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祎
(全州縣咸水鎮農業技術推廣站,廣西 全州 541511)
柑桔味甜、汁多,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近些年來,柑桔種植區域和規模都在不斷擴大,在生產產量和質量方面都有所提升。不容忽視的是,柑桔生長過程中面臨著一定病蟲害問題,特別是病蟲害種類較多,危害較大,不利于優質生產。切實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采用一系列綜合防治措施,有效應對各項病蟲害問題,將能夠起到良好效果,促進柑桔保持著優良生長狀態。
紅蜘蛛是柑桔種植過程的常見蟲害,分布十分廣泛,存在著較大危害性,種植人員要高度重視這一蟲害問題,積極采用合理性防控手段,提升防治水平。紅蜘蛛多是生長在20℃~30℃環境中,繁殖力度較大,尤其是每年的夏季和秋季,生長速率十分之快。防治工作開展中,種植人員要密切關注柑桔生長態勢,特別是綜合防治害蟲葉片集中現象,通過石硫合劑、柴油乳劑開展防治活動,將能夠取得良好效果,同時使用礦物源農藥、煙葉劑植物,也能夠有效防治好紅蜘蛛。
每年5月份是潛葉蛾的高發期,蟲害最為嚴重時期是每年的8月中旬到9月中旬之間,潛葉蛾會吸食柑桔葉片和椰葉肉,蟲害嚴重時候會導致整個柑桔株葉都發生卷曲,且會產生傷口,進而更增加病害的嚴重程度。鳳蝶高發期是每年的5月中旬到9月之間,會給柑桔的正常生長造成較大危害,主要是葉片生長受到損害。防治潛葉蛾和鳳蝶的過程中,可以采用防蚊燈進行生物防治,借助于蟲害的生物鏈規律進行捕殺。
病害同樣是影響到柑桔正常生長的重要問題,黃龍病會嚴重影響到柑桔的種植效果,屬于一種毀滅性的病害,這是在黃龍病中的作用下,葉片、葉肉都會產生黃化問題,嚴重情況下整株柑桔都會死亡。在黃龍病初期加以判定,著重觀察柑桔樹屬于青果還是紅鼻子果,結合具體情況采取可序預防措施。栽培管理手段、區域氣候、柑桔品種,都會影響到柑桔的發病幾率和傳染情況,通常每年5月下旬病株就會產生,而以每年8月、9月最為嚴重。在防治這一病害時,可以良好改良生長條件,合理施肥,加強排水,選擇抗病性較強的品種,從而有效降低病害發生率[1]。
科學健全的農業防治機制,在綜合防治柑桔病蟲害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為推進柑桔生產種植活動的穩步開展,需要積極開展保梢保果、修建樹枝工作,構建全面管理工作機制,確保各項工作都能夠順利實施,取得良好實效,并使得農業開展工作和柑桔種植項目可以發揮真正價值。在農業防治機制運行過程中,首先要合理控制化學農藥使用量,降低綜合防治成本,奠定后續無公害綠色種植作業的基礎。其次,保梢保果作業環節,著重關注到柑桔花期、謝花末期,將超級磷鉀有效應用在柑桔種植環節,避免春梢過旺情況發生,切實提高整體生長效率。部分柑桔植株的春梢較為遲弱,在完成第一次保果作業后,可以采用金果樹方面的藥物,促進春梢能夠逐步變綠。再者,修剪樹枝時,需要控制好主干高度,使其保持在40~50cm范圍內,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都保留下主干枝條[2]。其中需要將過強枝和過弱枝都加以去除,盡可能留下生長狀態良好的枝梢。最后,種植人員需要全面細致完善各道工序,將落葉加以及時清除,銷毀患病枝條,加強自然通風,并良好補充灌溉條件,增強柑桔的總體抗病性,確保其符合柑桔生長要求。同時還要集中增加一定有機肥,全面結合柑桔的具體生長狀態,加強灌溉管理。
生物防治機制在科學防治柑桔病蟲害方面起到積極效果,特別是蟲害處理方面。大多數害蟲都具有較高的趨光性,高度重視害蟲的高發時期,發揮頻振式殺蟲燈的作用,良好捕殺各類害蟲。在處理蚜蟲、鳳蝶的過程中,使用黃色板就可以加以有效處理。在柑桔種植園區,將一定濃度的農藥添加到酒精溶液或者醋中,良好誘殺害蟲[3]。同時積極利用害蟲的天敵開展統籌處理工作,采用適當間種的方式,增加土壤肥力,便于天敵的良好繁衍,從而良好防治害蟲。
化學防治機制是綜合防治柑桔病蟲害的重要手段,可以科學處理好常見病蟲害問題,尤其是在冬季和春芽期,保證柑桔可以擁有良好的應用效果。結合柑桔病蟲害的發生時期、用藥時期,盡可能使用低毒、高效、低殘留的農藥,保證柑桔處于正常生長狀態。以防治黃龍病為例,木虱是傳播黃龍病的主要媒介昆蟲,種植人員要高度關注到柑桔的抽梢期,在發現木虱的第一時間采用噴藥防治手段。通過使用到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者10%啶蟲脒可濕性粉劑3000~4000倍液,防治木虱,減少黃龍病的傳播,促進柑桔健康生長[4]。柑桔種植活動進行中要采用化學手段防治木虱,著重從春季、秋季加以處理,將抹芽控梢環節加以有效管控,此外還要在冬季開展清園作業,發揮消滅群集機制的作用[5]。某種植戶使用化學防治手段時,所記錄到的田間數據如下表1所示。
表1 黃龍病化學防治田間數據情況表
綜合防治柑桔病蟲害,種植人員要保持著高度的重視,結合具體病蟲害問題加以合理性判定,構建全面細致的維護和預防機制,降低病蟲害問題處理難度。強化并細化植物檢疫工作流程,檢疫管控生產過程,科學維護好種植園的生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