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拉·夏里普汗
群眾文化,顧名思義就是人民群眾自己的文化,它是在新的社會形勢下,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必須以滿足群眾精神生活需求為目的,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進行安排和輔導工作,才能更好地發揮群眾文化的作用和功能,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在今天市場經濟條件下,傳統的群眾文化遇到了沖擊和挑戰,要促進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就必須采取一定的策略。因為群眾文化,是人民群眾自我進行,自我完善的需求及其表現。
一、基層文化建設的意義
基層群眾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對于專業藝術來說,群眾文化工作面向基層、范圍最廣、服務對象人數最多,抓好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充分發揮基層群眾文化的功能、作用,對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培育社會文明風尚、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讓人民群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群眾文化單位,群眾文化工作者,清醒認識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明確主攻方向,是新形勢下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首要任務。
二、基層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一個人沒有文化,那就好比一張白紙,缺乏辨別能力,往往這樣的人,很容易走上歪路。這不但造成個別家庭的破碎,也會破壞社會的和諧穩定,加劇社會矛盾。所以說:文化從本質上講還是一項民生工程,沒有這個基礎,,就無從談文化。基層公共文化建設是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一個重要手段,是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實現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一個重要方面。但是,由于我們農村缺乏健康的文化生活,造成一些地方鄉土低俗文化不斷侵蝕農民的思想。例如鄉村賭博、“脫衣舞”的表演等。這些低俗的文化活動,不但浪費廣大群眾的金錢,也使我們基層文化的精髓受到污染,更甚者還會讓未成年人染上這些陋習,破壞我們基層文化的優良風氣,是社會矛盾加劇。所以市政府應加強對基層文化建設的重視。可通過資金、措施的投入,各部門聯合走訪督促文化事業落實工作措施。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設置文化活動的專管人員,使文化建設走群眾路線并注重思路、內容、形式等的創新,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帶動群眾的參與性。還可以成立監管部門,抵制低俗文化,注重文藝人員的培訓,提高表演者的素質。
面對我們資金投入建成的一些農家書屋、文化廣場等文體活動場所,因為缺乏人員監管和設施的修葺,讓這些本來可以提高我們文化素養的地方空置出來。這不但使我們的社會治安受到影響,一些不良分子可能會利用這些書屋進行不法的行為,例如販毒。而一些健身設施因為年久失修,小孩在玩耍的過程中因為螺絲的松動而受傷,形成安全隱患,威脅群眾的身體健康權。所以我們要建立公共服務體系。設立固定的經費投入,并通過新聞媒體、微博微信進行保護基層文化的活動進行宣傳。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基層文化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思想上的創新,還促進大家的文化娛樂生活,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總的來說,只有切實加強城鄉基層公共文化建設,不斷提高文化服務質量和水平,才能豐富城鄉居民的精神生活,增強城鄉居民的精神力量,滿足城鄉居民的精神需求。
三、基層文化建設,是保障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環節
黨的十九大報告深刻論述了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強調文化建設的地位和作用,把基層文化建設擺到了突出位置。由于相當長一個時期以來受一些因素的影響,我市基層公共文化建設與經濟發展失衡。據文化館有關統計資料介紹:2010年全市多數鄉無文化館,有的基層文化館的館舍面積小于100平方米;既無圖書館又無文化館的鄉鎮有5個;公共文化設施陳舊簡陋,面積狹小,年久失修,破舊不堪,許多已經成為危房。多數鄉鎮沒有文化站,有文化室的村寥寥無幾。公共文化服務網絡面臨設施、人員、活動內容和活動方式等多種危機。我市很多地方一年人均文化資金不到500元。有些地方錯誤地把承擔公共文化服務職能的機構統統當成吃財政飯的包袱,全部推向市場,實行產業化。這種做法甚至一度被當成改革經驗,群起效仿。
從當前基層群眾文化單位的人才結構情況看,一些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戲劇、曲藝類文藝創作人才青黃不接,有經驗的老作者大多已經退休,中年人、青年人大多不愿意搞創作,創作人才緊缺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其主要原因是作品少有發表、上演的出路少、報酬太低。面對這些問題的原因一定加以解決。
四、充分發揮文化館輔導和培訓作用,重視培養人才
輔導、培訓,是群眾文化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基層群眾中有各種業余文化藝術團體,有不少文化活動積極分子,業余時間自發組織一些活動,但是水平相對較低。群眾文化單位要對他們的活動加強輔導,或幫助他們修改、提高作品質量,或輔導他們的節目排練,或指導、幫助他們組織和開展文化活動,提高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活動組織能力;同時,要善于從輔導中發現骨干,分期、分批、分類對他們進行培訓,使他們成為組織群眾文化活動的人才,更好地帶動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只有群眾文化活動豐富起來、活躍起來,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熱情才能高漲起來,基層群眾文化事業才能真正實現大發展、大繁榮。俗話說“打鐵先得本身硬”。群眾文化工作者要做好組織、指導、輔導工作,前提是自身要有較高的業務水平,這就要加強業務培訓,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群眾文化工作者本身的業務培訓,其實也就是人才的培養。在阿勒泰市一級群眾文化單位的群眾文化工作者,大部分都有專業技術職稱,業務水平相對較高。但基層文化館、文化站(特別是農村地區)的群眾文化工作者業務培訓較少,業務水平相對較低,對基層、農村地區的群眾文化工作者,更要加強業務培訓。只有群眾文化工作者自身的業務水平提高了,成為獨當一面或一專多能的人才,才能更好地組織、開展和輔導群眾文化活動,豐富、活躍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作者單位: 836500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市拉斯特鄉文體廣電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