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明
隨著我國現代化農業的發展,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不斷完善,在此過程中,家庭經營的模式逐漸體現出了較為明顯的優勢,成為了體系中的核心基礎。家庭經營能夠有效的避免個體農戶經營規模過小的劣勢,也不存在專業大戶經營管理中的諸多問題,同時還能夠合理的運用農業企業規模化、專業化的操作。本文闡述了家庭經營的諸多優勢,并對其在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中的基礎地位展開了研究。
農業是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根本,是我國全面奔向小康社會的原動力。我國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主要由家庭農場、專業大戶、合作社和農業企業等主體元素構成。在該體系下,各類構成元素各有優劣,以哪一類經營主體作為體系核心決定了我國農業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發展方向和成果。以家庭農場為主的家庭經營模式,以其治理成本低、主體規模適中、操作規程簡單、便于開展等突出優勢,必將成為我國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基礎和主力軍。
一、 家庭經營的經濟優勢
1、家庭經營治理成本低
農業經營利潤和效果很大一部分原因取決于其治理成本,農業經營的治理成本包括代理人成本和風險承擔成本。而對于家庭農場而言,參與經營的都是家庭成員,不存在委托,能夠直接避免委托代理的成本。有些家庭農場在經營過程中需要雇傭少量的員工,由其他家庭成員進行監督管理,按勞分酬,也不存在委托代理的情況。
2、家庭經營的專業化、規模化
家庭農場的經營能夠很好的避免普通農戶小規模生產的劣勢,普通農戶的經營除了自身日常消耗之外,難以形成產量和規模,在銷售過程中,需要支付更多的宣傳和運輸成本,利潤空間極低,只能作為副業。而家庭經營的規模遠遠超過家庭成員的基本日常需求,能夠更加合理的追求利潤最大化。
3、家庭經營的市場交易成本優勢
相比于普通農戶小規模、兼職副業的生產模式,家庭經營在面對市場的時候交易成本更低。隨著現代化建設的腳步,很多普通農戶都選擇將主要精力放在進城務工上,這種情況本身對我國農業的發展是不利的,對農戶個人而言也會更加削弱其對社會化服務的需求。而家庭農場由于實現了更加深入的農業分工,不僅對農業合作組織有更大的需求,而且能夠帶動生產各流程的社會服務組織發展,既可以增加在市場交易中的競爭力,還能夠有效降低其運營成本。
4、避免粗放經營
專業大戶的農業經營由于規模過大,只能通過工業發展的思維進行運營管理,這種經營模式會直接導致土地生產率低,在無法滿足機械化生產和配套的銷售流程時,很容易造成粗放經營。而家庭農場的規模較為適中,不僅能夠有效保證勞動生產效率,還能夠保障操作的靈活性,對于國家農業發展非常有利。
二、家庭經營在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中的基礎地位
1、家庭經營在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中的數量優勢
上圖為黑龍江15年底統計數據,家庭經營在近年來在數量和種植規模上都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18年底,僅在哈爾濱地區,政府就評選出了示范農場43家,都是在政府領導下,通過發展自身優勢,合理利用家庭資源,在經營模式和利潤獲取等方面較為突出的代表。
上述數據為雙城區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中不同類型模式的數據對比,不難看出雖然家庭經營在整體土地面積上還不占據優勢,但是在家禽養殖的規模和數量已經遠超其他經營模式,由此可見,家庭經營在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中已經呈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
2、家庭經營及其經營者在農村經濟及生活中的帶頭作用
隨著現代農業新體系的不斷發展,家庭經營已經成為國家農產品的供給主體,包括果蔬、糧食、禽類制品等多種農產品在相應的銷售和運輸政策下都得到了空前發展。在此過程中,我國現代化農業生產技術也得到了更好的應用,通過不斷摸索適合的生產模式和配套設備,也間接促進了我國農業生產的水平。另外,家庭經營的產生,讓更多人獲得了豐厚的利潤,不必再一味的外出務工或者將土地承包出去,農民手中有錢,就能夠更多的參與到現代化農村的建設中來,不僅能夠繁榮經濟的帶頭作用,更能夠對中下階層農民樹立榜樣。因此,將家庭經營作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基礎,既是滿足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需求,更是促進我國農村發展的良策。
3、家庭經營在現代農業經營體系中的核心地位
隨著家庭經營的不斷發展,相關產前、產后的農業企業也受到了巨大的影響,為了滿足家庭經營的發展需要,種子公司、農機公司、獸醫院、銷售加工等服務環節的配套技術和設備都要不斷的更新換代,可以說在以家庭經營為核心的新型農業發展體系中,不僅農業水平和利潤空間得到了提升,而且促進了這些相關產業的發展。另外,隨著家庭經營模式的逐漸成熟,很多普通農戶和專業大戶也開始轉型,利用其經營模式進行自我改造,形成了以家庭經營為核心的發展模式,進一步奠定了其在農業經營體系中的基礎地位。
綜上所述,家庭經營在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中不僅能夠很好的避免過小或過大規模帶來的弊端,同時還能夠更加穩固的團結家庭的力量,對于我國現代化農村的建設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另外,相關配套企業和設備水平也都得到了相應的提高。由此可見,以家庭經營作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基礎、核心,已經成為了我國現代化農業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
(作者單位:150114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雙城區蘭棱街道辦事處農業農村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