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依娜古麗·群庫
本篇文章敘述農產品產地檢疫檢查和農產品生產檢查、產地監測與評價等方面的主要內容。
一、農產品產地檢疫檢查
1、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按照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要求,根據農產品品種特性和生產區域大氣、土壤、水體中有毒有害物質狀況等因素,認為不適宜特定農產品生產的,提出禁止生產的區域,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公布。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商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制定。農產品禁止生產區域的調整,依照前款規定的程序辦理。
2、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加強農產品基地建設,改善農產品的生產條件。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采取措施,推進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標準化生產綜合示范區、示范農場、養殖小區和無規定動植物疫病區的建設。
3、禁止在有毒有害物質超過規定標準的區域生產、捕撈、采集食用農產品和建立農產品生產基地。
4、禁止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向農產品產地排放或者傾倒廢水、廢氣、固體廢物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質。農業生產用水和用作肥料的固體廢物,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
5、農產品生產者應當合理使用化肥、農藥、獸藥、農用薄膜等化工產品,防止對農產品產地造成污染。
二、農產品生產檢查
1、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制定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生產技術要求和操作規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農產品生產的指導。
2、對可能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農藥、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肥料、獸醫器械,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實行許可制度。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對可能危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農藥、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肥料等農業投入品進行監督抽查,并公布抽查結果。
3、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農業投入品使用的管理和指導,建立健全農業投入品的安全使用制度。
4、農業科研教育機構和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應當加強對農產品生產者質量安全知識和技能的培訓。
5、農產品生產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應當建立農產品生產記錄,如實記載下列事項:
(1)使用農業投入品的名稱、來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
(2)動物疫病、植物病蟲草害的發生和防治情況;
(3)收獲、屠宰或者捕撈的日期。農產品生產記錄應當保存二年。禁止偽造農產品生產記錄。國家鼓勵其他農產品生產者建立農產品生產記錄。
6、農產品生產者應當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合理使用農業投入品,嚴格執行農業投入品使用安全間隔期或者休藥期的規定,防止危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禁止在農產品生產過程中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農業投入品。
7、農產品生產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應當自行或者委托檢測機構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進行檢測;經檢測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農產品,不得銷售。
8、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農產品行業協會對其成員應當及時提供生產技術服務,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體系,加強自律管理。
三、產地監測與評價
1、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健全農產品產地安全監測管理制度,加強農產品產地安全調查、監測和評價工作,編制農產品產地安全狀況及發展趨勢年度報告,并報上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2、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下列地區分別設置國家和省級監測點,監控農產品產地安全變化動態,指導農產品產地安全管理和保護工作。
(1)工礦企業周邊的農產品生產區;
(2)污水灌溉區;
(3)大中城市郊區農產品生產區;
(4)重要農產品生產區;
(5)其他需要監測的區域。
3、農產品產地安全調查、監測和評價應當執行國家有關標準等技術規范;監測點的設置、變更、撤銷應當通過專家論證。
4、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農產品產地安全信息統計工作,健全農產品產地安全監測檔案;監測檔案應當準確記載產地安全變化狀況,并長期保存。
(作者單位:836500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市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