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梅珍
【摘要】? 新課程改革就是改變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新課程改革倡導探究式教學,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本文通過以下幾方面去探討探究性閱讀教學:1.巧設探究問題,讓學生積極討論。2.交給學生主動權,給學生更大的空間去挖掘知識,培養創新能力。3. 探究不僅僅停留在形式上,而應注重探究的質量。4.讓學生愛上探究問題,提高探究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 討論 創新 質量 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7-118-01
新課程改革就是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我們要改變教學觀念,開展探究式閱讀教學。那么如何進行探究式閱讀教學呢?大家不妨和我一起探討以下幾點。
一、巧設探究問題,讓學生積極討論
在閱讀教學中,每位教師都會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不少問題去啟發學生,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探究式的閱讀教學更注重問題的提出,提出問題讓學生去思考,然后小組討論交流,最后解決問題。而設計什么樣的問題特別重要。如果是簡簡單單的問題就不能激起學生探究的欲望;太難的話,學生又會望而卻步。因此,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一定要設計巧妙的問題,讓學生積極思考,積極討論。例如《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是一篇極富哲理的文章,在教學的時候,重點也是讓學生理解重點句子“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生活也是這樣。”如何讓學生理解呢?首先在學生整體讀完文章的時候,就先問學生:“文章中哪句話給你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時就有學生議論紛紛了,大家都提出自己的見解。在了解了課文基本內容的時候就再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說說‘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的含義。”這個問題就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不少學生都能結合自身實際談對這句話的切身體會。學生還能舉出不少例子,如:在做數學題的時候,用乘法解決不了的題,就嘗試用加法解決,需要換位思考;遇到生活中的一些煩惱事的時候,自己解決不了,可以與同學傾訴,可以找老師解決……這時,學生真的是暢所欲言。這樣的提問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收到了預期效果。
二、交給學生主動權,給學生更大的空間去挖掘知識,培養創新能力
每位教師都知道,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引導學生去學習,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但是在實際的教學當中,不少教師卻不肯放手讓學生去學習,總愛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學得十分被動,學生的閱讀能力很難得到提高,更談不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探究式的閱讀教學應該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應該放手讓學生去思考,去探究,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例如在教學《威尼斯的小艇》時,講小艇的樣子時文中有一句話寫到:“船頭和船艄向上翹起,像掛在天邊的新月,行動輕快靈活,仿佛田溝里的水蛇。”這時可讓學生多讀幾遍,然后想象一下自己看到的小艇是什么樣子的。這時不少學生都暢所欲言:“它在我腦中像新月”;“它在我腦海中像香蕉”;“它在我腦海中像鐮刀”;“它在我腦海中像扁豆”……
三、探究不僅僅停留在形式上,而應注重探究的質量
在提倡探究式教學時,不少教師都贊成這種教學模式,也嘗試用探究式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但是有些教師只是停留在形式上,探究的質量不高。譬如在教學的時候都會提一些問題讓學生小組探究,交流,但是沒有讓學生踴躍發言就停止探究,接著又回到教師的講解中。在我們提出探究問題后,應該給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去探究。而這時,教師是不是就置身度外呢?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有些學生可能會漫無目的地去聊一會兒,也可能會離題。在學生探究的時候,教師應該引導好學生如何探究。親身走到每個探究小組中,去聆聽一下他們的觀點,同時也及時做出評價。對于一些不清楚探究的重點是什么的學生,也適當講解一下。當所有學生都討論完畢的時候。教師再讓小組代表在全班交流小組討論的結果。這樣,既有學生的積極參與,也有教師的引導,學生探究問題的水平才會得到提高。
四、讓學生愛上探究問題,提高探究問題的能力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探究式的閱讀教學應該從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入手。每一篇課文都是非常精彩的文章,從中可獲益不少。很多學生都愛看課文,但卻不愿意做深入的理解。在課堂上,教師提出問題,有些學生覺得有一點難就不肯動腦。如何化被動為主動呢?這可以轉變一下教師的觀念,探究的問題不一定要教師提出來,讓學生也嘗試一下自己發表問題給同學探究。在課前,先讓學生回去預習,并想想上課的時候提什么問題給大家思考。上課時,對于一些問題提得比較好的學生鼓勵一下他們,并用他們的問題組織全班同學探究。這樣,他們就覺得挺有成就感,自己也當了一回小老師,提問題的興趣就大大提高了。同時,探究問題的興趣也有了。學生有了興趣,學習起來就事半功倍,輕松多了。在教學《魚游到紙上》時,我在課前就布置學生想一些問題在課堂上提問,上課時,學生踴躍發言。學生的問題有:(1)魚游到心里是什么意思?(2)青年怎么和魚融為一體?(3)這位青年舉止特別在哪兒?提出這些問題后就組織學生小組探究,學生都十分積極,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探究式的教學將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主動學習和創新學習的精神,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獲得終生受益的自學能力,成為適應新世紀需要的創造性人才。