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剛,胡俊芳,黨英喆
(1.河南省焦作市農業技術推廣站,河南 焦作 454001;2.河南省焦作市植物保護植物檢疫工作站,河南 焦作 454002)
河南省作為我國小麥主產區之一,常年播種面積8500萬畝以上,小麥總產量占全國的1/4,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保障戰略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河南省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地表5~6個月受熱輻射增加,冷空氣入侵變化快,氣溫升高,易出現炎熱干燥天氣,干熱風每年不同程度發生,最終導致小麥籽粒產量下降,品質不佳。因此,建立一種預測和識別小麥干熱風抗性的方法具有重要意義,對育種抗性或抗性小麥品種起著重要的作用。
干熱空氣對小麥危害的主要因素是熱,其次是干,風是輔助因素。根據試驗,小麥灌漿的適宜溫度為20~22℃,如果溫度高于32℃,小麥灌漿的速度會明顯下降,溫度越高,時間越長,下降越嚴重。大氣干旱造成小麥生理水分失衡,葉溫升高,阻礙了小麥的正常生理活動,加強了呼吸,增加了消耗。在干和熱的雙重推動下,輔助風加劇了干和熱,使小麥遭受傷害,最終導致千粒重下降。小麥受干熱風的危害后,受害程度與小麥品種的抗性有直接關系,但即使小麥品種是耐干熱風、生長旺盛的品種,到乳熟中后期,對干熱風的抗性也因葉片和根系的老化而大大減弱,因此小麥在乳熟中后期對干熱風最為敏感。
初夏時節,正值我省大部分小麥灌漿期,遇到干熱風,將嚴重影響谷穗灌漿,“提前枯萎”,小麥籽粒干,粒重下降,造成嚴重減產。試驗證明,干熱風對小麥的危害程度與前幾天的天氣狀況有很大關系,如雨后驟晴,隨之而來的高溫低濕干熱天氣,危害更為嚴重。如果在干燥熱風發生前,有降雨現象,那么干熱風對小麥的危害會減輕些。從農業時間來看,小滿、芒種是一關,俗話說“小滿”不滿,小麥有危險。也就是說,小麥在小滿時還沒有灌漿乳熟,則很容易受干熱風的影響,造成危害。
干熱風對小麥生產影響較大,制約小麥產量和品質的進一步提高。為有效抵御干熱風這類自然災害,科技人員經過研究和實踐后,取得了較大進展,并總結出既經濟又有效的防治措施。
根據對干熱風天氣的認識和研究,應準確預測出干熱風災害的發生日期,如1月降水量低于歷年同期平均值,1~3月氣溫高于上年同期平均值,1月降水比小于1~3月累計氣溫比值,三種現象出現其中一項,5月下旬就要有干熱風出現。如果3種現象都出現,那么干熱風等級就越高。
河南省小麥干熱風發生的氣象指標。如表
指標 輕干熱風日 重干熱風日14 時平均氣溫(℃) ≥30.0 ≥32.0 14 時相對濕度(%) ≤30 ≤25 14 時風速(m/s) ≥2.0 ≥3.0
采用合理施肥的措施,調節土壤中的水分,減小氣孔開張度、降低蒸騰強度,
促進小麥根系的吸水能力,改善小麥灌漿期間農田氣候環境,加快小麥灌漿的速度,降低或避免干熱風對小麥的危害,提高小麥產量。建議增施有機肥和磷肥,減少氮肥用量,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
一是選育抗干熱風能力強的小麥品種。如:新麥26、鄭麥366、鄭麥369、矮抗 58、豐德存麥5號、懷川916等,這些品種經過多年推廣表現和試驗數據驗證,綜合抗性較好,種植這些品種的小麥可以有效防御高溫干旱帶來的傷害,保證小麥的高產穩產。
二是使灌漿乳熟階段錯過本地區干熱風發生時間,可以適當調節小麥播種期,本地區一般在5月21日至6月5日左右出現干熱風的危害,因此選用高抗干熱風的小麥品種,通過科學的栽培及施肥技術,使小麥的千粒重增加。
三是酌情澆好麥黃水。在小麥收獲期的前10天,容易出現干熱風,此時可以通過澆麥黃水來進行預防,麥黃水可以明顯增加土壤水分,減少干燥的熱風,也可以為下一次作物播種提供更好的水分。同時,要注意高肥水麥田,或澆水后2~3d,可能出現5級以上強風天氣,此時不要澆水。
一是在小麥開花期至灌漿期,葉面噴施6%~10%的草木灰浸提液,畝噴50~60 kg;二是對于處于灌漿期的小麥產區,可以適當噴灑一些含腐殖酸或氨基酸、甲殼素類葉面肥或者調節劑;三是在小麥開花至灌漿期噴灑0.05%阿斯匹林水溶液1~2次,可有效地防止干熱風引起的早衰。這些措施都可以有效地提高小麥抗旱、抗干熱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