,肉牛7頭,歲口2-5歲,平均(3.2±0.8)歲。觀察組:奶牛15頭,肉牛6頭,歲口2-6歲,平均(3.1±0.8)歲。兩組對比(P>0.05)。
2、方法
(1)檢查方法
觀察組行微生物體外培育法診斷。采集疑似病牛陰門外分泌物,置于無菌器皿中,放置于體外培養基中24h,之后提取培養物樣本,常規洗脫、染色、固定并制作為涂片,借助光學顯微鏡進行觀察,分析致病菌數目和分布態勢。
對照組行超聲診斷,采用便攜式超聲檢查設備,于疑似病牛腹部至尾部進行反復掃描,探頭頻率為5.0-6.5兆赫茲,利用數字化設備直接生成影像信息,評估是否存在組織異常增生、增厚情況,進行牛子宮內膜炎診斷。
(2)治療方法
主要采用兩種方式進行治療,即中西醫結合療法、單純灌注療法。
單純灌注療法下,取地塞米松100mg、左氧氟沙星2.5g,溶于0.9%生理鹽水中,生理鹽水用量100ml,制備為混合溶液后,將其搖勻,灌注于病牛子宮內。每兩日給藥一次,持續治療4d后,收集病牛陰道分泌物進行檢查,未能治愈繼續給藥2d,仍未能治愈,繼續給予2d,直到病情得到控制。
中西醫結合治療模式下,取土霉素20g,以0.9%生理鹽水為溶媒,灌注于病牛子宮內,領取甲硝唑進行靜脈注射,用量200萬IU。取蒲公英、醋香附、地丁各10g,以水煎至沸騰,取藥汁150ml左右,拌入飼料或水中,每日一次,持續3日。收集病牛陰道分泌物進行檢查,評估治療效果,無好轉可反復治療。
3、觀察指標
以病理檢驗結果為金標準進行診斷正確性的評估,對比兩組診斷正確率和治療有效率。病牛分泌物檢查結果無異常,病情表現消失,為治療有效。
4、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軟件為SPSS21.0,計數資料以X2檢驗,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以金標準檢驗,觀察組診斷正確率與金標準接近(P>0.05,X2=0.117),與對照組接近(P>0.05,X2=0.274)。對照組診斷正確率與金標準接近(P>0.05,X2=0.274)。觀察組治療有效率與對照組接近(P>0.05,X2=0.117)。見表1:
三、討論
牛子宮內膜炎以母牛為發病群體,可導致病牛不孕、產奶量下降,遷延不愈亦可引發其他炎癥反應,包括發熱、食欲下降等。此前學者研究發現,借助超聲法、微生物體外培育法均可實現病情檢出,正確率在90%以上,結合檢出結果進行對癥治療,治療有效率也可達到90%以上。我院研究中,觀察組、對照組的診斷準確率分別為100.00%、95.00%,結合診斷結果給予治療,兩組均完成疾病控制,治療有效率為100.00%。
從原理上看,牛子宮內膜炎多由鏈球菌、大腸桿菌、葡萄球菌、變形桿菌以及棒狀桿菌等誘發,在體外培養模式下,上述致病菌快速增殖和分裂,可在光學顯微鏡下得到有效檢出,作為診斷依據。超聲檢查主要捕捉病牛體內解剖學意義上的異常,如炎性改變導致的組織增厚,局部增生(尤其是子宮壁)等,可導致超聲被大量吸收,所呈圖像中,對應區域信號強度衰減情況更為明顯,能夠作為炎癥診斷的參考。根據體外培養結果和超聲結果,結合病牛表現,牛子宮內膜炎的診斷正確率多較為理想。治療方面,灌注治療的核心作用在于,使稀釋后的藥物直接被送達病牛子宮等病患區域,廣譜抗生素能夠有效抑制鏈球菌、大腸桿菌、葡萄球菌活性,控制疾病病情。中醫治療則強調發揮草藥解毒作用,其原理與灌注相似,但起效渠道略有不同,偏重于借助血液進行藥物擴散和稀釋。從結果上看,觀察組和對照組均可有效實現疾病檢出和治療,但超聲檢查模式下,疾病鑒別能力相對不足,部分慢性炎癥可能導致子宮壁增厚癥狀,因此該組出現1例漏診,后續工作中也可嘗試進行疾病鑒別能力的優化。
綜上所述,牛子宮內膜炎借助超聲法、微生物體外培育法診斷,正確率均較高,據此進行對癥治療,治療有效率理想,可推廣。
(作者單位:721300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畜牧獸醫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